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2019-08-13 07:39程文广张崇龙张生开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资源体育

程文广,张崇龙,张生开

(1.沈阳体育学院 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2.廊坊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3.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辽宁 沈阳 110102)

学校体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效供给,而且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其资源配置问题值得相关部门关注与思考。分析以往学者、专家对体育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发现,对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探讨颇为激烈,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利用率、资源的共享、资源配置现状等方面[1]。虽然学者和专家们针对我国学校体育资源配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但多因缺乏实践经验而停留在理论层面。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以来,我国部分有条件的地区针对平衡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开始了积极探索或尝试,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宝贵经验。基于这样的条件,本研究收集大量有关学校体育开展的报道与资料,通过质性研究范式中的扎根理论,针对基于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一切行为,围绕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原因、行为策略以及行为结果的过程展开深入分析,进而梳理出学校体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有效途径,不仅为我国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而且能够为相关部门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1 研究理论基础

1.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众多质性研究方法论或研究风格中的一种,在美国实用主义和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影响下,由两位美国学者格拉斯和斯特劳斯(Barney Glaser & Aselm Strauss)对医务人员的调查与研究过程中形成并使用,后演变成为建构理论当中最重要的方法[2]。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不同的是,扎根理论特别强调在经验与理论间如何搭建桥梁,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实践与补充,形成了一整套严谨的、规范的程序,这也正契合了研究初衷,从经验中寻找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答案,因此成为本文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

1.2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

资源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但不同的语境下其所表达的内涵截然不同。就学校体育资源来说,国内外学者都持有各自的看法,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能够被所有人接受的定义。查阅以往相关研究后发现,有关对学校体育资源概念的讨论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1)将学校体育资源分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5个方面,如《体育管理学》一书中就认为学校体育管理就是要发挥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等资源的作用,使之达到学校体育的目标[3],建立在该概念基础之上进行研究的文章有孟建斌的《学校体育资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验证研究》[4];2)将学校体育资源分为有形与无形的探讨,如卢闻君教授认为有形资源(体育场馆、设备、图书等)和无形资源(管理能力、专业素养、思想素质等)是高校体育活动开展和发展的基础[5];3)将学校体育资源分为广义与狭义的探讨,如刘小平、陶玉流认为广义是指与学校体育活动相关的一切资源,狭义是指可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资源,姚春华在其学位论文中也继承了此概念[6-7]。综合上述学者对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概念理解,发现学校体育资源就是体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并按照对不同资源的理解进行划分。然而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还发现,中小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与高等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明确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提及的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特指我国中小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因此,本文将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定位为:围绕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体育综合素质这一目标,对学校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资源合理分配,并使其发挥效用的行为。

2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实呈现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既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失衡,比如区域间、城乡间,也体现在微观层面的失衡,比如学校间、学校内等,体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影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效供给,值得剖析、深思。

2.1 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在激烈变革的社会发展大环境下,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的差距逐渐拉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根据我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以及部分地区实地调研情况显示[8-10],在生均体育场地的占有率上,东部地区要比西部地区少,城市要比乡村少,如西部青海省中小学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约为11.92 m2,东部福建省则约为8.74 m2;同样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市区中小学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约为5.94 m2,城市以外地区(县、镇、乡)约为8.74 m2,由此可见,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体育场地资源较为紧张,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场地资源较为丰富。在体育场地的质量上,东部地区要好于西部地区,城市要好于乡村,如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与城市在体育场地建设上投入了更多的财力,塑胶跑道、草坪覆盖、安全保障等设施一应俱全,可开展的体育项目较多;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乡村因条件有限,在体育场地建设上投入不足,大多数学校体育场地为简易土操场,可开展的体育项目单一。在体育教师资源的配置上,以2017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数据计算为例[11],我国城区初中约每192名学生配备1名体育教师,乡村初中约每238名学生配备1名体育教师,看似相差不大,但参考2017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乡村学校的在校生规模约有一半不足百人,由此可推断出还有很大一部分乡村学校连体育教师都没有。除体育场地资源、体育教师资源以外,体育信息资源、体育时间资源等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地区、城乡之间的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不平衡。

