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2019-07-19 05:44盛静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

盛静娜

〔摘要〕低段学生处在自我意识上升阶段,但其悦纳意识的健康发展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从其核心的“共在理念”出发,试通过平等共存、物我共在、知行共创三方面的策略研究,促进学生对自我、他人、自然、社会的悦纳,打造“培育真人”的悦纳课堂。

〔关键词〕共在理念;悦纳课堂;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小学低段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8-0069-03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2016年9月,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小学一年级正式投入使用。课程名称凸显了国家意志,即“在大德育环境下的社会规范学习,基于生活的道德规范与法制规范相融合的学习,以及将社会规范学习内化为个体品德发展的学习要求”[1]。因此,“共在”理念作为核心价值观念之一贯穿在整套教材的编写中。“共在”,是一种悦纳自我、他人、自然,乃至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同依存的状态。小学低年级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习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引导儿童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思维和存在方式,逐步成为能与所在世界互纳共处的主体,是这一学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存在这样的问题:低段学生由于认知和思维方式基本局限于以自身为半径的小天地,很难理性、全面地审视自我;每个儿童的个性气质、家庭生活环境等不同,导致其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悦纳程度有较大差异;他们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多少都经受过挫折和失败,极易受成人、同伴评价的影响。作为现代社会小家庭的中心,他们对来自学校集体环境的同伴竞争、来自家庭“二胎”新成员的同胞竞争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来自成人的高标准、严要求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抵触排斥、自我怀疑等情绪障碍。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心态引导、方法指导和榜样示范,一些学生在盲目的竞争、比较中没能建立起与集体的“共在感”,在对自己片面的评价和对他人的模仿中没有形成健康的悦纳意识。

一、平等共存,悦纳自我和他人

每位学生都是行为与心灵相融、知识与情感和谐的完整生命体,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和他人,需要引导其建立自我和他人平等共存的意识。为此,教师自身就要自觉关注、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平等参与,学会欣赏他人,理解弱势群体。

(一)悦纳自我,感受平等共存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为了避免成绩优秀、个性外向的“明星学生”独占课堂,其他学生沦为旁观者和配角的现象,我实践了许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体验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感,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体味共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新年的礼物”一课时,我事先观察发现班上有些学生的自我评价较低,一个小男孩在回答“新年有什么收获”时写“我什么都不好,没有收获”。为此,上课时我先引导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擅长的事,说得起劲时,大家都争着上台展示。我顺势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正在淘米择菜的小小背影,在小朋友七嘴八舌的猜测中播放家长夸赞孩子的视频。在大家纷纷把惊讶又佩服的目光投向这位男孩之际,我趁热打铁夸了夸他别的优点,并揭晓了班里另外几位学生不为人知的本领。像这样,让存在感弱的学生,在同伴的鼓励、成人的赞赏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对自我的评价变得更积极。

(二)悦纳差异,学会多元评价

为了进一步帮学生树立悦纳意识,我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悦纳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的外貌、兴趣、家庭环境等都不一样。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评价”,强调多方的评价主体、多维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发和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性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看待事物,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主动学习,取长补短。

以做家务活为例,每个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和动手能力都不一样。上“干点家务活”这课时,我请学生们拿出课前完成的家务活统计表,说说自己会做的家务。课堂上,我着意引导学生要互相尊重彼此的能力差异,互相鼓励。当有学生怯生生地提出不会做家务时,师生一起鼓励他动手试一试,并抓住做对了的细节进行表扬;当有学生展示自己会做的家务活时,我引导其他学生在评价时加上优化建议;当学生们做家务的热情被点燃时,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交流还会做什么家务,还想学什么家务……学生通过交流和学习,不仅感受到做家务的乐趣,明白做家务活是自己的责任,是对家人爱的表达,也发现了同伴们的各种本领。像这樣,我引导学生在悦纳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培养自身多元的评价视野,让学生学会理解和欣赏他人,并主动取长补短,积极提升自身能力。

二、物我共在,悦纳自然生活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教材中也设置了许多相应的主题来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大自然的变化,理解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并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因此,引导学生悦纳自然,也是构建悦纳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喜爱自然,感受造物奇妙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是活教材。它不仅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画卷,也为激发儿童探索的兴趣、掌握知识与方法、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在教授与大自然有关的内容时,不能只停留在“风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哪些动物会冬眠”等诸如此类的纯知识性学习上,要想方设法地设计活动形式,丰富教学材料,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不提倡脱离学生生活,对着图片视频空讲空聊,而是努力拓展课堂外延,与真实的自然生活情境建立起有机的联结,实现学生对大自然的真发现、真感受、真悦纳。

一位教师在执教“大自然,谢谢您”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然后交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走出去,让课堂与生活建立起有机联系,我心里既为这样大胆的设计叫好,又不由地好奇这样别出心裁难以充分预设的课堂将走向何处。接下来的交流环节果然发生了“意外”——一个学生在教室里随意走动,跑到桌子底下找他刚才在外面捉来的虫子。这时,教师没有被意外打乱阵脚,而是当即邀请这位学生上台展示虫子,分享捉虫过程。只见这个学生讲起昆虫如数家珍,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课堂不再是按部就班的流程预设,被大自然的神秘来客所惊艳的学生们眼里有了明亮的光。课堂最后,学生对美丽、奇妙并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自然道出“谢谢您”,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二)了解自然,习得生存之道

