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步行量对女大学生体型的影响

2019-07-17 09:25孙达延边大学
灌篮 2019年10期
关键词:延边步行显著性

孙达 延边大学

一、研究对象

以延边大学在校女大学生,30名在校女大学生(年龄在22-24岁之间)作为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中的12项指标,来评定每日步行量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下载大量与每日平均步行及女大学生体型有关的文献,阅读和分析大量相关数据,为研究和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确立研究重点。

(二)实验法

1.实验运动方案

随机抽取延边大学在校女大学生200人,筛选出其中身体形态基本一致的30人进行测试,其中15人作为实验组,另外15人作为对照组(除日常生活外,没有其他锻炼方式),实验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实验后组间对照。实验前用皮褶厚度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皮褶厚度,实验组在下午步行量运动,运动前后需要10分钟的准备和放松,每次进行一小时步行量训练(实验组步行量大于10000步),每周三次。所有试验均有相关负责人(指定学生)进行指导监督和记录。根据步行量的定义要求运动时的心率达110-140次/分钟。在正式运动前进行1周的适应性训练,运动中间和结束时测10秒钟心率,使受试者掌握用脉搏来控制运动强度。整个实验期为1个月。要求对实验组女生的睡眠、饮食和体力进行问询,以保证充分了解受试者的生活情况。实验前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各项指标。

2.测试指标及方法

依照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各项指标的测定(见表1)。

(三)逻辑分析法

表1 指标测定

表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BMI的比较结果(N=30)

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对实验中的指标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通过判断、综合、分类、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参与实验前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女大学生的身高、体重、BMI数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参加实验前身高、体重和BMI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进行对照实验。

(一)实验前后实验组身高、体重、BMI的测试结果

实验组女大学生实验前后的身高无明显变化,而随着体重的下降而稍有增高,而BMI也随之降低,因为实验期间实验组女大学生步行量发生很大变化,且步行作为一种有氧锻炼方式,能够有效的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热量,减少体重脂肪含量,达到减重的效果,所以实验后体重、BMI的降低可能是步行量运动导致的。

(二)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BMI的测试结果

依据表2能够得出,根据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配对样本T检验能够得出,参与实验的女大学生在实验后,身高数据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女大学生的体重、BMI数据在实验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组在步行运动实验后,体重及BMI数据都明显下降,但对照组未发生明显变化,因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期间除了步行量发生变化外,其他影响因素均一致且与实验前未发生改变,表明了的确是步行量运动引起的实验后女大学生体重、BMI的下降。

四、结论

每日步行量对女大学生身高的影响并不大,对体重及BMI有显著的影响,表明步行作为一种有氧锻炼方式,能够有效的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热量,减少体重脂肪含量,达到减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延边步行显著性
魔方小区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步行回家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延边啊,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