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托必利联合乳果糖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HT、MOT及VIP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9-07-12 02:48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伊托必利果糖粪便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包括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3种,临床上较常见的是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明显改变,使IBS-C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IBS-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给予便秘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伊托必利属于新型苯甲酰胺衍生物,可以对乙酰胆碱酯酶产生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阻断多巴胺受体D2,进而促进肠道蠕动,排空胃内容物[2]。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双糖,不会被小肠所吸收,可增加粪便含水量,降低肠内pH,促进肠道蠕动。目前这两种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治疗IBS-C,但是两者联合治疗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伊托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IBS-C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海南分院收治的86例IBS-C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关于IBS-C的诊断标准[3];(2)年龄为18~70岁;(3)经临床检查,排除胃肠肿瘤;(4)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不尽,排便为硬块,排便时有肛门阻塞感,无法自行排便需外力协助;(5)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并且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患者自身存在全身性、代谢性病变;(2)经临床诊断存在器质性病变;(3)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4)对于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5)患者不愿参与此次研究。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为(56.4±3.2)岁;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为(57.4±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伊托必利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721)进行治疗,用量为50 mg/次,3次/d,连续服用4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北京韩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730)进行治疗,用量为15 mL/次,2次/d,连续服用4周。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影响胃动力的药物和泄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对粪便性状进行分级,本研究在Bristol分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评估标准改良,具体如下:1级,粪便呈分散硬块,形状与坚果相似;2级,粪便呈块状、腊肠状;3级,粪便呈腊肠状,但是粪便表面有裂缝;4级,粪便呈蛇状,表面光滑;5级,粪便呈软团状,边缘清楚;6级,粪便呈糊状,边缘不清;7级,粪便呈水样,无固体成分。排便困难程度划分如下:0分,排便无困难;1分,用力便可正常排便;2分,需要非常用力才可以排出;3分,无法正常排便,需外力干预。记录患者的排便频率。显效:粪便性状以及排便困难程度恢复正常或提升2个等级以上,每周排便次数为5~7次;有效:粪便性状以及排便困难程度提升1~2个等级,每周排便次数为3~4次;无效:粪便性状以及排便困难程度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通便时间。取患者治疗前空腹静脉血和治疗4周后的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处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对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统计,如腹泻、腹胀、腹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通便时间比较

研究组平均通便时间为(1.4±0.2)d,对照组平均通便时间为(1.9±0.3)d,研究组的通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清5-HT、MOT、VIP表达水平分析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5-HT、VI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MOT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通便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5-HT、MOT、VIP表达水平比较(pg/mL,)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aP<0.05

2.3 不良反应分析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低于对照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受饮食结构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影响,IBS-C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消化道的常见疾病之一。IBS-C在任何年龄段均有发病,且病情延续时间较长,随患者年龄增加,便秘出现的概率相应升高,其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随着IBS-C的发展,容易引发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等疾病,特别是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容易造成生命意外[5]。便秘的早期防治和有效治疗可以大大减轻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减少患者的精神负担[6]。便秘治疗的主要方向为消除病因,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肠动力以及排便的生理功能情况恢复正常[7]。IBS-C的治疗方式包括个体化治疗、进行良好和科学的排便习惯训练。目前,便秘患者普遍存在滥用泻药的不良现象,容易使患者出现腹痛、电解质紊乱、吸收不良甚至是大小便失禁,造成肠黏膜黑变病,甚至引发肠黏膜癌变[7]。随着对IBS-C发病机制以及病因的不断研究,临床用药更加规范化,常用药物包括胃肠动力药和渗透性缓泻剂,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均较好[8]。本研究采用伊托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IBS-C,结果提示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与单纯使用伊托必利相比,起效更快。

伊托必利属于多巴胺D2受体阻滞剂,对于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可促进内源性乙酰胆碱的释放,且抑制乙酰胆碱的水解,从而增强胃肠运动能力,促进胃排空[9]。伊托必利通过肝脏的黄素单加氧酶进行代谢,对于经由细胞色素代谢的药物不会产生相互作用,降低了在治疗过程中其他药物使用的限制性,特别是长期使用降压药以及神经药物的老年患者[10]。乳果糖不会刺激肠道,属于渗透性泻药,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双糖,不会被人体所吸收,以原形状态进入到结肠,由结肠将其分解为有机酸,可降低肠道内的pH,酸化肠道内环境,为胃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11]。伊托必利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以使肠腔内的水合电解质得以保留,增加粪便的渗透性,其分解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结直肠蠕动,加快粪便移动,保证粪便内留有充足的水分,使粪便软化,更容易排出,改善结肠的生理节律[12]。伊托必利和乳果糖在治疗慢性便秘的过程中均有明显效果,但其作用机制不同,联合使用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有效降低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VIP是一种碱基多肽,由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胃肠道和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在胃肠道内主要分布于神经丛以及平滑基层,可以起到舒张平滑肌的作用。便秘患者在发病时其VIP含量明显升高,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导致胃肠蠕动受到抑制,从而诱发便秘[13]。5-HT是一种胃肠道内神经递质,在胃肠蠕动和感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4]。MOT属于孤立多肽类胃肠激素,主要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促进肠道对电解质、水转运的作用。当患者血液内MOT的含量升高时,会加快肠道运动,临床表现为腹泻;当含量降低时,临床表现为便秘[15]。本研究结果提示,采用伊托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5-HT、VIP表达水平,提高MOT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伊托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IBS-C患者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伊托必利果糖粪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胃铋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分析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奥美拉唑、伊托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伊托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在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观察
烟草潜香类物质果糖嗪的合成
观察粪便 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