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五所高校的问卷分析*

2019-07-19 07:48高仲姣程秀霞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大学生

高仲姣,程秀霞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高校担负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1],其中,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内的大学生道德建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最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中,互联网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标志”[2],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接收和分配的方式,突破了人际交往空间限制,拓展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由此催生了社会伦理文化的新空间,为大学生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处在一个变化、新颖的环境之中。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3]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开阔视野、扩展知识、增进交流、提高素质等各种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特别是影响了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面临着网络时代新的道德规范的要求和选择,难以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道德实践。

道德是以习俗习惯、个人信念和社会舆论监控维持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准则。传统的道德规范依据着熟人关系、身份职业、舆论评价、习俗束缚等方式约束和规范着现实中人们的各种行为,而互联网技术创造了一个超时空、数字化、弱强制性的空间场域,其虚拟空间的二元性使得网络主体具有“面具化”的特点,网络交往具有非实体性、网络活动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们在自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放松了对自身言行的要求与自律,使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其道德观念多元渐变,网络行为容易偏离正常轨道,行为失范成为可能。本文使用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的研究,旨在掌握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现状与趋势,探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外在影响因素,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治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

研究分别从内在的网络道德心理和外显的网络道德行为两方面展开,采用自编问卷形式,设计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动态发展现状、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特征,以及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力求全面掌握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冲突,深入探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时间为2018年6~9月,在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合肥学院等5所高校,对涉及工、理、文、医、经、管、法、艺等8个学科的学院,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委托各学院辅导员在班级上发放问卷,宣读指导语,当场做题,现场回收,共发出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561份,有效率为97.56%。

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3.41%和36.59%;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31.87%、25.32%、27.07%、15.74%。调查显示,53.71%的大学生的网龄在5年以上,44.10%的大学生有2~5年的网龄,网龄不到1年的仅占2.19%。在问及每周的上网频率时,选择“只要有时间就挂在网上”的学生占56.3%,每周上网7次以上的占33.3%,每周3到6次的占10.2%,每周3次以下的占0.2%。平均每日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5~10小时、1~5小时、1小时以下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2.80%、15.64%、69.83%、11.73%,可见大学生十分依赖网络。从上网地点来看,选择“寝室”“学校机房”“网吧”“随时随地”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49.78%、1.31%、2.18%、46.73%,在学校机房上网的大学生非常少,学校的网上资源和功能几乎没有得到利用。从上网的主要目的来看,选择“查询学习资料”“浏览新闻资讯”“交往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等娱乐活动”“打游戏”“关注QQ空间、朋友圈、微博、贴吧等动态”“网上购物”和“其他”的分别是59.38%、71.88%、96.88%、34.38%、56.25%、46.88%、32.68%和5.88%。学生使用网络进行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多于学习方面,网络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大学生从这些娱乐项目中感受到的伦理道德无疑会对其伦理道德观造成一定影响。

二、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现状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网络道德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结构化的活动系统,是由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和网络道德行为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过程具有定向性、稳定性、持续性、系统性等特点,而在网络空间场域中,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在不断树立良好道德规范、发展道德自律的同时,其本身不成熟、不稳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被多元化的潮流冲击得支离破碎,现实道德规则的约束力被弱化,权威性被消解,大学生道德认知、评价与选择难免混乱,其内心的道德冲突频发,继而产生道德行为困境。

(一)网络主流意识坚定,但网络道德价值取向多重失衡

网络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为马克思主义宣传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引领作用得到强化。有43.03%的学生主动浏览网页上的红色教育信息,37.18%的大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学习马克思主义。安徽理工大学等学校更是利用网上测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与考核,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渠道。大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表达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爱国主义情怀,关注评论转发过有关“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活动”“党的十九大相关信息”“量子通信等重大科技成果”等内容的微信、微博的大学生分别占76.13%、74.12%和70.32%,80.03%的大学生参与晒“最美军装照”,表达了大学生对祖国发展和取得成就的骄傲、自豪之情。有34.0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促进了道德观念,54.15%的大学生不清楚,11.7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减弱了道德观念;65.0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爱国主义情怀在网络环境中不断被强化,还有34.94%的大学生表示在网络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对共产主义信仰和爱国主义情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分别有55.56%、28.40%、41.36%、20.37%、44.44%、29.63%、20.99%、16.05%的大学生受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普世价值”“后现代主义”“虚无主义”等网络社会思潮影响。可见,受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不良文化的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被淡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与思潮在抬头,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

