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9-07-27 13:55王秀桦
福建中学数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题型运算公式

王秀桦

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应用的基本工具,对高中数学的运算教学,要教会学生相应的运算方法.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包括运算能力的六大核心素养,其中数学运算能力作为三大能力之一,其地位不可忽视,反观当前高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普遍较差,这已成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障碍之一,不利于调动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方法.

1数学运算能力浅析

数学运算能力并非单一的数学能力,是运算技能与全面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运算能力包括根据概念、公式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分析条件,寻求合理的运算过程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对数据进行准确估计,正确运算的能力[l].

数学运算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了解与理解运算水平;其次是掌握应用运算水平;最后是综合评价运算水平,核心素养将数学运算定义为利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学生需经历分析对象,设计正确的运算程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等环节[2].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多方面着手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现状

2.1高中数学课堂运算教学效率低

一堂45分钟的课堂,很多教师在新知识的建构之外,更多的重心会落在解题思路和技巧解读上,留给学生完整运算练习和自我纠正错误的时间已经寥寥无几,更谈不上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直接的运算互动,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课后通过大量练习提升运算能力,这样一来,学生错误的具体原因不能很好地暴露出来,如果一味地把错误归结为计算失误,很容易掩盖本质,大量的机械运算练习只能提高形式推导的熟练度,一旦考察的运算题型灵活变式,部分学生就难以适应,因此如何提高课堂运算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直探讨的教学课题.

2.2学生对数学运算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高中数学运算已经蕴含了相当丰富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分类整合、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等等,部分学生对这些运算思想的认识不到位,平时疏于建构关于思想的认知体系,导致进行数学运算时,就题论题,不能有效地提取相应的运算思想,优化运算过程,而是机械地按部就班,死算,导致错误,久而久之,对运算产生畏难心理,严重影响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因此要提高数学运算能力,要引导学生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

3.1关注知识生成,注重本质理解

教育学指出学生在知识体系建构中,知识初期的生成过程相当重要,反映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学习则是开展数学运算的前提,数学定理是经严格证明的真命题,公式法则是数学定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们大多概括性、抽象性强,很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甚至难以理解,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公式加例题的形式组合教学,其中推导过程经常一带而过,更多时候把时间留给了例题讲解,导致不少学生学完了都不太清楚某一条定理或公式的证明过程,学生在运算中屡屡受挫,很多时候是对定理、概念、公式等的本质内容混淆不清,忽视公式定理成立的条件,引起的错误迁移,

错因分析这是在学习三角函数性质中高中生经常会犯的错误,解法的第一步就错了,剩下计算均徒劳,其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求形如的函数单调区间时,若则不能把看做整体简单粗暴地进行整体代换,因为=sin(-x)单调性是刚好相反的,该错解明显是把复合函数和简单函数求单调区间的方法混为一谈,

由此可見,要更好地完成相关数学问题的运算,必须牢记运算法则及相关概念、定理、公式等,所谓牢记不是单纯的死记,而是要对公式法则的推理过程及本质透彻理解,还要了解概念的适用条件、外延范畴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只有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注重以上几点,才能让学生牢记概念,精准辨识题型,从而正确运算.

3.2强调运算思想,优化运算方法

教学中经常会困惑,同一题型反复再讲,学生似乎只停留在模仿层面上,一旦变式,很多学生就无从下手,其根本原因就是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够,仅仅就题论题,只能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的怪圈,及时点拨强调同一题型蕴含的数学思想,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触类旁通,当同一题型蕴含多种运算思想方法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快速辨析,择优运算,避免繁琐冗长的运算步骤,

上述方法运算过程相对繁琐,很考验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运算能力差的学生未必能解出正确数据,如果抛开思维定势,不受该章节知识框架的约束,充分调动数学运算思想,分析数据,能很快发现该题中隐含的CD= AD,加上A+C=兀,这两个条件的巧妙结合,只要运用几何补形,将BCD移动到BD的左侧,使得AD, CD重合,构成新的大三角形(如图2所示),此时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底为AB+CD= 11,过D做AB边的高DE,在DCE中根据勾股关系易得高DE= 2,直接利用面积公式求大三角形面积,易得最终结果,该方法明显大大简化计算量,因此在教学过程应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命题特征,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多思少算,优化算法,简化计算,养成优选意识.

3.3学会追本求源,突破障碍难点

开展数学运算时,部分学生当运算结果发生错误,或者在运算过程因为计算繁琐中断时,常常感到束手无措,此时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数据条件,逐步检查作答步骤,尤其在推理的严密性、公式运用的限制条件等方面反复推敲,找出破绽,清除障碍,不要轻易放弃.

3.4开展多方互动,引导总结反思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最直接平台,在运算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运算基础实际情况下,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多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他们对数学运算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等,上台展示,或借助希沃白板投影多位学生运算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表达所用的数学思想及运算方法,教师现场指导,规范作答,尤其是一题多解时教师可以循循善诱,让生生互动,进行思维碰撞,加深学生对该题型运算思想和算法的理解,课后应引导学生自主建立错题集,其中应该包括学生遇到的蕴含优秀数学思想的典型数学运算题,学会举一反三,例如针对案例4的错误可以收集类似题型如下:

4结语

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当前高中数学运算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误区,重思路轻运算一直是提高运算教学有效性的拦路虎,可以说对高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一条既艰巨又漫长的教学任务,这不是一朝一夕,简单重复就能提高的,在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数学教学要重本质、重思想、重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运算教学的有效性,逐步提升高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l]张娜.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武绍利.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 (12):31-32

猜你喜欢
题型运算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