低年级学生大多处于单唯、直线的思维层次,看待问题缺乏辩证性,虽然也能体会到自然的美好,但当面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感受到天气、季候等变化带来的生活困难时,畏惧抵触情绪往往占据了主体思维。引导儿童悦纳自然,必须考虑到他们的这一思维特点,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例如,教“健康过冬天”这课前,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南方冬天湿冷、学生普遍“畏冬”的实际情况,遂将教学重难点定为:知道冬天既有困难又有温暖,观察、感受、悦纳季候变化,积极参与冬季保健。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季候变迁,学会依据季节变化调整生活方式。我还设计了一份非纸笔测评表,用于指导学生课后巩固运用所掌握的冬季保健方法,帮助他们进一步悦纳自然,强化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生活的指导作用。

另外,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避免直接讲授或罗列知识。教材中提供了绘本故事、儿歌童谣、辨析讨论、游戏、日记等多个栏目,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为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和创意。将教材与低年段学生特点相结合,将身体参与、亲身感受的活动作为教与学的主要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学习人类、动植物等的生存之道,提升悦纳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上“可爱的动物”一课时,我在第一课时的尾声处补充了副本教材《动物老师》,并设计了“模仿动物做动作”的活动。学生们模仿孔雀跳舞、青蛙游泳等的样子,不仅消弭了一节课来的身体疲惫,更了解到“动物不仅是我们的朋友,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当话题延伸到“你还知道人类从动物老师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时,学生谈得意犹未尽,浑不觉下课铃声已响起。

大自然作为儿童快乐成长的乐园,是悦纳课堂的一个重要场所,它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教师利用好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美妙,学习自然生存之道,在大自然中真实地感受物我共存,有助于学生形成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悦纳观,提升学生的悦纳层次。

三、知行共创,悦纳社会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教材以现实生活中的时空线索为明线,以学生道德生活的成长需求为暗线,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第一教科书”。

(一)从课本到实践, 悦纳生活规则

低段儿童正处于社会性的萌芽阶段,他们在认识、体验和践行社会规则中一路摸索,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分子,有自己的权利可行使,有义务要履行。教师应发挥悦纳课堂的作用,将教材上的情境迁移至学生日常的生活场景中,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张力。

以打扫卫生这一规则为例,不少低段学生既不擅长也不太喜欢做值日,觉得又累又脏,“爱劳动”和“爱整洁”似乎成了一组互相矛盾的命题。于是我便借助“我们爱整洁”一课中的一幅插图(小男孩打扫完教室满头大汗、浑身污渍,却开心地说:“虽然衣服弄脏了,但教室干净了!”),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做到底好不好?学生激烈地辨析讨论,最终意识到:在感受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的同时,它给个人卫生带来的烦恼也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在打扫卫生时,卷起袖子或戴上袖套,动作小心,及时清洁,那么打扫卫生和保持整洁并不矛盾。从那以后,班里因为搞值日脏成“小花猫”的人越来越少,学生们平时写字、玩耍也更加注意保持个人整洁了。像这样,把教材上的范例有效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有助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学习规则,知行合一地悦纳规则。

教师应避免把规则变成粗暴的“不可以”“不能够”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条例”,而应努力走进学生生活,建立课本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将规则的观念、精神、价值贯穿其中,让学生理解、体悟、悦纳生活规则,智慧成长。

(二)从思辨到共情, 悦纳道德生活

案例情境辨析是悦纳生活主题下常见的教学活动,对生活化的情境案例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辨析,光分辨对错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以同理心来思考这一言行背后的原因。以“吃饭有讲究”为例,辨析“这一吃相好吗”的时候,组图中儿童饭前喝水、边吃饭边看电视、吃相狼吞虎咽、挑食等现象,都是存在于许多儿童身上的不良饮食习惯。而一年级学生并不完全明白这样做有什么坏处,只是因为渴了所以喝水,因为电视好看所以边吃边看,因为好吃所以狼吞虎咽,因为不好吃所以挑剔不吃……这时,如果粗暴地把这些错误的行为作为反面例子在课堂上拿来分析,认定做出这些行为的人品质不佳、习惯粗陋,必定会对儿童的心灵造成伤害。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这些同学的立场上,体会不良饮食习惯虽然能带来短暂的愉悦,却会对身体消化、营养补充等造成长久的坏影响,从而积极地悦纳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为帮助学生实现悦纳基础上的成长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情境辨析”,不仅需要理性的“思辨”,更离不开感性的“共情”。

同理心还体现在对社会生活情境中他人需求的共情理解上,深化社会公德意识。以二年级上册的“大家排好队”为例,这一课中的绘本《守规则,懂礼让》,将“排队”这一社会规则和“有人请求插队”这一常见生活场景有机结合,围绕“规则”和“礼让”的辨析可以让学生逐渐明白“规则之外,还有人情美”,从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悦纳他人的需求,深化社会公德意识。

没有一门课与生活的关联会像道德与法治课这样紧密。它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来丰富其当下的生活,引领其未来的生活。“悦纳课堂”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来”与“去”之间,巧妙关联了课本知识与儿童生活,让学生知行合一地悦纳生活,充分彰显了“让学生提升生活智慧”的课程价值。让儿童悦纳自我,感受共在,学习规范,学会生活,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俞晓梅.幸福着追求卓越:小学德育课程变革的区域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杭州,311121)

編辑/于 洪 终校/梅 婷

猜你喜欢
统编版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
基于统编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启示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