(二)网络道德意识明确,但网络道德规范知识缺乏

网络道德认知是对网络各种道德关系、道德现象中体现出的伦理要求的知会、熟悉与掌握,包括对网络道德意识的获得、网络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网络道德知识的掌握等,积极的网络道德认知会促成良好的网络社会行为。调查显示,高达94.32%的大学生认为应该遵守网络道德,3.06%的大学生认为看情况遵守,2.6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不需要遵守。80.44%的学生听说过网络道德,19.56%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可网络道德,有着较为明确的网络道德意识,但只有33.19%的学生了解《网络安全法》等有关计算机安全的法律法规,66.81%的学生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38.86%的学生了解共青团中央公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高达61.14%的学生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只有24.67%的学生了解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跟帖评论服务、论坛社区服务等管理规定,75.33%的学生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见图1),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网络道德的具体概念和相关规范;还有20.96%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使用或发布虚假信息是正常的,62.88%的大学生认为不正常,16.16%的大学生不清楚;一些大学生并不了解在网上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错误地认为网络是个虚拟空间,人与人之间交往只是使用代码,做任何事都不用负责任,缺乏应有的网络道德知识和判断标准,网络道德认知较为模糊。

图1 大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情况

(三)网络道德情感积极,但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评价宽容失准

网络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在网上的言行时所体验到的包括喜怒、哀乐、爱憎、好恶在内的内心情绪情感体验。“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4]处于情感丰富期的大学生,情感偏好直接影响认知和选择,在网络道德生活中,“人们考虑最多的,常常不是不断地固守原则或规条,而是更倾向于可信的品性,善良的道德感,和依据真实的感情行事”[5]。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有助于唤起大学生情感的回归,促进大学生相互之间情感的交融,满足大学生情感多样化需求,丰富大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同“在网络上的提问,如果知道的话,我会给予回答”“倾听网友诉说自己的无助时,我很想帮助他”“我会在网上分享好的文章、音乐、影视作品”“我会将网友所需的资料发送给他”等网络互助行为(见图2),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已经享受并且积极参与到网络空间的协作互助、互利互惠中,其既是网络的受益者,又是网络积极发展的推动者,发扬了互联网共享、平等、合作、共赢的民主精神。但是,在大学生对网络上不道德行为的情感评价的调查中,不到一半的大学生会“因在聊天时说谎而感到羞愧”“因在网络上抄袭他人成果而觉得羞愧”“觉得浏览色情图片是可耻的”,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不符合”或“不清楚”,还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觉得黑客很厉害”(见图3)。网络也使一些大学生逐渐丧失了责任心,消解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感,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判断失准。

图2 大学生网络互助行为

图3 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情感评价

(四)网络道德理想崇高,但网络道德意志脆而不坚

“自由一旦离开了责任与义务,就会蜕为毁灭一切的冲动”[6],况且,“走进网络的青年并不是已经达至道德自觉的青年,而无约束的网络环境反而使他们离道德的自觉性更远”[7]。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虽已了解、认同网络道德,怀着满腔的热情去维护并遵守网络道德,但由于道德意志不坚定,难以抵御不良信息的渗透与影响,对自己逐步降低了网上行为的道德要求。88.34%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对网络道德进行规范,96.44%的大学生认为要对自己网上的言行负责,84.23%的大学生认为网上网下言行应该一致,可见,大学生对网络道德有着较高的追求。但在问及个人能否自觉遵守时,35.80%的大学生总是能自觉遵守,57.21%的大学生多数情况下能自觉遵守,还有5.68%的大学生有时无法遵守,1.31%的大学生很难做到自觉遵守;有39.30%的大学生“曾经为了上网而逃课”,有40.22%的大学生“上课时用手机上网或登录 QQ ”,还有8.73%的大学生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在网上不使用黄色、暴力等不文明语言,7.00%的大学生完全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看网上跳出的色情网页,10.04%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或情绪。这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的道德意志不坚定、自控能力不强而很容易产生一些道德失范行为。

(五)网络道德心理焦虑冲突,网络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调查显示,有1个、2个、3个和3个以上QQ账号的大学生分别占37.55%、49.34%、8.30%、4.81%,其使用多个QQ账号的目的是“与不同的人群交往需要”“交新的网友需要”“演绎不同的角色”“玩游戏、登录一些网站时需要”“记录个人的隐私”“其他”的大学生分别占比:22.27%、6.99%、7.86%、43.23%、8.73%、10.92%(见图4),还有31.87%的大学生曾经有过网络同居、虚拟结婚、养育子女等行为。一些大学生长期处于“人-机”相处状态,缺失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与体验,出现了人际关系的障碍,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还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上扮演着非现实的自我,在虚拟与现实中徘徊,身份认同出现危机,一定程度上出现双重人格的现象。据调查,只有21.40%的大学生在“在网络上设置的账号、个人信息等是真实的”,只有3.06%的大学生“与陌生人交谈互动时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在网上对别人进行谩骂等恶性语言攻击”“抄袭文章而不注明出处”“浏览色情网页”“盗过别人的QQ号等用户账号”“制作传播过电脑病毒”“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等不道德网络行为(见图5)。

