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财:返乡打造黔江“水产王国”

2019-07-15 02:50本刊通讯员李诗素
电脑迷 2019年6期
关键词:鳝鱼泥鳅小龙虾

文/图 本刊通讯员 李诗素

小鱼、小虾、泥鳅、鳝鱼、螃蟹等,原本就是乡村小溪和稻田里的产物,在外打工多年的何启财看到有人开始人工培育和饲养,他瞅准这一致富门路。于是他外出学会养殖和繁育技术后,返乡发展水产养殖。他力争让泥鳅、鳝鱼重新回归稻田,将“虾兵蟹将”布满乡村,使父老乡亲的腰包鼓起来。

打工菜市场发现商机

“泥鳅孵化出苗要3 d时间,出苗后需要喂养40 d才能销售。”近日,在黔江区白土乡金塘村一泥鳅养殖育苗基地,正在观察孵化箱泥鳅孵化情况的何启财说。

提到养殖和培育泥鳅,何启财还得从小时候在稻田里抓泥鳅和鳝鱼时说起,那时候稻田里用的是牛粪、猪粪等有机肥,杀虫也是用草木灰,随处都能见到泥鳅、鳝鱼、鲫鱼等,他每年都要用网兜网、用手抓到集镇上去卖钱。

“后来稻田开始施用化肥、农药,生态遭到破坏,这些生活在水中的小鱼、小虾、泥鳅、鳝鱼等无以生存,甚至是灭绝。”何启财说。物以稀为贵,随着市场价格的上涨,他在农闲时,还跨区县、镇乡专找那些没有受到污染的撂荒田和堰塘,抓小鱼、小虾、黄鳝、泥鳅等,忙碌一天还要运气好才能捞个几斤鳝鱼和泥鳅。他舍不得吃,便拿到街上去卖了补贴家用,作为家庭的增收副业。

直到2000年,何启财外出打工后,才放弃乡村生活。

就在何启财在重庆主城打工期间,他到菜市场里买菜看到,这些以前在稻田里看到的泥鳅、鳝鱼、小龙虾等,全为人工培育和饲养的,并且在市场上价格不菲。

学会养殖和繁育技术

2016年,何启财回到金塘村看到自家荒芜多年的稻田,便想到利用稻田养小龙虾,应该比在外打工要强。为此,何启财专门到一些经营小龙虾的商铺了解,打听到小龙虾在市场上卖80元/kg,并且很多养殖基地是直接卖到主城区的大小餐馆里。

何启财看准这个产业后,专程到重庆一家养殖小龙虾基地拜师学艺。学会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后,当年回家试养了667 m2稻田的小龙虾,收获100 kg,收入1万余元。

“当初确实没想过要产生多大效益,我只是通过所学的技术试养成功了,就是一大幸事。”何启财手指着躲在池塘草丛里的小龙虾说。

2017年,何启财采取稻虾套养模式,利用0.3 hm2稻田喂养小龙虾,实现稻谷和小龙虾的双丰收。2018年,何启财流转附近村民的稻田,将稻虾套养面积扩展到1 hm2。也就在当年,何启财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重庆一家水产养殖基地,利用一个月时间专门学习泥鳅、黄鳝的繁育和养殖技术。回家后,引进种鳅,成功繁殖泥鳅苗并进行喂养。

除了自己拿钱去学习这些养殖和繁育技术,何启财还多次参加黔江区科协、区农委举办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

“泥鳅幼苗的孵化分为静水孵化和流水孵化,它是一个精细过程,孵化箱不能离人,还要24 h保持水的恒温,防止受精卵相互挤压。”何启财说。他孵化的泥鳅幼苗,采用的是流水孵化,把受精卵放入孵化箱,进行微流水孵化,水流速度以不冲落附在巢上的卵为宜,每L水可放800~1 200粒卵。通常情况下,孵化出苗只要3 d时间。幼苗在放入塘里,靠摄食浮游生物生存。

倾力打造黔江“水产王国”

“通过去年的养殖和繁育,我还掌握了培育种鳅的技术,不再高价去买种鳅了。”何启财说。他还设置种鳅选美室,精选健壮的泥鳅进行育种繁殖。

今年,何启财计划繁育泥鳅苗2 000万尾,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目前,何启财已成功繁育500万尾,已销售金溪、石家、新华、舟白、正阳等镇乡街道。

何启财所在的泥鳅、小龙虾养殖基地,主要以培育幼苗、养殖销售为主,现有苗塘2 hm2,成品稻鳅、稻虾种养面积达8.7 hm2,并于去年成立了金塘渔业股份合作社。何启财通过技术入股,成为合作社的一名股东,主要负责育苗。

“目前,来我们基地购买泥鳅苗的较多,我培育完这批泥鳅幼苗后,马上转入黄鳝、小龙虾、螃蟹幼苗的培育,力争在两年内让泥鳅、小龙虾、鳝鱼‘游’进全区乡村稻田里。”何启财对今后的水产养殖充满信心地说。

何启财孵化除的泥鳅幼苗。

金塘村是黔江区的深度贫困村,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泥鳅和小龙虾是继蚕桑、生猪等产业后的又一精准扶贫产业。该乡组织委员郑晓莉说:“她作为金塘村的一名驻村干部,看到了该村通过水产养殖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目前,全乡泥鳅、小龙虾养殖规模已经达到33 hm2,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产业与贫困户利益链接的机制推进乡村振兴。下一步,我们将对全乡以蜂蜜、土鸡、腊肉、泥鳅、小龙虾等优质农业产品注册商标,形成品牌,借助互联网平台,畅销到全国各地。

该合作社理事长高万年告诉笔者,金塘渔业股份合作社有社员70 余人,带动全村建卡贫困户20 余户。其具体帮扶带动措施:一是动员贫困户养殖泥鳅和小龙虾,二是贫困户在基地有务工收入。从2018年开始,合作社通过给贫困户发放泥鳅苗和小龙虾苗的喂养试养模式,由合作社把产品集中收购,再统一进行销售,使不少农户当年实现了脱贫。

猜你喜欢
鳝鱼泥鳅小龙虾
泥鳅笼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小龙虾
捉泥鳅
捉泥鳅
野生鳝鱼观察日记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鳝鱼汤
小龙虾
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