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2019)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2019-07-12 06:52
兽医导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禽蛋蛋鸡畜牧业

在新形势下,如何整合各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使行业在持续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已成为蛋鸡及其相关行业反复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研讨新形势下各种因素的影响,带动我国蛋鸡行业自我调整,开拓创新,激发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2019年6月19-21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大会以“重安全、减兽药、兴消费、控产能”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副站长时建忠、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王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周、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齐广海、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安全评价室主任徐士新、华南农业大学罗开健副教授等就宏观政策法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育种进展、疾病防治、生产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在大会致辞中指出,我国蛋鸡行业产能合理,2018年父母代蛋雏鸡产销1687.78万套,同比下降6.76%。市场行情、鸡蛋价格、淘汰鸡价格较好,反映出企业效益好。行业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控产能,行业要研究合理产能规模的水平以及控产能的切入点,避免重蹈产能过剩的覆辙。行业要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深入推进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副站长时建忠致辞时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蛋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已成为禽蛋生产、消费大国。2018年,我国禽蛋产量3128万t,稳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禽蛋产量40%。近年来,我国蛋鸡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呈现“三高”的发展特点:一是规模化水平高。目前,我国蛋鸡年存栏2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3.80%,存栏1万~5万只的比重由2006年的8%增加到2017年的29%。二是产业集中度高,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以华北、东北为主的优势区域。2017年,禽蛋产量超过100万t的有11个省份,占全国禽蛋产量82%,其中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四省的产量超过全国产量一半。三是种业发展水平高,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蛋鸡商业化育种机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收,育成了一批蛋鸡新品种配套系,部分品种生产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自主育种品种占市场份额50%以上,打破过去进口品种垄断的局面。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以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迎来了由蛋鸡生产大国转向蛋鸡产业强国难得的历史机遇。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王健在“当前畜牧业形势、主要任务及未来政策发力的方向”报告中提出,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国,2018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517万t,禽蛋产量3128万t,居世界第一;奶类总产量3186万t,居世界第六。养殖规模化比重稳步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今年以来畜牧业的生产形势表现为: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生产大幅下滑,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超过20%,为近十年最大值。肉鸡生产增速较快,种鸡供应能力明显提升,鸡苗价格大幅上涨。蛋鸡补栏增加,效益维持正常偏好水平。肉牛生产略有增长,肉羊存栏小幅下降,生产保持平稳,供需总体偏紧,价格保持高位。奶牛和奶站数量下降,速度趋缓,中小户加快退出,生产效率和单产提高,产量稳定。下一步的任务目标是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通过加快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蛋鸡产业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一是建立超长产蛋期综合技术体系。育种目标是700日龄产500个蛋。二是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技术体系。一方面,鸡蛋加工推动消费增长;另一方面,鸡蛋安全性受到高度重视。蛋鸡成为食药监检查的重点,抗生素问题将成为下一个生死线。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副主任腰文颖作了“我国蛋鸡行业发展现状及形势展望”的报告。她首先总结了我国蛋种鸡、蛋鸡的生产经营情况:2009-2018年,父母代蛋雏鸡年产销量下降41.86%,其中2015-2018年,自养占比增加11.44%。2010-2018年,在产父母代存栏下降29.42%。2015-2018年,商品代蛋雏鸡年产销量下降20.31%,多种因素导致对商品代蛋雏鸡的总体需要量减少。种鸡市场整合速度很快,未来主要体现为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齐广海作了“蛋鸡饲料营养研究热点-低蛋白日粮和产蛋鸡‘延养’相关问题刍议”的报告。他重点谈到,采用蛋鸡低蛋白日粮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国家每年可节省数百万t大豆进口,养殖企业每吨饲料成本下降5~10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可降低氮排放,每降低1%粗蛋白,粪氮减排10%。齐广海认为,适当条件下,较饲养标准降低2~3个百分点粗蛋白不影响蛋鸡健康、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但长期过度降低日粮粗蛋白,蛋鸡体重、蛋重、浓蛋白高度降低。目前,延长产蛋周期主要面临的两个问题:1)产蛋后期,机体代谢疾病加剧(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以及鸡蛋(蛋壳、蛋清)品质严重下降。2)蛋清稀化和蛋壳品质下降是后期蛋品质变化最明显的两个特征。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安全评价室主任徐士新分享了“抗菌药物耐药性与残留控制”。当前,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稳定,为了避免未来“人和动物都无药可用”,必须规范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科学审慎使用兽用抗菌药物,减少使用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物,控制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增长,有效解决兽药残留和动物源细菌耐药问题。如何做到减少抗生素使用?能打苗不用药,能单方不复方,先窄谱后广谱,穿梭用药。如何控制兽药残留?坚持三个原则:依病使用、依诊使用、依法使用。

本次大会还就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产业发展、蛋鸡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我国蛋鸡行业合理产能水平、未来行情走势以及规模鸡场经营之道进行了专题互动,为与会者搭建了广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猜你喜欢
禽蛋蛋鸡畜牧业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映像畜牧业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金属智能分类机器人探究与分析
映像畜牧业
禽蛋供应偏紧格局依旧 后期价格高位震荡上行——2019年1-7月我国禽蛋生产形势及后期走势分析
2018年禽蛋市场展望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