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迎来更严监管

2019-08-05 08:55文丨整理报道
遵义 2019年14期
关键词:阿芳小票假货

文丨■ 整理报道

海外代购不应是法外之地,此次“网剑行动”释放了监管从严的信号,不管是海外代购还是跨境电商,一定要合规合法正当经营,决不能触犯法律底线。

为了维护网络市场秩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于今年6月至11月联合开展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严格海外代购行为监管,加大对跨境电商进出口环节整治力度。对于许多喜欢“海淘”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预示着,一个更清朗的代购环境正在到来。

海外代购套路多

随着电商的兴起,代购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

如今大家的微信朋友圈肯定活跃着两类人,一类叫微商,另一类叫代购。因为国内税率及定价的原因,很多人都会选择从国外购买同款产品,毕竟同个品牌同样东西价格能比国内专柜便宜10%-20%,还是有很高性价比的。但是自己和亲朋好友不能随时出国买买买,于是只能找海外代购买了。从保真、支持验货,专柜小票到朋友圈图片、小视频、直播,这些方式成了买家鉴定一个代购靠不靠谱的标准。

然而,代购的套路之多,非消费者所能想象。

去年到今年初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上海某高校女生阿芳,就因为轻信海外代购导致11万块钱打了水漂。阿芳去年10月份在微信上加了个“代购”小陈。小陈不仅称自己是“英国留学生”,还在上海有多套房子,英国也有大别墅,妥妥的“白富美”。这位“白富美”还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在英国上课”的照片,并且特别平易近人,常常会告知阿芳哪个品牌有折扣,并时不时发些带货的小视频。深信不疑的阿芳不在自己陆续购买近万元的商品,还约上同学一起购买化妆品、护肤品等,陆续打款十余万。按原计划,小陈应该在去年12月底带货回到国内。但问题来了,小陈一拖再拖,催急了干脆不理人,忍无可忍的阿芳只能报警。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英国留学生”小陈既没有海外留学背景,也从未到过英国。所谓的代购经历全靠演!

“不出国,购全球”这句话是每一个消费者所想的,海外知名品牌虽然昂贵,但仍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在巨大的利益趋使下,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漏洞将假冒产品卖给消费者。有媒体总结了海外代购的造假方法,实在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有一些不法商贩通过收购海外知名品牌产品包装,如奶粉的罐子,化妆品的瓶子等,然后仿造出和正品一样的色泽、味道、浓度,把假冒产品再次装瓶来以假乱真,很有可能小孩子吃的奶粉就是某不知名厂家制造的假奶粉呢,真是让人真假难分,如果你不懂,绝对无法辨别。

我们常见的另一种手段是伪造海外代购小票。在网上可以非常方便的买到所谓的海外代购小票,一般高仿的小票价值十多元钱,涵盖了美国,韩国等专柜票据,海外代购小票甚至还可以只要你拥有票据打印机就可以仿造海外小票,没小票不一定就是假货,有小票也不一定就是真货。

假产品发往国外再从国外发国内。国内有不少造假的工厂通过制造假货,例如耐克、NB等名牌的仿造品,他们把这些货物发往国外,再从国外发回来就会有海外发货证等海外证明,从而达到一种从海外进口正品的假象,虽然这个过程会产生邮费,但是相对于卖出去的产品利润来说还是九牛一毛。

甚至有人去海外出游一圈,居然把假货带在身上,回来以此来冒充是在国外购买的,朋友圈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随着网络营销的发展,人们对物流越来越信赖,快递公司的业务也越做越“全面”,一些快递代收点公开提供异地上线服务,更有甚者建设了一些虚假物流的网站。如果能得到美国或者香港网点的单号,然后再用美国、香港等网点的代码去登录扫描设备,只要满足上面俩个条件,在查找物流的时候就可以让货物从虚假的地点发出,使假货摇身一变成海外代购正品。

随着直播平台火热,直播平台也出现了一些直播代购的方式,可以看到直播的时候会出现在国外的一些商城,商店,或者免税店进行代购商品,在这其中也可以造假的,他们可能没有去所谓的海外店,甚至一些海外代购视频是转发别人的视频从而达到一种假象,所以直播代购还是存在很多的水分。

……

一直以来,“代购”“海淘”虽带来不少便利,却也因“假货”“维权难”“售后差”等问题饱受诟病。有的消费者花高价在代购商处购买奢侈品,结果被骗,有的消费者合法维权时却被商家以“批次有不同”“国内外产品有差别”等各种借口搪塞。过程之糟心、维权之艰难,不只影响用户体验,更让一些消费者深受其害。某些代购商家,由于买家无法核实其真实身份,更增加了维权成本,时间久了往往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对于业态的良性有序发展也将产生恶劣影响。

海外代购从来不是法外之地

《2018-2019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的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到9.1万亿元,用户规模超1亿。在如此可观的用户规模之下,如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淘得安心”,如何促进业态持续向好发展,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海外代购最让人担心的是假货问题,奢侈品是海外代购中很受欢迎的品类,也是假货风险较大的重灾区。根据《中国奢侈品电商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消费者网购奢侈品不满意率达42%。报告指出,奢侈品牌在中国的线上渠道非官方商家供货率达7至8成,客户买到假货的可能性接近一半。

今年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对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作出明确的资质要求。《电商法》规定,从事代购活动必须登记并依法纳税。事实上,不少代购者并无经营许可证,多是私下交易,在回国通关时超过免税额度的部分也未按规定向海关申报纳税,这不仅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还会给消费者自身售后维权制造障碍,更有可能触犯刑法。

近日发布的行动方案中,网剑行动共包括着力规范电子商务主体资格,严厉打击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药劣药,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整治,依法打击其他各类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等7项重点任务。

其中,行动方案将加强对手机APP端(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订餐平台、在线旅游平台、社交电商、跨境电商以及其他网络市场新模式新业态)违法犯罪行为的研判、监管和打击查处。加大对网络销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海外代购行为监管,加大对跨境电商进出口环节整治力度。

分析指出,“网剑行动”释放出政府进一步规范海淘代购市场秩序的信号,也展示监管部门对于海淘乱象决不手软、坚决打击的决心。

海外代购不应是法外之地,此次“网剑行动”释放了监管从严的信号,不管是海外代购还是跨境电商,一定要合规合法正当经营,决不能触犯法律底线。但从严监管并非打击代购行为,代购经营者只要诚信、守法经营,生意只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尽量在正规渠道或平台购买,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机遇从来是与挑战并行,虽然此次行动对海外代购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但从长久来看,对规范海外代购,让海外代购市场有序生长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代购截图(龚琴/摄)

猜你喜欢
阿芳小票假货
“以小票之名”浪漫传情
前世姻缘
人靠衣装
有人在打购物小票的主意
假货地图
奢侈品假货是正品的6倍
残缺的购物小票
网购假货现象调查四成用户对假货“忍了”
把老妈整成“不知道”
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