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小镇》:在欧洲传播中国文化元素

2019-08-08 01:28
剧影月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淮剧剧团江苏省

为策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江苏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应比利时、荷兰两国邀请,经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2019年4月21日至28日,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淮剧《小镇》欧洲巡演,走进比利时安特卫普及荷兰海牙、阿姆斯特丹等市进行展演展示活动,受到当地众多媒体和市民的热情关注和欢迎,此行也为中国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江苏淮剧、也为现代戏走出国门演出探索了一条可贵的创新之路。

一、开始破冰之旅,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长期以来,在开展的各类对外文化交流中,戏曲艺术多以古装戏形式呈现。而此次淮剧《小镇》欧洲巡演,则是以一部完整全新的中国现代戏剧目展示,而剧目反映的主题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内涵,在外国舞台上用一部中国地方戏演绎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理想追求,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心灵剖析,最终形成思想共识,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力量,这在国内艺术团体中尚属首创。通过一部现代戏形象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推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融,为推介“美丽江苏”,扩大江苏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淮剧《小镇》的欧洲巡演的确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现代淮剧《小镇》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盐城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品,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盐城市演艺集团执行,江苏省淮剧团创排。该剧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及多个国家、省级奖项,2017年亮相国家新年戏曲晚会,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四次进京展演并走进多个省市和高校参加全国巡演。

作为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本次淮剧《小镇》欧洲巡演,出访团组一行28人,由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季德荣率领,于2019年4月21日-28日先后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市新和平剧院、荷兰海牙中国文化中心以及阿姆斯特丹市德拉玛剧院演出。五场演出的内容包含现代淮剧《小镇》,同时还有古装淮剧《赵五娘》《白蛇传·断桥》两部折子戏。充满悬念的故事,高度凝炼的剧情,委婉清新的唱腔、精湛传神的表演,全方面诠释了淮剧文化的艺术魅力,赢得当地观众好评。

在比利时和荷兰演出地,有多位观众竟然是一场不落的追着剧团观看。一大批华侨和中国留学生更是兴奋不已。地道的中国风韵,熟悉的乡音乡情,道不完的问候,说不尽的话语,让全团人员倍加感动与振奋,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增添无限自信。

巡演期间剧团在两地先后进行两次会务和座谈。4月23日安特卫普市政厅举行欢迎会,演出团领队及主创人员与该市副市长卢多·范恩·坎普先生亲切会面;4月25日与26日在海牙、阿姆斯特丹,与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文化处赵旭主任、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孙蓓主任会面。在海牙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淮剧《小镇》主创访谈会,领队季德荣局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国戏剧创作的“江苏现象”,让现场观众分享了淮剧《小镇》的创作历程。4月26日主演陈明矿、陈澄与荷兰音乐学者弗兰克·高闻厚风等人召开了座谈会,共同探讨了中国地方戏从传统到现代的学术交流。在德拉玛剧院,剧团与前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院长杨威廉·施洛佛,荷兰音乐学者弗兰克·高闻厚风等学者举行座谈会。高水准的演出,高质量的呈现,淮剧《小镇》欧洲巡演的成功得到了我国驻外文化官员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与两国文化学者实现了艺术交流,收获颇多,成果丰硕。

二、精心打磨准备,展示江苏和盐城文化形象

作为由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资助的剧目,淮剧《小镇》从立项之初,剧团就高度重视。对于江苏省淮剧团来讲,这不但是我国首部现代戏剧走出国门,也是江苏省淮剧团建团65年来的首次出国展示淮剧,可谓使命崇高,责任巨大。

