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进阶性 五维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逻辑与实践路径
——以开放大学为例

2019-08-07 05:55杨宁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进阶大学课程

杨宁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广西南宁 530022)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各高校要从各自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等方面,建立进阶递进式和相互贯通衔接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按照学情特点制定差异化、过程性的创新创业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实践环节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比重,推进动态弹性学制[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如何构建起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成为当下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热点问题。

1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现状分析

1.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系统、不清晰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教育,但尚未构建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完整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因缺乏具体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嵌入,往往合并为就业指导课或者学生社团、团委组织的临时性创业报告、讲座等,授课的对象往往是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在部分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甚至未纳入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设计,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各学科专业教育当中,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游离在日常教学之外,成为针对少部分学生群体的临时动员和指导,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生态链条上的重要缺损[2]。

1.2 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单一、缺乏实践环节支持

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来看,创新和创业项目、创业实践成为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这些载体往往以大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表现,从活动的效果上看,最终沦为为了比赛而去比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的作用往往缺少可持续性。

总体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体现着多学科专业知识辅以实践案例讲授及亲身实践的鲜明特征,完全不能走课堂理论宣灌的老路,不少高校通过企业参观、实训室模拟实训等形式来解决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问题,也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若干实践教学基地,但这些基地多般以专业技能作为培养目标而建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的教育的内容[3]。

1.3 教育资源匮乏,建设进程缓慢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紧缺。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既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多学科、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而当前不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构成中,从机构设置上未有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设置,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往往由团委、学工队伍行政人员或学生辅导员兼职担任,其教学效果往往严重受制于这样师资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与此同时,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资源短缺,教材内容学科专业性不强,教学设计往往由于缺少行业(企业)教学团队的参与而缺乏实践性、可操作性,在线精品的创新创业课程数量更是少之又少,校际间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开放机制尚未成熟建立,校企合作、企业(校外)导师的“管、评、聘”的制度尚未全面铺开,单打独斗的创新创业教学或者临时、短期宣讲,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开放大学“进阶性 五维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2.1 开放大学“进阶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逻辑

从开放大学生源来说,成人学员构成的情况较普通高校来说要复杂得多,分别来自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还有可能是有社会工作经历的上班族,同时,因为他们入学时没有参与统一性、选拔性的标准化考试,所以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品质都会千差万别,倘若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用整齐划一的学习要求、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这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负能量,甚至由于僵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严重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按照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也遵循着“由浅入深”“由理论向实践”的一般规律,经历着“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模拟训练—创新创业实操”的过程,在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上往往对应着 “通识教育—精英教育—孵化教育”三阶段,相对应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从学情的层次性出发,着力打造一个分层级、进阶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开设“进阶式课程”、编订“进阶式教材”、设置“进阶式班级”和“进阶式基地”实训的形式,实现多层次、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衔接和相互支持[4]。

2.2 开放大学“五维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

开放大学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以往广播电视大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本领,使之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知识技能的自主创业者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为此,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主要从“五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5](具体参见图1)。

2.2.1 目标维:对谁教

图1 开放大学创新创业“五维”教育体系

开放大学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从学校到学校的全日制的学生,他们多半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的在职学生,甚至他们中间还不乏有过一定的创业经验,他们选择再次选择进入学校,学习创新创业课程,某种程度上是想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渴望通过创业学习来改变人生,创造新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们相比普通高校的在校生而言,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更加迫切的学习意愿和付诸实践的决心和干劲。因而,开放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受众上也分为三部分。

第一种情况或阶段是主观上具备了创新创业意愿,但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对于创新创业缺乏足够信心或观望心理的大学生,针对这一群体的大学生,学校主要是引导其进行创业意识引领和创业技能指导课程的学习。

第二种情况是具备创新创业经历,但同时也经历了一定的创业受挫经历的学生,学校主要是引导其一方面进一步学习创业技能指导课程,另一方面指导其参与模拟创业实践(沙盘实验、模拟经营和创业计划竞赛等)。

还有一种情况的学生是有了丰富的工作实践积累,主动寻找创新创业机遇并愿意接受创新创业训练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的学生,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其创新创业精神和意志品质,包括创业法规政策的引导学习,另一方面是帮助其尽可能的进入全真创业实践环节,学校要尽可能的在创业科技园区、企业与学生之间搭建双向选择、项目合作运营的沟通桥梁,尤其是在学生开展项目运行过程中,学校更要积极向学生提供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2.2.2 主体维:谁来教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配备与之教学特点相适应的、具有交叉多学科知识体系和丰富实践阅历的教师才能充分保障其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凭借过去只专事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教师的单打独斗根本无法实现理想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不是某一位指定的专门教师,而应该是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校内外结合、教学手段和形式互补的一个创新型的教学团队。

