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乡融合道路:构建农村网络社区

2019-07-15 02:50本刊通讯员
电脑迷 2019年6期
关键词:试点农产品社区

本刊通讯员 青 玄

乡村振兴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则是指导纲领。当代中国最大的困难在农村,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关系着中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

城乡二元格局的长期存在,既为中国城市的崛起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积累,却也让中国农村现代化步伐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严重。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尤为关键,缺钱缺人的广大农村地区要发展,必然要摸索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

1 当前乡村振兴的困难所在

1.1 资本稀缺

传统的农业生产单位面积创造的利润有限,回报率较低,农业生产易受气候等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除了个别高利润特色农产品领域,民间资本一般不愿意介入农业投资,政府投资有限,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资本非常稀缺。

1.2 人才稀缺

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到城市谋生,通过收入转移,非农收入已是很多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也造成了农村地区劳动力大量减少。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大量有技能和头脑的年轻人从农村走向城市,造成了农村人才极为稀缺。在五大振兴中,人才振兴是最为重要的板块,在今天资本充足甚至泛滥的时代,人才流意味着资金流,众多一、二线大城市为此大大降低了户籍门槛,储备城市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源。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中小城市和县城已经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更何况乡村。不仅中国,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日本东京等特大城市的虹吸作用也非常明显。

要完成乡村振兴五大要求和五大振兴目标,解决资本稀缺和人才稀缺是基本前提,也是思考的出发点。

2 新型农村网络社区

扶贫异地搬迁、农业科技下乡、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合作等方式在探索乡村振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加上很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乡村振兴依旧任重道远。在互联网时代,新型农村网络社区将可能成为道路之一。

2.1 运行模式

爱沙尼亚数字公民工程的快速推动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一个130 万人口的国家通过数字公民工程吸纳着全球的参与者,为爱沙尼亚提供着资金和智力支持,打破了传统国界的束缚,很多未曾到过爱沙尼亚的人成为了其数字公民。

中国作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互联网+”战略正在各个领域推进,在乡村振兴中,互联网可以扮演更大的角色。探索建立农村网络社区,创新组织模式,推动城乡融合,加快城市和农村候鸟人才的发展壮大。

2.2 选择重点村试点

在国家和省级重点小城镇中,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村试点,具体要求如下:

2.2.1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试点村应有基本的路、水、电、气、网络、通信基站,能够满足外来游客和货车运输的需求,已有农村淘宝店、京东农村服务站等最好。

2.2.2 人口规模足够 试点村应具有数百劳动力,满足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运输、农村休闲游等基本劳动力需求。

3 实施流程

3.1 城市乡村无缝对接

每个市可在每个县确定1~2个试点村,由市政府主导,在市区建立农村创业一条街,为每个村提供一家门面和厂库,为试点村创业农民提供税收和其他优惠措施。

3.2 多元化开展经营

试点村在政府提供的场地进行自主经营,主要经营村中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乡村旅游信息,兼顾经营农家特色餐饮等,激发民间创新活力。

3.3 借助已有网络销售平台

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展市场,积累人气,为下一步的农村网络社区铺垫。

3.4 搭建农村网络社区平台

由政府出面与IT企业洽谈合作,共建农村网络社区。市县政府、重点镇政府、试点村村民为主体,世界各地的网民作为参与者,建立类股份制的农村网络社区经济体,汇聚资本,做大产业,开拓市场。如:某试点村需要500 万元投入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市县镇根据情况投入150 万元,占比30%,农民自筹50 万元,占比10%,剩下60%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在网络平台募集,每人最少投入100 元,最多投入5 万元,以支持更多人参与。每个投资者获得试点村网络农民身份,享受投资分红,并可享受购买农产品的一定优惠。

3.5 网络农民积分制

试点村农民和每一个网络投资人按照投资数量获取积分。每次购买试点村农产品和餐饮、旅游等消费也计入积分。积分越高,在未来购买服务和商品时,将享受不同的折扣。

3.6 建立预售制度

在农村网络社区平台,开启团购预售活动,价格优惠,同时引入农业保险,给予农业生产等可靠预期,也保证消费者的权益。社区公民不仅是投资人,也是消费者,激励社区公民主动推广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力。

3.7 网络人才平台

传统农民知识水平普遍有限,难以做长期规划和市场开拓等,城市高级知识分子也很难直接参与农村建设规划,在农村网络社区,开启社区公民论坛,支持鼓励各方提供建设意见。重大项目和决定通过社区民主投票,选出方案,建议被采纳的社区公民将获得积分和社区表扬等。

3.8 候鸟式农村人才

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不少农民工遭遇双重矛盾:回不去的乡村、留不住的城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固然是好的,但是也让放弃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承受着不小的机会成本。试点村的农民,无论是曾经在外的农民工,还是留守的农民,其身份将变得模糊,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城市市场开拓、餐厅经营等,成为新时代候鸟式人才。

3.9 村委会职能转变

村委会是政府在乡村职能的延伸,但是几十年的城镇化运动,让很多村委会非常尴尬,没有多少村集体资产,也留不住什么年轻人。通过网络社区,村委会转变为联通城市和乡村的信息平台中心,以类似公司模式运营,不断增加村集体资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3.10 物流平台的打通

传统的农村电商普遍受制于物流成本高昂,在新型农村网络社区平台基础上,货车可实现双向运输,进村运输快递商品,出村运送农产品、手工艺品和工业制品等。

3.11 乡村旅游

试点村的销售点既是农产品集中销售地,也是旅游推介平台。城市居民可以体验乡村种植、采摘等农业生产活动,也能实地了解农业生产基地的情况,吃上放心食物。

4 小结

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实现城乡融合,既要鼓励农名工返乡创业,也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构建新时代的农村网络平台。资本流、人才流、信息流等汇聚一起,将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加快提升农村现代化进程。在探索阶段,可以从市内开始,较为成熟后,跨市开展相关合作。

猜你喜欢
试点农产品社区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社区大作战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3D打印社区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