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9-07-23 02:11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机械性静脉炎预见性

桑 杉

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频繁,传统输液方式为单次使用,置管时间短,约束患者活动的同时还会损伤注射部位组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广泛应用,具有安全性高、操作便捷且留置时间久的特点,但置管过程中仍会有并发症发生,其中机械性静脉炎最为常见。相关数据显示,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16%,一旦发生不仅会加剧疼痛,还会延迟患者出院时间,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严重[1]。本研究对肿瘤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肿瘤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7.14±5.24)岁;肿瘤分类:肠癌11例,胃癌12例,肺癌5例,乳腺癌7例,肠癌8例,肝癌4例,淋巴癌1例,其他1例。观察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7.23±5.31)岁;肿瘤分类:肠癌12例,胃癌10例,肺癌6例,乳腺癌5例,肠癌7例,肝癌5例,淋巴癌2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口头讲解住院环境、饮食与生活需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方法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步骤:①PICC导管预防处理:实施置管时提前10 min将导管置于5 mg地塞米松+50 mL 0.9%生理盐水中浸泡。②穿刺静脉的选取:理想的静脉穿刺具有路径直、血管管腔大、流速大及穿刺后舒适度高的特征,静脉穿刺优先选择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与肱静脉。③置管时机:在手术前2天时便对患者实施PICC置管,帮助机体提前适应导管,预防导管与药物对血管的同时刺激。④及时更换肝素帽与敷贴:肝素帽需每周更换1次,每周对敷贴更换2次。⑤置管宣教:置管之前医护人员需与患者及其家属主动交流,对患者心理作评估并实施疏导,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讲解PICC置管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置管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体位及活动,预防手臂感染、静脉炎及肿胀等症状出现;指导患者置管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告知其加强对穿刺部位皮肤的观察,做好导管维护工作。⑥出院指导:医护人员在出院前1天对患者实施指导,告知其在家庭中自我护理技巧,一旦穿刺部位有疼痛、红肿及导管突出情况则立即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以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中静脉炎分级诊断标准[2]判断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分为Ⅰ、Ⅱ、Ⅲ、Ⅳ级,等级越高机械性静脉炎情况越严重;统计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及平均置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较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平均置管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平均置管时间比较(x±s)

3 讨 论

肿瘤患者化疗后其外周血管会伴有疼痛、红肿及闭锁等症状,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严重,甚至可致化疗终止。近年来PICC置管术逐渐应用于肿瘤化疗过程中,该术式对外周血管产生的刺激较小,易操作,且安全性较高。但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仍常有发生,影响疗效的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与经济负担。有研究提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行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3]。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时间、平均置管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肿瘤行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延迟静脉炎发生时间,增加导管留置时间,此结果与李凌[4]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对患者实施穿刺过程中,穿刺鞘于导管会对静脉瓣、静脉内膜产生刺激,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出现痉挛,静脉壁受到刺激后静脉发生炎性反应,同时血液的黏稠度升高,发生机械性静脉炎[5]。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具体判断、分析患者病情,结合专业的护理知识,总结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实施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且护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及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讲解,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并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随之降低。

综上所述,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肿瘤行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增加导管留置时间,适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机械性静脉炎预见性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心理护理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