按照这样的师资建设理念,开放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注意将学科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或部门实务专家、开放大学教师三方面共同组成,以分别保障理论教学的前沿性、业务课程的实践性与政策性、远程教育教育规律的落实。从课程的教学设计到授课内容的安排,都采取让教师团队共同设计和解决的思路,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发挥专业教学研究中心组和课程教学团队的作用,在开放大学系统中进一步明确总部、分部、学习中心等各级教师的职责分工,既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共同落实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尽量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2.2.3 资源维:教什么

课程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和枢纽,是开放大学教学内容的筛选和优化,在课程建设上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开放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该是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四位一体,科教结合”的模式[6],参见图2。

2.2.4 载体维:怎么教

开放大学主要采取远程教育方式,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来适应“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主要囊括最全面地适合学生在线学习的工具和软件,旨在增强自主学习的交互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多样化、多途径获取知识的需求。

图2 开放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图3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报表管理系统示意图

表1 《职业与人生》课程考核实施细则

开放大学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员和咨询顾问等角色,不再是教学主导者。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情不仅为学员提供了进阶性的学习资源及拓展性材料,而且通过学习平台的在线答疑和互动环节,以论坛、学习报表等形式对学员在线学习表现、课程出勤率等进行科学评价,一方面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客观的学习行为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对于学习课程的参与度,参见图3。

在课程考核方式设计上,教师们往往把各门课程差异化、进阶性的整个考核的实施细则呈现出来,既体现学习要求上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又符合开大学员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参见表1。

在线下教学部分,开放大学将校内外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其中,体验类和训练类的实践平台利用学校与专业建设相配套的实践基地,如中心实验室、虚拟实验实训中心搭建创新创业科研实践基地。开放大学由于办学规模和实力所限,和传统研究型大学相比,校内实验平台设施不完善,实习方式受到制约,可以通过院校合作,学生自由组合的形式,参与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为代表的第二课堂活动。

同时,开放大学的实践教学还充分发挥非学历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大力推进与社区和中小型企业合作,积极与企业、园区共同建立小型创业园区或者孵化基地,设立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里,成为合格的学徒,使“产学融合”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三实践平台。

2.2.5 时空维:在哪学

创新创业教育的时空环境体系主要是指开放大学的内外部环境,是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提供各级各类时空环境支持系统。

首先是基于开放大学独有的远程教育手段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已经建设完成新的基于Moodle的学习平台架构。该平台主要以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模块对象展开,包括在线学习、提交作业、测评、在线答疑、在线互动、虚拟教室、虚拟班级、教务管理、学籍管理、交流、协作等全过程在线服务,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分别构建个性化的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和管理者空间,为学习中心的教师、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网络信息空间。

学生空间包括:课程学习、学务管理、课程班级、资料管理、师生交流等。教师空间主要包括课程教学、教研团队、跨机构任教、教学监控、资料管理、交流互动。管理员空间主要包括权限管理、教师用户管理、教学情况、通知公告、调查问卷管理、学生信息、学生评价、学生分班、面授安排的管理等,参见图4。

图4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架构

图5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

学习中心师生在登录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学习或课程管理时,主要是在学生空间和教师空间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进入学生空间。

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进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在“登陆”下拉菜单选择学生登录,如图5所示。

显示国家开放大学学生登录页面,如图6所示。

输入学生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用户登录按钮,成功进入学生空间页面,如图7所示。

页面头部是全局导航区,包括空间信息显示、搜索、隐私设置、空间装扮、退出。页面左侧是功能区,包括用户个人信息、课程学习、学务管理、知识管理、校园生活、交流互动、评价管理及其他功能等。页面右侧是交流区,包括用户动态区、站内短信、消息、好友交流区、热门话题等功能模块。

图6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学生登录界面

图7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学生空间页面

图8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教师登录界面

学生进入学生空间后,就可进行相关的专业选课、课程学习、搜索同学、学习计划安排、查询课程信息与教学活动、学习提问等,并可对自己的空间进行个性化的外观装扮。

其次,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进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在“登陆”下拉菜单选择教师登录,参考图8。显示国家开放大学教师登录页面,如图8所示。

输入教师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用户登录按钮,成功进入教师空间页面,如图9所示,图中标注了教师空间页面的各功能区。

图9 教师空间页面

另外一个是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社会职业培训及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该体系主要得益于办学体系运作,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合作办学的优势,支持和鼓励各层级办学单位积极承担线下实践教学活动、企事业案例研究、专题研讨实拍(录)和商议实战演练等活动,形成“办学系统上下联动、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教学生态环境。

3 结语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开放大学继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学校针对开放大学学生的学情特点,学校的办学特色,构建了开放大学“进阶性 五维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需要在开放大学的改革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根据实践效果不断修正。希望能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升开放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进阶大学课程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