图4 大学生使用多个QQ号的目的

图5 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现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分析

在社会变革、技术创新、文化发展的浪潮中,当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8],不仅受到大学生个体本身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专业类型、人格特征等内在原因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发展、成长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考察不同群体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影响程度上,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前三项依次为:教师和父母(这两项并列第一,占比都为25.67%)、同学(37.67%)、网友(25.48%);在对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原因的调查中,大学生认为最为重要的前三项依次为:自身道德素质不高(42.78%)、网络虚拟环境监管不力(21.67%)、家庭教育及成长环境影响(19.40%);在加强大学生网络建设中,大学生认为最为重要的前三项主体依次是:个人(27.38%)、社会(23.76%)、同伴(21.48%)。可见,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最根本外在因素是与大学生生活交往经常接触的人、群体与环境,主要是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自组织的发展和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扩大,网友的言行对大学生网络道德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学校教育

高校一直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课题组针对大学生对高校网络道德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内容方法单一、网络平台建设流于形式、工作队伍能力匮乏、教育效果一般等问题。在对“你觉得学校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吗?”这一问题上,23.50%的大学生认为重视,53.21%的大学生认为比较重视,23.29%的大学生认为不重视。大学生从思政课堂上、辅导员会议上、学校网页上、学校宣传中和其他网站上了解到网络道德的占比分别是32.75%、8.73%、6.98%、3.05%、48.49%。可见,高校对网络道德的宣传还没有做到全覆盖。所调研的五所高校都没有开设专门针对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只是把网络道德相关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传授,且教学效果一般,对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17.03%、75.11%、7.86%;认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全面”“比较全面”“不全面”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49.78%、37.55%、12.67%;认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方法“科学”“比较科学”“不科学”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10.48%、67.25%、22.27%;认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丰富多彩”“比较多样”“非常单一”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12.66%、40.17%、47.17%,认为学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效果“非常有效”“一般有效”“根本没什么效果”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22.27%、59.39%、18.34%(见图6)。调研的五所高校均已设立思想政治类专题教育宣传网站,但经常访问此类网站的大学生仅占14.84%,55.90%的大学生很少访问,18.34%的大学生没有访问过,还有10.92%的大学生不知道有此类网站存在。受调查的五所高校很少将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准则列入到本校的学生手册中,也没有强调网络行为失范的防范与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形成。

图6 大学生对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技术的评价

(二)家庭管理

调查显示,21.83%的大学生家长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管理与引导,68.12%的大学生家长有时管,10.05%的大学生家长从来不管;只有36.24%的大学生家长向学生强调过网络道德,63.76%的大学生根本没有听家长提起过网络道德。家长网络教育意识缺乏、网络使用技术落后、网络道德观念缺失等现象,使家长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数字鸿沟”和“文化代沟”,家长无法全面监督大学生网络行为,更难做到有效引导。调查显示,仍有不到10%的大学生家长存在着“在网络上言语粗鲁暴力”“网络交流中使用虚假个人信息,与网友交往不坦诚”“在空间里发布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浏览黄色网页”“参与网络诈骗”等网络不道德行为,这些均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会因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婚姻破裂、经济困难以及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情况,留下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这些大学生一旦接触网络,可能会引发一些更深层的问题,成为网络道德弱化的高危群体。

(三)同伴感染

同伴包括与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结交的朋友、网络平台上认识的网友,同伴群体的年龄层次、成长经历、情感诉求、兴趣关注、发展目标相近相仿,言行举止耳濡目染、相互影响。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群体压力,同侪压力不仅对网络不道德行为有显著影响,而且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网络道德意识[9]。调查显示,一半左右的同学会因为“经常和你一起玩的同学对网络的认识”“经常和你一起玩的同学对网络色情等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认识”“经常和你一起玩的同学遭遇到帐号被盗、被网友谩骂等不道德行为”等对自身“有很大影响”或“有点影响”(见图7),可见,一半左右的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受到了同伴的影响。同伴的影响还包括网友的影响,在“网上他人发布的信息都是真实的”这一问题上,认为“符合”“不符合”“不清楚”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7.42%、72.49%、20.09%,“与网友交流时,网友会对我说实话”,认为“符合”“不符合”“不清楚”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10.48%、54.59%、34.93%。可见,大学生在网络上对对方的信任度降低,由此对自己诚信的意识与行为等要求下降,网络环境的去抑制性使大学生有着从众化、随大流、屈从现实的心理状态[10]。

