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使用量词的偏误分析

2019-08-08 02:46张超男宋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量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张超男 宋阳

内容摘要: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但隶属于不同的语系,对量词有着不同的使用形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量词一直是英语留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也是最容易出现偏误的词类之一。本文通过对英汉量词之间对比,并且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量词时所产生的偏误类型的分类,来分析总结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给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量词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教学策略

近年来,由于经济政治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热”再次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尤其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汉语量词不是一件易事。英语的传统词语分类中并不存在独立的量词词类,只有一些少数的表达数量特征概念的短语结构。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量词的学习与使用产生了一系列的偏误问题,成为了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首要难题。

1.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量词使用的偏误类型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量词就是表示事物或行为的数量单位的词,如“本、只、次、同”等。和其他民族语言相比,汉语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拥有丰富的量词。[1]现在通用的量词的定义是黄廖版本的《现代汉语》中的定义,“量词表示计量单位”,[2]并对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类。相比之下,英语中却没有对量词进行专门的划分。但是英语中并不是没有表示计量的词汇,只不过表现形式与使用上有所不同。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3]在汉语学习中,偏误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并且严重阻碍了学习者对于目的语的学习。因此,本文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量词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偏误加以总结,得出主要的偏误类型有以下四种:

(一)量词缺失

量词缺失是语是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出现频率较多的一类偏误。学习者们常常使用数词和名词直接搭配,缺少应有的量词成分,这样使得句子不完整,句意表达不准确。例如:(1)*玛丽把一书放在桌子上。(2)*李先生喝了一牛奶。

例(1)(2)中的“一”后面应该分别加上“本”。在英语表达中,数词a是可以直接修饰可数名词的,但是在汉语中数词必须要与量词结合形成数量短语,才能去修饰名词。例(3)应该是“一瓶牛奶”或者是“一杯牛奶”,这是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milk”一词为不可数名词,正常应该不能用a来直接修饰,应选用充当量词意义的“bottle”或者是“glass”。

(二)量词多余

量词多余是指此处句子中不该使用量词或者重复使用,造成句子成分冗杂多余,句意不明确。例如:

(3)*吃完午饭后,同事们个个都回家了。

(4)*这些向日葵棵棵都开花了。

(5)*林子里的胡楊树棵棵都长得又高又直。

例(3)(4)中都是由于量词的重叠不当引起了句意的重叠。“个个”“棵棵”都是属于汉语量词中的名量词。名量词重叠则是表示“由个体组成的全部”,有整体全部的含义,与“都”的含义重复,造成句子成分多余,句意重叠。例(5)是正确的,在描述具体的事物的状态的时候,可以使用量词的重叠形式。

(三)量词误用

量词误用是本该使用一个量词,却由于对名词和量词的语意关系不明确导致使用了另外一个错误的量词,这也是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量词时出现偏误较高的一类。(6)*这些明星她一位人也不认识。(7)*昨天李铭在眼镜店配了一对眼镜。  (8)*我昨天买了几只红玫瑰。  (9)*天上飞过几支燕子。  (10)*这几枝彩色铅笔颜色很好看。

例(6)中的量词“位”表示人的时候,多含有尊敬的感情色彩,如“英雄”、“警察、“医生”等,而“人”不具有这种语义特点,因此要用“一个人”来代替。例(7)应该改成“一副眼镜”。“双”和“副”虽然都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但是在不同名词前使用也不同,例如“一双袜子”、“一双鞋”、“一副手套”、“一副对联”等。例(8)、(9)、(10)、中的“只”、“支”、“枝”虽然读音相同,但所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只”多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中的一个和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例如一只袜子,一只鞋,一只鸡,两只兔子等。“支”用于杆状的东西,例如一支枪,三支钢笔,三支蜡烛。“枝”用于带枝子的花朵,例如,一枝梅花。所以例(8)、(9)、(10)应该改成“几枝红玫瑰”、“几只燕子”、“几支彩色铅笔”。

(四)量词“个”的泛化

量词“个”是汉语量词中使用率最高、覆盖面积最广的一个量词。“个”没有固定修饰的名词。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初期就能学习到“个”,常常认为“个”可以和任何名词搭配,因此被过度不规范的使用。例如:

