地方高校学分制改革进程中的学生管理工作

2019-07-10 12:02程凯任洪艳
科教导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学分制辅导员班级

程凯 任洪艳

摘 要 地方高校在实行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阵痛。具体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学生“化整为零”,打破了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方式,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完成日常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时,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学分制改革的背景,分析了辅导员视角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辅导员 学分制改革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0.083

Abstrac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many pain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credit system reform. Specifically, i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due to the "breaking up the whole into parts" of students,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class-based management mode, counselors a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in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nd completing daily management,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other work.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redit system reform,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student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selo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counselor; credit system reform; student management

學分制产生于欧美国家高校,是以学分获得情况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接受。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我国进一步发展和推行了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实行或将要实行学分制,但是在部分地方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面临着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和问题。

1 我国学分制推行情况背景

1.1 当前我国学分制推行情况

根据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其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1]因此陈涛在研究中认为我国学分制未来发展要聚焦于大学系统的学分互认及终身学习。[2]2017年9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开始施行,其中规定明确指出:“学生入学后可休学创业,各高校可为休学创业学生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设置休学创业复学学生转专业制度等,学分不因退学而废,允许学生分段完成学业。”[3]

1.2 推行学分制改革的意义

1.2.1 高校实行学分制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育人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行学分制能够切实体现以生为本,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毕业生,让他们毕业后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奉献社会。

学分制改革,打破了传统上以老师为主的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索求者。在学分制实行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特长等,更加自主的选择老师、选择课程、选择学习年限、选择创业与否,能够更高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整体上看,实行学分制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扬个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塑造自我。

1.2.2 实行学分制能够倒逼学校加强各学科建设

学分制赋予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特长等来选择所学课程、任课老师等的权利,同时学校也必须要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对课程进行更加完善的规划,这必将促进不同学院、各个专业都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培养计划、课程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有效促进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推行学分制改革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环节。

2 学分制改革过程中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辅导员视角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

2.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网络虚拟平台的发展,引起学生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弱化,自媒体时代,校园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网络空间和虚拟环境背后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往的淡化。另外,网络信息的复杂性、迷惑性,给学生在信息甄别上带来困扰,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无形中会造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足和道德观念缺失,引起个人主义滋生。长期影响下势必会冲击大学生思想观念,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学生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导致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会产生不顺畅,甚至会导致个别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1.2 日常管理难度加大

学分制实行下,学生们“化整为零”,班集体成为学生个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班级概念,导致学生们班集体意识淡化。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中旧有的以“看好学生、管住学生”为主导的管理思想随之改变,转变为以向学生提供及时必须的日常服务和较高水平的答疑指导服务为主。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发生变化,不再强调辅导员的管理地位和权威,学分制下,辅导员在工作中更多的是要适时发挥主导性,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凸显学生的自主性、选择的灵活性。[4]同时,随着班级“化整为零”,学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自由选课、自己上课、独来独往的情况,班级由整体化为学生个体,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们自我意识增强,班级意识淡化,集体荣誉感弱化。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开展难度随之增大,比如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学习活动、综合测评计算、评奖评优等学习活动和团学工作,都会出现班级人员不整的情况,难以进行整体推进,降低了活动开展效果,降低了班级体凝聚力,增加了日常管理难度,导致辅导员工作压力增大。

2.2 学生自身面对的问题

2.2.1 学生自我约束力不足,导致课程资源浪费

学生自由选课是实行学分制的特点和优势,然而,想要将自由选课所能达到的更好的教学育人效果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力。但是由于一部分学生自律意识不够强,出现选课而不到课,选课而不学习的情况增多,这样自然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甚至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同时部分真正想要学习的同学,还会因该课程已满员而不能选择该课程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公共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2.2.2 课程与学分选择不够优化,实用主义滋生,为“分”而学

在选课前,学生对本专业培养方案学习认识不足,导致选课随意化、跟风化,不能切实选择对专业学习有补充意义的课程。有的学生选课只是为“分”而选,只选分数高、易通过的课程,导致“趋易避难”“实用主义”倾向在学生中滋生蔓延。有的学生选课只是为满足兴趣爱好和好奇心,选择了不适合自己专业或者志趣发展的课程,导致“懒散浮躁”情绪滋生,浪费了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致使专业学习不充分,专业素质不过硬。

3 学分制实行下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3.1 牢牢抓住学生思想阵地,树立正确的选课思维

高校是以培养塑造学生为办学目标的,要为服务社会經济发展输送人才。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想要时刻抓住学生思想阵地,就必须要用好校园网络,时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举在前面,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础思想,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综合素质提升自觉与祖国和人民需求、社会发展需要联系起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树立正确的选课思维,选择切实对提高个人专业技能、丰富综合技能、增强实践技能有关的课程。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升,也能保证现代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5]

3.2 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学生日常考勤与管理

学分制条件下,要抓住宿舍这个学生管理基本单位。一定程度上打破班级概念后,学生朝夕相处的地点由教室变为宿舍,“同学”称呼变得疏远,“室友”称呼更加亲切,学生公寓成了学生管理的重要阵地,宿舍舍长、宿舍信息员等学生干部作用不断凸显,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逐步向宿舍转移。要掌握好便于师生沟通交流的更加准确、更加便捷的网络工具,利用网络平台完成信息传递、通知下达、思想交流等工作,老师和学生之间由面对面、一对多的交流方式变为通过QQ、微信、邮箱等一对一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3.3 创新优化培养方案,保证专业必修必选课学分比例

目前高校学生培养方案多以专业为单位执行,由校、院、系三级机构监督考核,但当对接到学分制下学生灵活的学习模式时,往往出现不够适用、改而不新、一改再改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教学管理上,要打通现有的多级教学管理体系壁垒,建立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系统,建立课程立项研究团队,保证学生专业必修必选课学分数比例的前提下,均衡学生专业课、通识课、美育课、实践课学分比例,创新制定以课程和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方案。

3.4 提高优秀课程资源质量和数量

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留在课堂。因此,更加尊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优秀人才到教学一线,要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引进人才的良好氛围。要注重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走出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提升,从而多学习、多开课、开好课。要多措并举,拓展渠道,积极通过校外专家教授“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借助本地及周边地区其他高校优秀师资资源,全方位拓展本校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数量,提升课程资源质量,不断开阔师生视野,切实提高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N].人民日报,2010-07-30.

[2] 陈涛.再探学分制——学分制的形成、发展、问题及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13(9):58-62.

[3]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2017-02-16.

[4] 朱锦.学分制改革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3-36.

[5] 程凯.校园网络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19(2):93-94.

猜你喜欢
学分制辅导员班级
班级“无课日”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