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西兰花行情低迷背后
——凛冬望春,再战来年

2019-07-16 02:51长江蔬菜杂志社山娜
长江蔬菜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响水西兰花种子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西兰花,见字识意,本是舶来品,20世纪辗转传入中国。很快,其傲人的营养价值、“蔬菜王后”的美誉直击国人味蕾,在餐桌上的地位逐渐显贵起来。充满想象力的前景,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热情,西兰花成为各地产业扶贫“新秀”,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从2012年的30万亩增长到当下的150万亩。

随着最后一批越冬西兰花被砍下,新一轮供需博弈即将开启,一个新的周期,在召唤着时代。

对普通菜农来说,桌上花是西兰花,市场价是超高价,这可能就是产业最好的样子。但站上更高的维度,我们会发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对自有知识产权品种的坚定信仰,是以 “见效益”为标杆的良性扩张。如若摸不清市场行情,也看不明行业未来,盲目入行就如同一脚踩进云里,连人带钱都不知要坠往何处。

菜价“地上跑”,种价“天上飞”

2017年,《中国种业危机:进口的按粒卖,国产的论斤卖》一文横空出世,生生在微商代购横行的朋友圈炸出一波海啸。文章提到“据报道,目前洋品种已控制中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涉及所有蔬菜品种。此外,‘洋种子’还全面进入中国的大豆、玉米、小麦、花卉等领域,并逐渐形成垄断之势,目前占据市场80%的利润。”网友疯狂转载和评论之后,各方媒体的报道也持续发酵,以至于农业部发布权威数据辟谣,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郑渝这么调侃:“700亿元中,外资公司仅占了20多亿元,有什么可怕的?”

但在西兰花领域,“洋种子”的垄断程度着实令人心惊。我国西兰花育种起步较晚,选育品种商品性和产量不及国外品种,市场占有率仅5%,不得不依赖进口。2017年全国青花菜(西兰花)种子进口额为4 41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亿元,高居种子进口榜第2位。日本坂田等跨国种业公司培育的绿雄90、耐寒优秀、炎秀等品种长期占据我国西兰花种子供给的垄断地位,价格也愈发高不可攀——2015年10万粒包装的耐寒优秀每袋3 500元,一粒0.035元;2016年市场开始紧缺,每袋涨到6 500元,一粒0.065元;之后,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一旦供应链告急,价格便急转之上,高峰期甚至突破20 000元……菜农能否种得起暂且不谈,还经常遭遇“没货”尴尬。

西兰花种植户苦高价 “洋种子”久矣。据悉,浙江临海地区以绿雄 90、台绿 1号、炎秀、阳光等中迟熟品种为主;湖北石首偏爱耐寒优秀、阳光、超秀、翠玉、春喜;江苏响水县秋季主栽品种为寒秀,占90%以上,春季炎秀与寒秀分庭抗礼。虽然“洋种子”仍大行其道,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自主研发品种开始进入主流视野。这一切得益于由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部组织的 “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从2018年5月项目启动至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攻关组自主育成品种全国市场占有率已从原先的5%上升到10%左右,其中台州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台绿系列西兰花新品种一枝独秀,推广面积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6%。

台绿1号不仅在品质、抗病性能、植株、球形、产量上能与日本绿雄90抗衡,在价格上也有明显优势,据测算,每亩可比国外引进种子省190多元。2019年2月24日,临海市田园绿色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台绿5号大面积上市,合作社负责人李正龙对该品种赞不绝口:“今年种台绿 5号恰逢其时!连续2个月的阴雨天气,不发病,花球紧实,有产量有质量,说明台绿5号是一个极耐雨水的好品种,对其2019年的种植前景比较看好。”

速生,何以不速朽?这是一个问题

尽管种源被 “卡了脖子”,但似乎并未妨碍国内西兰花种植面积的飞速增长。因此,每每市场疲软,总有人痛心疾首:“好好的蔬菜王后,硬生生被集中上市给糟蹋了!”自然禀赋和经验积累是这个行业的金刚钻,即使没有这一金刚钻的,多少也想挑战一下瓷器活,于是,“创造”西兰花基地的马达开始运转了。这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赢的伟大时代,也为地方产业进阶提供了巨大机遇。

秦伟杰 (余姚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对此颇有微词,他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政府不能引导。”话语间矛头直指近年来新兴崛起的 “中国西兰花之乡”——江苏响水。

一直以来,响水头戴“江苏省最穷四县”的帽子,想要在农业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高效化上发力,打造发展新引擎,西兰花似乎成了不二之选。2006年,响水境内部分乡镇开始规模化种植秋季西兰花,此后历经10年发展,全县西兰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从2016年起,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西兰花迎来井喷式发展,当年便扩大到2万亩,2017年达5万亩。2018年初,“响水西兰花”被央视翻牌,随后各方媒体关注蜂拥而至,旋即提出“8万亩、10 km西兰花产业带”的建设目标,全县上下勠力同心,最终凭借10多万亩的种植规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跃升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秋冬季西兰花生产基地,成功摘取 “中国西兰花第一县”桂冠。

先辈风范犹在眼前,后来者石首意欲打造 “两西”产业园,“带动周边西甜瓜、西兰花整体种植面积60 000亩”的宏伟蓝图都显得有些许小巧。然而,与跑出加速度的生产规模背道而驰的,是菜农日渐缩水的收益,我们从响水县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处得知:2016年响水秋季西兰花收购均价约5元/kg,2017年下降到 4元/kg,2018年直接腰斩至2元/kg,价格下降轨迹与规模扩张步调惊人一致。

挨打要立正,继续放任自流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岁末年初,李正龙忍不住在行业微信群里发出倡议:“西兰花产业,人祸重于天灾,我希望菜农都好好反思,不跟风,不抢占别地区上市季节,不堆在一起,不求单一品种,实行多品种搭配,选择良种,走精品路子,2019年才有出路!!!”末尾的三个感叹号无声传递着他内心的激荡。单从“语气”上看,秦伟杰就显得淡定许多,他表示:“2018年南北菜堆在一起,这是血的教训。在现在西兰花全国一盘棋情况下,2019年要好好总结教训,一是各地区都有最佳收获期,掌握好本地区的最佳时期,不盲目跟风;二是多品种搭配,不要盲目种植一个品种;三是在种植上大力采用先进技术,种出高质量、高产量、高价格的西兰花,2019年就有希望丰产丰收。”两人虽隔着一个省的时空和距离,所持观点却惊人的一致。

很显然,简单的数量和规模扩张,并非竞争中的求生之路,而是一头扎进蜉蝣般速朽的命运。不过也不用过于焦虑,谁的生活不是在惊悚中洞见惊喜,在惊喜中又通往了惊悚呢。至少,凛冬已过,春天不远。

猜你喜欢
响水西兰花种子
彩色西兰花绘就七彩乡村经济
响水涧花海
桃种子
响水化工园区关闭启示
星级大厨
西兰花
响水流泉落花来
可怜的种子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再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