(11)*我去青岛旅游的那个天,天上乌云密布,看起来要下雨。

(12)*布朗先生是一个美国人。

例(11)中,本句中的“那个天”用来指代时间的时候,不需要加量词“个”,指示代词可以直接用来修饰名词,类似的用法还有“那年”、“那山”等等。例(12)中用了量词“一个”。这是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收到了母语的影响“Mr.Brown is an American”,在汉语中我们可以直接表达“布朗先生是美国人”。

2.引起偏误的原因

(一)母语对汉语量词学习的影响

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量词时,因为对目的语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运用的不熟练,因此常常依靠英语的知识来学习。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的初期,英语对汉语量词的学习影响是比较大的。

在英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与可数名词构成数量词组,比如“two apples, an alien, five fingers等等。在汉语中却没有此类的表达,因此“两个苹果、一个外星人、五个手指”很容易说成“两苹果、一外星人、五手指"。这就是由于英语中不存在独特具体的量词分类而引起的偏误。在英语中有这样一类名词,如“bowl”, “glass”等都是用表示容积的名词来表示量词的含义。“bowl" 常常与米饭、粥等名词搭配。“glass" 常常与牛奶、啤酒来搭配等。在汉语中量词中个体量词数量多,专一性强,不同的名词要搭配不同的量词。但在英语中表达群体的一类词因为其语义色彩的不同应用的场合也不同,因此出现了很多同义词汇。比如汉语量词“群”在英译过程中就有不同的对应单词,例如:“一群人(a crowd of people)”“一群牛(a herd of cows)”“一群学生(a group of students)”。由于汉语中表示群体量词可以适用于各类名词,所以在表示“一群”概念的时候,汉语只用量词“群”。

(二)汉语知识的干扰

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也称为过度概括。[4]在汉语量词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经常把“个”泛化。他们将“个”作为一个万能量词,可以和任何名词进行搭配。例如:一个河、一个蛇、一个牛、一个圆月等。但是对于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与其不知用哪个合适的量词来说,“个”的确是一个相对稳妥的选择。

(三)目的语环境下交际的影响

汉语学习者除了在課堂上获取了专业的知识,但是大多数应用是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例如,在商场,公园,餐馆等公共场所,汉语学习者会遇到一些比较贴合实际的汉语问题。在汉语课本中,有些量词的注释并不是很明确,解释不符合语境,这样就导致了汉语学习者在使用量词时选取错误。同一个量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选取是不一样的。比如:

(13)*爸爸从超市买回来一个大西瓜。

(14)*妈妈递给我一块西瓜。

例(13)中,“一个西瓜”是指一个完完整整的西瓜,而在(14)中,“一块西瓜”指的是西瓜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两个例句中,量词的不同,名词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3.针对量词偏误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汉语量词研究中存在着众多偏误,其原因不仅是语际干扰或语言内干扰等内在因素,还由于缺乏对量词的教学研究和教材的不完善等外在原因。通过对偏误的分析,在量词的教学时,应该加强对语言本体的研究,使量词的学习更加深入。其次教材编写和字典注释应该完善,使其更加富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尤其是近义量词之间的对比区分,例如使用对象的差别,感情色彩和固定搭配等。因此,在教学中探究关于量词的教学策略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关于量词的教学策略。首先是在“教”的方面。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量词时,对量词没有确定具体的概念,因此他们经常不知道量词应该用在什么时候并且如何使用,导致偏误的发生。教师的“教”在很在程度上影响了这个问题。

在量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更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汉语量词本身众多繁杂,用法不固定。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量词的讲解时采用生动灵活的方式,如解释量词的文化底蕴、量词的感情色彩、量词的历史演变更迭等,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只讲解量词的使用规则是不完全的,还用改讲量词和名词之间的深层联系。其次要教会汉语学习者理解不同语境下要使用不同的量词,从而真正准确、合理地使用量词。

其次,学生的“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量词学习产生的偏误问题。母语的干扰多发生在汉语量词学习初级阶段。目的语的干扰的偏误在中高级阶段发生的频率较高。学生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汉语的量词,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要懂得准确、得体是量词选用的原则,语境是量词选用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90-93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17

[3]徐斌哲.偏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英语,2014(9):29-30

[4]骆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误用分析[J].卷宗.2014,4(1)

(作者介绍:张超男,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华文化推广与传播;宋阳,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华文化推广与传播)

猜你喜欢
量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量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