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复兴与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

2019-08-07 05:55刘带赵三银宋贵林邓培雄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乳源瑶族文化遗产

刘带 ,赵三银 ,宋贵林 ,邓培雄

(1.韶关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2.韶关学院党委宣传部,广东韶关 512005;3.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韶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韶关 512005)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1]。2019年6月8日是全国第十四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价值观、民族品格以及民族精神,是提高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的核心载体。自2018年1月2日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一号文件,是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因此,乡村文化复兴战略下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契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要求,对于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活化的重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借助工具、工艺品、文化场所等相关载体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民间广大民众的高超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又是恒久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宝藏。正如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4条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3]。”

2 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活化的概况与保护困境

2.1 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活化的概况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西部,196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总人口约22.96万人,瑶族人口2.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畲、满、回等少数民族人口2 15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瑶族大多聚居在必背镇、游溪镇、东坪镇等三个镇。乳源是老挝、泰国、越南、法国、美国等世界过山瑶的发祥地——必背瑶寨,其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

乳源县政府高度重视瑶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乳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曾荣获“中国瑶乡之都”“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金奖”等荣誉称号[4]。2015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乳源民族博物馆和瑶绣协会获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瑶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民族文化传习馆、数字影城各1个,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拥有流动舞台车、流动电影车、流动书香车各1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个,农村(社区)文化室115家,其中包括农家书屋100家,完成文化室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54个,将尽快实现全覆盖[5]。

目前,乳源县拥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大梅关古道、西京古道等南粤古驿道、古村落活化利用力度”的工作要求,乳源县政府全力配合推进粤北特别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对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古道、古亭、古桥、古村、古庙”进行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建设,修复和活化利用的“西京古道”成了带动乳源乡村旅游、农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道。西京古道原真性保存较好的路段主要位于乐昌云岩镇和乳源大桥镇,遗存古迹众多,部分古迹已被列为省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

2.2 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

尽管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强势侵蚀,随着瑶民的生活方式和物质条件日益现代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异化”危险,甚至濒临“灭绝”,“抢救”势在必行[7]。

2.2.1 文化人才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

世代活态传承是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具有的高超技艺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例如老一辈的传承人全面掌握瑶绣、瑶歌和瑶医精湛的技艺一般要到40岁以上,虽然他们付出毕生心血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短期内无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大多数的文化传承人处于收入菲薄、生活困苦、社会地位不高的现状。因此,许多年轻人没有兴趣、也不愿意耗费精力长时间去学习经济效益低的高难度民间技艺,无力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维持生计,许多瑶胞陆续“走出大山打工”,外出寻求发展机会。此外,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困于“只传男不传女”“只传内不传外”“传本姓不传外姓”的保守观念影响,这使得接受非遗传承的人群较为单一。因此,一些高龄化的传承人正面临无徒可授的现状,传承人面临着“断代”和“流失”的威胁,这使得一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断层”之危。

2.2.2 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动力不足,传承人的地位弱化

目前许多地区的地方政府重视经济建设超过文化建设,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文关怀较少,大多停留在授一个牌匾或颁发一个证书,缺少浓厚庄重的仪式感。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既缺少持续有力的经济支持,也缺少荣誉感的“精神食粮”,传承人的地位弱化,这使得许多传承人无法潜心从事非遗工作,甚至产生失落或迷茫的情绪。

2.2.3 宣传力度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不足

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宣传展示活动,仅仅停留在宣传展示阶段,缺乏与民间传承的有效对接。在官方网站上有大篇幅文章简介乳源概况的文章,大多篇幅都用于介绍乳源旅游景区项目,较少有关于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及保护的文章;尤其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较少,乳源瑶族特色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研究成果的推广及应用率不高。

2.2.4 非遗文化生态环境遭遇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变异甚至消亡的危机

乳源瑶族世世代代都是依山而居,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分散,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半山区。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乳源政府的保护难以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活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离开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空间,许多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自然破坏或人为破坏的因素导致其无法“活态存续”,将濒临改变、破坏甚至消亡的危机。例如,乳源的西京古道,一方面因长年累月地经受风雨侵蚀、泥水冲刷被损毁;由于城镇化加速发展,古道路面大部分已经在现代高速公路建设中损毁严重;或是附近居民将古道路石搬作他用而造成破坏。

表1 乳源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 乡村文化复兴战略下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的对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环境正日益遭到破坏,非遗项目的延续性面临威胁,乡村文化复兴战略下“保护”与“抢救”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势在必行。

3.1 破除封闭保守观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承载着古老而高超的民间技艺和民族传统文化血脉的“基因”,为避免许多优秀的传统工艺“失传”,一方面,老一辈的传承人要破除“只传男不传女”“只传内不传外”“只传本姓不传外姓”的保守观念,树立开放理念。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中心的“传习基地”培训平台,增加传承人的数量,培养年轻一辈的传统工艺继承人,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相关专业学习[8]。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应担负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共建瑶乡文艺帮扶项目,例如开展文艺宣讲、文艺孵化和文艺演出活动,将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引入地方高校的相关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暑假社会实践,组织高校学生深入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通过观摩、体验、学习不同的民间艺人不同的传统非遗技艺来激活自身的灵感,努力开拓创新,鼓励其将民间传统工艺与当今潮流文化相结合、改良创新,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高校传播且后继有人,培养年轻的文化传承人[9]。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通过授予地方荣誉称号,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存和传承困境,提高瑶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注重对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切实保护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培养文化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意识,激励文化传承人以创新创造重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与活力。

3.2 政府出台“非遗扶贫”政策,激发文化传承人的兴趣和内生动力

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官网公布了 《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和《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等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强调充分发挥文化的“扶志”“扶智”作用,帮助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增加民间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传承人肩负着保护传承与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责任,为带动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出谋划策。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积极促进特色小镇、乡村文化复兴建设、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融合,推动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开展传承”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非遗活动等。此外,为了避免瑶胞因缺乏经费而无心从事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政府加大“非遗”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关于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的专项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3.3 加大创新宣传力度,提升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力量

突出政府主导地位,多措并举整合社会各界宣传资源,提高公众参与热度。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文化遗产日”定期定点举办群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节庆活动,唤起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知。采取展览、展示、展演、论坛、讲座、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普及和宣传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使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自觉参与”的良好保护氛围,激发他们更好地保护、传承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地方政府制定和完善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规划,使政府能有的放矢地、因地制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

3.4 建设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借文化旅游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乳源具有典型高山峡谷地貌的特点,乳源县政府应深度挖掘瑶族特色文化内涵。在非遗保护区内实行高效的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培育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乳源县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保护和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地保存在其所需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瑶胞和谐共处。充分利用乳源已建成的博物馆、文化馆、民族文化传习馆等展示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貌。扶持当地居民建设具有瑶族特色的农家乐,提升乳源瑶族旅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声誉,加速市场化发展。组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文化保护志愿服务队,形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圈,激发他们自觉进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热情[10]。此外,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进行创作,深入挖掘和开发乳源瑶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中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借旅游文化产业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使其留存的时间更长久,使瑶族非遗保护区成为“文景兼备”的旅游胜地。

猜你喜欢
乳源瑶族文化遗产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东方红
瑶族舞曲
渔舟唱晚
侗族情
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