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县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2019-07-25 10:16徐守春
农家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猪

徐守春

摘 要:针对2018年8月以来,在生猪价格周期性变化的基础上,大陆各省市纷纷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全国生猪调运受限,生猪市场产能锐减,价格更加疲软,养殖效益低下,农户养殖积极性严重受挫。本文经过对云县生猪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查找存在问题,思考其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云县;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一、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形势

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下旬,中国内陆省市从东至西均相继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根据农业农村部非洲豬瘟疫情统计数据,截至4月22日,全国有31个省份累计发生129起疫情,扑杀生猪100多万头。全国疫情呈现点状散发态势,由于防控难度大,生猪违规调运、带毒冷冻产品流通、餐厨剩余物喂猪、生猪屠宰检测等环节难以严格、彻底地管控,引发疫情的隐患短期内难以消除,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还十分严峻。

二、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部分生猪养殖户、贩运户、交易市场等的调查和了解,结合查阅云县畜牧定点监测数据和畜牧部门相关统计档案,目前,云县在生猪生产上集中反映出如下问题:

1.生猪外调量大幅减少,生猪生产区肥猪积压。从统计部门统计数据和职能部门检疫数据来看,云县年出栏肥猪73万头,本县内年消耗近40万头左右,另30多万头靠外调消耗。2018年来由于外调大幅度减少,本县市场消费有限,造成县域肥猪积压,生猪生产出现供大于求。

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前期全国生猪生产的发展,2018年初进入了第八个“猪周期”,出现供大于求的态势,生猪价格一路下跌;二是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因疫情防控需要,2018年8月份开始各省市逐步限制调运,造成生猪生产区大量的生猪积压,非生产区供应量减少的状态。

2.生猪价格低迷,回升动力不足。继上述原因,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一路下跌,1-2月份肥猪价格最低时仅仅11.00元/公斤,同比下降8.33%;仔猪价格仅16.00元/公斤,同比下降33.33%。由于生猪刚性需求大,通过前期产能的一度缩减,进入3月下旬生猪价格有所回暖,肥猪价格回升为11.6元/kg,仔猪价格为20元/kg。到目前(5月中旬),肥猪价格已回升为12.0元/kg,仔猪价格为26元/kg,但仍然还是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虽然受前述回暖正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全国非洲猪瘟疫情的负面影响下,致使生猪价格回升动力不足,表现为回升缓慢,幅度较小。

3.饲料和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养殖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目前,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玉米均价达2.2元/kg,同比上涨4.76%;麦麸价格2.25元/kg,与去年同期持平;浓缩料平均价格6.75元/公斤,同比上涨3.45%。其混合饲料以玉米70%、麦麸10%、预混料20%计,则混合饲料平均价格约为3.15元/公斤。一般饲养条件下,平均料肉比为3.5:1,则肥猪饲料保本价需11元/kg左右,前期养大一头100kg的肥猪基本处于持平状态;目前按照肥猪价格行情12.0元/kg计,也仅盈利100元左右。若计入人工费、防疫和治疗费用等,则是处于微利甚至是亏损状态的。

4.动物疫情:威胁加剧,农户养殖信心不足,生猪产能下降。在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常发疫病威胁的基础上,去年8月份以来增加了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威胁,致使养殖风险加剧。人们看看相关的疫情报道,再看看调运问题和疲软的生猪市场,大有“谈疫色变”之感,直接打压了农户的养殖信心,影响了养殖户补栏或曾栏的积极性,甚至部分群众存在等待、观望的情绪,致使整体生猪产能下降。

5.生猪价格显现区域化。由于疫区进行严格的封锁防堵,各省市纷纷限制了调运,导致生猪生产区肥猪积压,非生产区供应短缺,生猪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化特点。虽然大部分省内可以进行检测后点对点调运,但因手续繁杂,特别是广大散养户一时难以适应,致使调运数量有限,生猪价格区域化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也给不法分子造就了可乘之机。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当前生猪生产的严峻形势及存在问题,下步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力促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1.要高度重视,加强引导。生猪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农村农民脱贫致富。各级各相关部门应加以高度重视,搞好调研和加强领导工作。其次是要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工作,使广大养殖户充分了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规律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帮助养殖户坚定信心,适应变化,科学面对,积极发展生产。

2.要切实增加产业投入。一方面是要积极落实上级各项产业扶持政策;二是要努力争取养殖建设项目及专项防疫经费等方面的投入;三是要制定政策增加金融、保险扶持投入。通过多方争取投入,才能有效解决好养殖户实际困难和发展需求问题。

3.要严防死守,切实强化以非洲猪瘟为主的重大动物疫情防控。重点要抓好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疫情封堵、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等五个环节。同时,要强化畜禽及产品检疫,加强调运监管,坚决打击不法分子利用区域化差价违法贩运生猪及产品,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或传入,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要加强市场预警。建立完善生猪市场销量和价格监测、分析、预警等机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进行预警预报。充分发挥信息引导生产的作用,避免养殖户的盲目发展或观望不前,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维持市场的正常供给。

5.要大力扶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广良种良法,努力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能力。

6.要积极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要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探索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保险+农户”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链接和延伸生猪经营产业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养殖利润,增强应对风险能力。

7.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提高生产水平。针对目前养殖从业人员信息不灵、养殖科技水平低等现状,职能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努力提高养殖科技含量,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四、结语

养殖业是个风险较大的一项综合性基础产业。即养殖靠防疫,养好靠技术,效益靠经营,发展靠投入。所以,面对生猪生产周期波动及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形势下,只有采取以上综合措施,即加强引导、增加投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产业化经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加强指导服务等,才能把控问题关键,有效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生猪
山西生猪遗传改良取得突破
解读生猪宰前检疫
秋冬生猪常见疾病防治初探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生猪后期涨幅不会太大
后期生猪涨价可能性大
湖北2009年8月14日企业生猪收购价格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全国部分地区生猪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