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9-07-29 08:3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患肢血栓下肢

高 云

(沈阳市骨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我国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纤维蛋白形成和降解或继发纤溶发生,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同时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增厚,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加大,血液黏度升高等情况使血浆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相对浓缩易形成血栓[1],是DVT高发因素之一。针对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预防DVT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导致的一类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2],患者常感觉小腿部疼痛和肿胀,足背屈曲或压迫小腿背部肌肉时出现疼痛,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等。病情严重者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而死亡。为降低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DVT发生率,不仅要求医师按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用药[3],护理上也该对DVT有足够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手术治疗。其中,髋部骨折17例、膝部骨折20例、胫腓骨35例、踝部骨折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大85岁,年龄最小28岁,平均年龄(47.7±6.2)岁。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9岁,平均(46.8±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术前均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排出陈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方案(低分子肝钠4100 IU日1次皮下注射)基本一致。胰岛素加口服药控制血糖空腹<8 mmol/L,餐后<10 mmol/L。

1.2.1 对照组患者按照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如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应用低分子肝素钠4100 IU日1次皮下注射。术前患肢维持固定(夹板、石膏、牵引)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术后常规伤口换药。患肢外展中立位,抬高20°~30°,日4次监测血糖,日2次注射胰岛素,日3次口服降糖药。

1.2.2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下肢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入院后除按照骨科护理常规宣教外,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产生原因,预防方法及严重的预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警惕性,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术前1周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保持情志平和,戒骄戒躁,适当运动。②饮食指导,以低盐、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为主,多食黄瓜、苦瓜、谷类作物,避免喝粥,含糖饮料,维持血糖稳定尿糖(-)。适当补液,多饮水(≥2000 mL/d)避免血液浓缩,降低血液黏稠度。多食粗纤维食物(白菜、芹菜等)避免便秘发生,引起导致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③保持肢体外展中立位,下肢垫软枕,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 cm,促进静脉回流。④禁止ā窝处小腿下方单独垫枕,以免下肢血流淤滞引起DVT。避免在下肢行留置针,下肢留置针输液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采用气压泵间歇充气加压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淤滞,降低下肢DVT形成,每天2次,每次20 min。⑤D二聚体>2.8,给与低分子肝素钠4100 IU,日1次皮下注射。

1.2.2.1 术前:术前患肢固定,健康宣教。

1.2.2.2 术后:将患肢抬高以利静脉回流,同时避免垫枕压迫。术后患肢知觉恢复,腓肠肌、比目鱼肌按摩、踝泵练习、股四头肌与腓肠肌的等长收缩训练,踝部环转运动。如不配合可被动运动。气压泵治疗20分钟/次,2次/天。患者疼痛可将压力较少致90 mm Hg。踝关节旋转运动:30次/组,3组/天。股四头肌登长收缩50~100次/组,3~4组/天。双下肢同时进行锻炼;指导患者深呼吸,双上肢扩胸运动,使胸腔负压,对静脉回流起促进作用[4]。术后监测D-二聚体、血凝六项等化验指标[5]。复查下肢深静脉彩超。如未形成血栓患者可对下肢肌肉进行物理疗法(足底静脉泵、间歇式充气加压泵等)如果患肢疼痛剧烈、渗血严重可在对侧肢体应用,疼痛缓解、出血减少后双下肢应用。定时观察患肢皮肤温度、疼痛、肿胀等情况并测量双下肢周径(测量膝上下10 cm),对比大于4 cm时及时汇报[6-7]。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中出现DVT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DVT,发生率为21.7%,干预组患者中出现4例DVT,发生率为6.7%。干预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χ2=9.5925,P=0.005<0.05)。

组别 发生DVT 未发生DVT DVT知识掌握情况对照组 13(21.7) 47(78.3) 40(66.7)观察组 4(6.7) 56(93.3) 58(96.7)χ2 9.5925 P 0.005

3 讨 论

骨折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处于制动状态,血液中血小板释放,大量血细胞聚集。而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减少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糖尿病引起血管内膜的损伤。再加上骨折过程中的牵拉、扭伤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加速了DVT形成6下肢骨折患者卧床加之手术创伤,易产生深静脉血栓其发生率高达45%~60%7较大的栓子脱落可进展为肺栓塞,病死率较高本对存在负面情绪患者及时进行沟通[8],健康宣教等心理疏导,对于饮食进行指导控制血糖,多饮水,适当补液有效的降低血液黏稠度,多食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的发生。以及患肢观察及护理、功能锻炼、物理疗法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及时处理避免DVT的发生,从而降低DVT带来的风险。

由此可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病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患肢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