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品德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9-07-11 03:23伍东恩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化品德笔者

伍东恩

“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才是科学有效的?”“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产生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品德课堂教学应落实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导向。一方面,其教学要体现“根本性”。小学品德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系统中的奠基阶段,其教学应体现这一“基础建设”的特性。另一方面,要体现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关键性”。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段,品德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品质养成和情商教育。此外,要体现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持續性”。品德课堂教学不应功利化,而应着眼培养学生正确认知和基本学习能力。如何构建高效品德课堂?

一、注重教学情感因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授受关系,教师是中心,学生处于支配地位,是听众或观众,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更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尤其是关注心理情感方面的因素,强化教师的亲和力,从“心”开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喜欢教师,喜爱学习,乐意接受教育,从而实现自身发展。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情感交流,时刻关爱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注意用亲切、和善的语言,展示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神态,常用点头、注目、微笑、肯定、鼓励、期望等表情动作。即使学生有了缺点、错误,也尽量作友善的提示、引导、教育,使学生觉得教师亲切和善,从而解除心理防备,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二、优化教学方法,促进道德内化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笔者注重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重视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游戏感悟。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比兴奋中将知识内化。例如,教学《自画像》一课时,笔者和学生玩了“身边的他(她)”的游戏,每人将本班自己朋友的特点和长处写在一张小卡片上,通过抽签的形式猜一猜“他(她)是谁”。由于此游戏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每次抽中的卡片都有可能是自己,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在令人快乐的游戏中,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很棒,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主动改正,大家就会更棒。通过此游戏,学生不仅对自身更加了解了,对身边的朋友也多了几分了解。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情景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并融入其中。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理解知识,明白道理,其心理机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例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说一说家里发生的真实故事,然后让他们将故事编成剧本,自己扮演父亲或母亲。接着,让学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中欣赏美文《妈妈的爱》,并谈一谈我能为父母做些什么。本节课,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体验,产生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3. 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笔者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或进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良好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笔者尝试进行一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到广场、公园等地方去观察,了解我们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以及利用情况。经过调查、了解,学生小组整合资料并汇报。在此次活动中,学生发现,这些地方的公共设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笔者因势利导:“我们有什么好方法,能让身边的人爱护公共设施呢?”学生畅所欲言,学有所思,思有所获,有效促进道德的内化。

三、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促进和谐均衡、个性化的发展。例如,采用“自主—交往—互动—创新”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创造师生协作、生生协作,共同参与和投入(自主、交往、合作、对话、沟通、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造思维,促使学生共同发展、主动发展,让品德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笔者认为,因为学生在兴趣、爱好、才能、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品德课程教学还应在特色化教学方面进一步探索。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发扬学生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因人而异,因人制宜,既张扬个性,又促进其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内化品德笔者
老师,别走……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