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2019-07-30 03:17刘剑锋宋耀仙
关键词: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术

刘剑锋,宋耀仙,王 磊,吴 岩,崔 禹

(大庆市第五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临床多发前列腺癌,发病起源是导管系统或者前列腺腺泡,发病率逐年增加,与人口老龄化存在关联[1]。本次研究纳入46例患者,研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3例。其中,实验组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6.2岁;对照组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纳入对照组的2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及常规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

纳入实验组的2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相关检查进行完善并禁食8 h、灌肠,气管插管全麻并摆放仰卧位,保证头高脚低,倾斜20°~30°,稍微分开患者左右腿以便于操作者进行术中操作。给予患者常规消毒铺巾后,在患者脐下缘做一小切口,穿刺气腹针以构建气腹,压力13~15 mmHg,将气腹针拔出后,将10 mm trocar置入,然后置入腹腔镜。将2个10 mm trocar放置于患者脐下2横指、腹直肌外侧缘处,将2个5 mm trocar放置于患者骼前上棘内侧2横指处,弧形分布5个trocar。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拔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尿道膀胱吻合口尿外渗、膀胱痉挛、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尿失禁、膀胱颈狭窄)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

3 讨 论

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方法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其中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效果不够理想。

综上,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疗效确切,对明显改善患者拔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术
“拯救大地”理论的内在逻辑、局限性与改进思路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基于反身性理论对公共行政学实践教学局限性的解读与探析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