图7 同伴网络道德认知及行为对个人的影响

(四)社会影响

网络的极度开放性使社会更加深入地走进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网络舆情宣传中,而且体现在各类企业在网络上开展的网络实践活动中。经济利益是推动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商业发展先于道德建设。为了追求“眼球效益”和点击率,少数商业性网站以及网络内容商和电子商务服务商等使用非法软件冲击点击率,故意炒作恶意新闻;有的还不惜行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沿,追求低级趣味,上传不良画面推销产品、发布大量虚假中奖信息等,窃取账户资料、侵害他人隐私、网络诈骗、诱使他人犯罪等时有发生。分别有60.49%、64.81%、63.58%、35.19%、78.40%、4.32%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进行经营的企业有“发布虚假产品信息”“诱导消费者发布不真实的商品评价”“夸大商品效果”“不能及时退款退货”“售后服务差”“其他”等不道德行为,分别有59.88%、45.06%、49.38%、44.44%、45.06%、45.68%、35.19%、2.47%的大学生认为网页开发企业有“发布信息内容不真实、片面”“发布色情图片”“引导错误舆论”“发布夸张标题或图片以夺取网民眼球”“插入不合规的广告”“制作钓鱼网站,协同网络诈骗”“传播电脑病毒”“其他”等不道德行为,分别有48.15%、48.77%、26.54%、27.78%、44.44%、45.68%、43.21%、27.78%、3.09%的大学生认为游戏开发企业有“游戏中插入色情图片或情节”“游戏血腥暴力”“引导他人扮演多种角色”“宣扬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精神”“垄断市场后对游戏内相关产品大肆收费”“游戏中设置充钱抽奖环节,助长了参与者的赌博心理”“篡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引导错误历史观”“游戏内容本身涉及违法犯罪”“其他”等不道德行为(见图8)。这些均使网络社会的生态环境受到污染,让网络空间失序混乱,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健康发展造成了较严重的不利影响[11]。

图8 大学生对企业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认知

四、结 论

综上,当代大学生已基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在网络上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活动中能站稳立场,表达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网络思想道德主流观念已经形成;网络道德情感丰富、积极,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能真诚守信,对网络交往的对象充满爱心及同情心,愿意帮助解决网友们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网络道德理想崇高,对营造安全和谐温馨的网络环境充满信心,且愿意成为网络道德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但也存在着网络道德价值取向多重失衡等情况,并且受到学校教育、家庭管理、同伴感染、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树立协同合作、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思维、柔性化服务与管理等新理念,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把握大学生网络道德整体发展普遍规律与个体发展不同特点,分类、分层次地进行引导;加强网络道德伦理价值和行为规范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掌握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网络媒介素养,增强网络信息获得、分析、评价、辨别与选择能力,发挥大学生自主意识,弘扬慎独自律精神,自觉正确地把握价值目标,培育积极的网络道德情感和坚定的网络道德意志,培育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和道德自律的理想人格。

要强化大学生的批判性,培养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整合校内外各类服务资源,加强服务大学生发展的专业网站建设,与大学生视域融合,为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引导与服务,使其成为大学生日常服务的入口,成为提供大学生所需的“市场”,满足大学生诉求的“磁振场”[12];关注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所遇到的真实案例,宣传报导社会、校园中各类活动亮点,关注大学生的“痛点”“痒点”,开发适合大学生特点、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原创优质的网络思想道德文化产品,开展“微党课、微团课”等微视频和微公益活动,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乱象中坚定立场、明辨是非;开展现场讨论、网上交流等活动,进行道德两难问题分析,增强大学生理性道德批判精神与能力,通过鲜活生动的网络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网络道德建设的内在动力,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的环境因素。加强对网络道德规范研究的梳理,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律、企业自控、社会监督的网络管理体系,形成高校、家庭、社会、同伴四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特别是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控制、管理与引导,制定大学校园网络道德约束机制,如“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大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等;加强网络自组织建设,突出道德要求,强化道德内涵,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覆盖到网络新媒体中,联系在网络青年虚拟组织上;善用朋辈教育,挖掘大学生群体的典型人物和道德事迹等德育资源,宣传优秀道德典型,用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引导感染大学生;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应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了解网络、关心子女网络使用情况,加强沟通与引导;政府应进一步规范网络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企业开展各项信息服务、商业营销等活动;社会应加强对不良舆情的监测和预警,创造网络绿色空间,建立网络防火墙,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构建友爱、温馨、和谐、发展的网络空间。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远和近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