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新思考

2019-07-16 02:50周吉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实践

摘  要: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文章对体验式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等维度证实了体验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学习,以期为体验式教学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周吉,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体验式教学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课程研究”(课题编号:Y2018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5-0014-02

心理健康课程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厅[2011]5号)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应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高度统一。由此可见,心理健康课程与传统课程在教学属性、教学目标上存在区别,心理健康课程除了涵盖知识的学习外,还兼顾体验和行为改变。

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课堂上充分采用主题讨论、心理游戏、心理测试、心理行为训练等教学方式,各个教学环节设计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早在2004年就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必修课,在这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数学实践经验。研究组选择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为被试,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相应的体验式教学环节,探索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区别,以期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实证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选取施测被试78人。其中,对照组38人,对其采用传统讲授模式;实验组40人,对其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两组学生的课程内容包括:新生心理适应与发展、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情绪与心理健康、压力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发展、恋爱心理、生命教育等七个专题。

2.调查方式。调查通过知识测试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知识测试是对课堂知识性内容的检验,调查问卷共涉及教学效果(心理技能掌握情况、自我认知情况)、心理健康课程满意度等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参与率100%。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实验组和对照组知识测试的差异性分析。在传统教学与体验式教学完成后,分别对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知识测试,测试内容涉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等。从表1可以看出,参与体验式教学的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显著大于传统式教学接受知识的水平。

2.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分析。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接受高职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心理技能提升方面相比接受传统教学学生有显著性差异,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选项“更愿意尝试主动与人交往”“更有意识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等心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上得分均高于4.0分,这说明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获得的心理技能对实际生活的作用力更大(如表2所示)。

3.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认知情况的差异性分析。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学生自我认知情况更深入,对自我的探索更主动,这点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显著性差异,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更愿意选择心理咨询的方式探索自我”“如果有自我探索的活动更愿意参加”等选项中的平均分均高于4.1,这说明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更愿意尝试各种方式来探索自我(如表3所示)。

4.实验组和对照组课程满意度的结果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体验式教学组的学生更喜欢心理健康课程,对课程的期待更大,教学效果与自己预期中的心理课程更接近,95%以上的学生愿意继续学习心理健康课程。传统式教学组的学生只有75%愿意继续学习心理健康课程,这说明学生更倾向于接受体验式教学模式,其满意度更高(如表4所示)。

三、基于调查结果的几点思考

1.建立体验式教学理念,加强课程教学实践。高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传统式教学多是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这很难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体验式教学模式则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在讨论中学、在探索中学。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内容留存率不同,听讲(内容平均留存率5%)、阅读(内容平均留存率10%)、视听(内容平均留存率20%)、演示(内容平均留存率30%)、讨论(内容平均留存率50%)、实践(内容平均留存率75%)、教授给他人(体验)(内容平均留存率90%),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实践,内容留存率更高,知识及内容更能入脑入心。

2.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验。高职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集中在学习困难、自我接纳、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情感发展等方面。学生能否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自身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心理健康课程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高职学生學习情绪化影响较强,教师可把课程学习建立在良好的氛围中,每次课前请学生分享近一周发生的幸福事件,营造温暖、接纳的班级氛围。再根据教学主题和教学目的,设置不同环节的体验内容,如通过案例分析展开讨论、体验分享,从而达到对主题的深入理解,或者通过行为训练、角色扮演,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可采取“氛围营造+体验环节+主题升华”的安排,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分享体会,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

3.建立多角度评价指标,全面评估体验式教学效果。这次研究将教学目标及学生评价作为体验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自我认知的目标,整个评价体系较完整。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参与,而此次研究未将学生平时课程表现纳入到最终评价中,导致整个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只有做到将平时的表现与最终考核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需结合心理讲座、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咨询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覆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蒋浩.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11).

[2] 童慧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

[3] 刘衍玲.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 郑海燕,李西营.基于职业素质发展的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7).

责任编辑  陈  玲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实践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