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于无声 行善于无形

2019-07-24 13:22商旸
晚晴 2019年6期
关键词:受助者烧烤店助人

商旸

最近,郑州的一位拾荒老人被“骗”了。

老人今年81岁,靠收废品糊口,辛辛苦苦攒下3000多元钱,可一不留神被人偷走了。这是自己几年的血汗钱呐,大爷急得哭出了声。

开烧烤店的孙老板听说后,决定帮帮老人。他不但在朋友圈筹集到了善款,还在给钱的方式上动了脑筋:不说是捐的,说老人的钱被追回来了。既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又没让老人承受心里头的负担。孙老板的良苦用心,让大伙很感动。

不仅有感动,有人还从中看到了慈善方式的进步。润物于无声,行善于无形,使受助者获得帮扶而尊严无损,这种理念值得肯定。

慈善是啥?给钱给物呗,有人或许脱口而出。钱物的资助,当然有意义。资助的方式,更须讲究。

慈善,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助人者不必高人一等,受助者也无须低人一头。慈善不仅是物质和行动上的救助,还要兼顾接受人的尊严和感受。

人都有自尊自立之心,平白无故接人馈赠、受人照拂,心里难免有道坎儿,非亲非故的咱凭啥呢?行善的人如果不留意方式方法,硬生生地塞钱塞物,就容易让行善的效果打了折扣。

想要帮人帮到位,慈善意識得升级。善意,来自我们的天性和良知,是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不应以求得回报、被人感激为目的。付出即是得到、行为即是目的,以这样的平和之心助人,就能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心理感受,形式上也就自自然然,不着痕迹。

这其中,只有救急救难的一份心意,没有什么要当“恩人”的刻意设计,更能让人感受到慈善的脉脉温情。您看,这样的周全做法,是不是更好?

猜你喜欢
受助者烧烤店助人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受助者”助人,好样的!
助人为乐的事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助人无需等待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助人为乐
如何看待之“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另类烧烤店
助人会降低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