全方面抓好前期准备。一是成立组织机构。2018年5月省淮剧团即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并定出实施时间线路图,明确有关人员职责。期间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项目实施,给予充分的指导;盐城市演艺集团在资金筹措方面给予全力的协调,从机制上保障项目的整体落实推进。二是扎实抓好项目对接。为适应欧洲版巡演,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剧团为此邀请作者对剧本进一步打磨修改,并做好文本翻译、舞美与灯光方案调整、音乐录制、剧目排练、编制行程等计划方案、前期宣传策划以及护照、签证办理等方面工作,为准时赴欧洲巡演创造了条件。三是做好出访前的培训教育。省淮剧团是一支年轻的团队,演出团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出国,加强外事纪律教育,做好行前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为此剧团发扬政治优势,弘扬铁军精神,统一人员思想认识,树立责任感和光荣感。正因为强有力的思想工作与严明纪律保证,在欧洲巡演五天五场日以继夜的转场、排练、演出中,全体人员能克服时差与水土不服带来的生理影响,以高强度地有效运转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文化助力“美丽江苏”。此次欧洲巡演,全过程以推广“淮”文化为重要抓手,助力推介“美丽江苏”。为此剧团首先是抓好前期的精心准备。从网络媒体到平面媒体,从当地城市宣传到剧院的宣传,在素材上大量使用江苏文化元素,凸显盐城地域文化特色。在宣传海报、文稿图片与节目单的设计上,可见到黄海湿地滩涂、世界珍禽丹顶鹤、麋鹿,大丰荷兰花海,东台万亩生态林,盐城大洋湾等大量自然生态景观以及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在2019年“两会”期间展示的盐城“LOGO”,江苏省淮剧团建团60多年的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成果,这些宣传资料向欧洲展现了江苏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一座美丽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国际形象。

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开启欧洲演出,作为首部出访的中国戏曲现代戏,因此前无经验可循,上座率的问题曾让剧团深感压力。由于开展了全方面的宣传推介,最终的上座率取得了十分可观的业绩。有些观众从比利时开始追剧,到荷兰海牙,再追到阿姆斯特丹,一路上还不断推荐自己的朋友与家人来看,五场演出人气越来越旺,最后一场阿姆斯特丹演出竟出现观众爆满的盛况。

三、展示非遗魅力,锤炼团体的整体实力

江苏省淮剧团创作演出的淮剧《小镇》,从获得国家文华大奖到走出国门,开启欧洲巡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提高了团体的知名度。在建团60多年历史中,省淮剧团屡次获得艺术佳绩,诞生了如《打碗记》《奇婚记》《太阳花》等具有影响的多个现代戏,获多项国家、省级大奖。同时剧团诞生了梅花奖得主梁国英,梅花奖、白玉兰奖双得主陈澄、陈明矿,国家非遗传承人张云良、裔小萍等多名艺术家。今年淮剧《小镇》走出国门,直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世界人民展示淮剧艺术其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在多年来的演出征途上,江苏省淮剧团一直伴随时代的脚步前行,在一次次演出磨练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创作由高原向高峰的登攀。二是开拓演职员的视野。走出国门,让淮剧与世界文化接轨,对省淮剧团年轻的团队来讲是一次向世界学习的极好契机,也是淮剧艺术在服务“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践。全团演职人员从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巨大,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拓展了艺术视野,增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与使命。三为传承保护淮剧积累新的经验。淮剧作为我省的一个地方剧种,在戏剧百花园中也只是一朵盛开的花束。自2008年淮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文化多元的时代,戏剧生存发展、尤其是作为地方剧种的淮剧同样面临诸多挑战,观众减少、市场萎缩,新人培养困难、新剧目创作演出成本上升、剧团运转资金困难等问题,政府也出台了振兴淮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但真正要实现传承保护,关健还是要自立自强,有为才能有位。江苏省淮剧团坚持以剧目立团,一部淮剧《小镇》,获得政府文华大奖,在全国舞台上展示淮剧的艺术,如今又跨出国门,在更广的范围宣传淮剧,让众多的人们认识淮剧、感受淮剧、接受淮剧文化的营养与滋润。仅去年,江苏省淮剧团就带着《小镇》走进大学校园演出达40多场,扩大了淮剧青年观众群。实践证明,做好淮剧的传承与保护,关健还是需要有好的剧目,有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团体,有一支高素质的艺术队伍以及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体系,这些都是对淮剧艺术最好的传承与保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淮剧《小镇》欧洲巡演取得巨大成功,为宣传推介美丽江苏,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保护国家级非遗淮剧,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更为培养和锻炼年轻演员,激励和鼓舞团队实现向艺术高峰不断登攀创造新的不竭动力。

衷心祝愿江苏省淮剧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创造新的业绩,再展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淮剧剧团江苏省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淮剧还好吧
江苏省无锡船厂有限公司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吃火锅的发现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