2.2 学校内部各体育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失衡

学校内部体育资源配置失衡主要是指涉及体育资源的场馆设施、人力、时间和信息要素之间配置的不合理,使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效率低下,无法达成体育的育人目标。如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8年底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2],62.3%的受访者建议学校要加强随意占用体育课的管理,这也侧面反映出体育课被其他科目占用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现象还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而愈显严重,尤其是在面对升学考试时,有的学校更倾向于以“工具理性”去思考教育问题,将资源集中在那些对升学考试贡献率较高的科目上,使得这些学校虽然拥有完备的体育设施,但却时常占用体育活动或者只为少数体育升学考生服务,反映出学校体育的时间资源与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导致体育活动开展效率低下。再比如部分乡村学校从政府或慈善组织接收到跨栏架、篮球、足球等大量体育器材,但因缺乏体育教师,以学生自行组织形成的“放羊式”体育课,很难将这些体育器材有效利用起来,有的甚至将这些体育器材常年堆放在仓库,反映出学校体育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导致体育活动开展效率低下。由此可见,学校内部体育资源各要素之间的不平衡,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效率,也不利于达成体育的育人目标。

2.3 学校体育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配置失衡

在经济学当中,供给始终伴随着需求而存在,两者之间的理想状态就是达到平衡,又称之为有效供给,以该目标为导向进行的资源配置更接近于效率的最大化。这种关系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也有所体现,即需求的主体是学生,供给的主体是学校和政府。由于长期以来学校作为提供学生学习不可替代的社会组织机构,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在以供给视角组织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时,其问题也愈显突出。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体育竞技性与学生自尊心的问题。因体育的竞技属性较强,在参与后所表现出的结果又是公开的,这对于自尊心较强且运动成绩表现又不突出的学生来说,是自我否定心理形成的主要诱因,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该类学生会抵触自己不擅长的体育运动。2)运动选择与学生性格的问题。学生一般会倾向于选择和自己气质相匹配的体育运动,如先天内向的学生会选择间接对抗且节奏较慢的体育运动,先天外向又争强好斗的学生会选择直接对抗且比较激烈的运动;反之则会抵触。3)多元化与参与性的问题。在大众传媒异常发达的背景下,各种体育赛事及表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兴趣,诱使学生的体育需求呈多元化与高端化发展,而学校体育却又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削弱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此可知,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供需失衡,既降低了学校体育教育供给的效率,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以中小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范式中的扎根理论,以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原因、行为策略以及行为结果为主轴线索,在有关学校体育活动的新闻报道、地方政府颁布的政策文件、学校与社会企业签订的合同范本等大量材料中提取概念、范畴,最后再上升至理论。

3.3 资料的收集

在资料的采集上,围绕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的3个表现,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从国内权威或有影响力的媒体、政府官方网站、前期研究成果以及实地走访中收集资料(表1)。在对资料的采信上,针对来自不同渠道的资料,采用三角校正法对资料进行相互论证[14],以此来解决内部效度问题。

表1 资料来源渠道

注:资料来源在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至2019年3月1日

(资料分析)之间

3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原始资料浓缩,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析手段,将资料整理为一个有一定结构、条理和内在联系的意义系统[6]。在质性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会根据各自的研究习惯采取不同的整理和分析策略,大致可总结为线性模式和互动模式两种,前者强调对资料自下而上地逐层抽取概念,后者强调提取资料中的重要(核心)概念,然后再将这些概念放回资料当中不断对比和聚类。然而陈向明教授认为两种模式是可以有机统一的,即线性模式可以成为资料整理与分析的一个环节,类似的环节又可以互动模式无止境地循环,直到理论饱和、结论充实为止[13]。因此,采纳陈向明教授的观点,基于扎根理论,使用MAXQDA 2018软件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别为开放编码(一级)、轴向编码(二级)和选择编码(三级)。

3.1 开放编码(一级)

开放编码是扎根理论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资料进行登陆和寻找本土化概念的操作,这两个步骤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具体方法是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在对资料赋予概念或意义时不应受个人观念的影响,需以“投降者”的姿态去寻找或呈现资料中所映射的概念[13]。受文章篇幅限制,以下仅展示部分编码过程(表2)。

表2 开放编码范例

通过一级编码,获得概念共计186个,对概念与概念间的不断对比和分析后,形成了42个范畴(表3),接下来将进行轴向编码。

表3 开放编码获得42个范畴汇总

续表3

3.2 轴向编码(二级)

轴向编码主要是将一级编码所获得的范畴进一步类聚,依据相似、过程、主体等关系将各范畴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范畴以及范畴的内涵与逻辑关系进行不断对比[13],总结出影响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10个主范畴,分别为慈善捐助、深耕内部资源、接受或寻求外部资源、体育文化建设、监督与评价、体教结合、校企结合、校社结合、政策保障、资源的直接投入(表4)。

表4 轴向编码范例

3.3 选择编码(三级)

选择编码是通过明确资料的故事路线,发现核心范畴来统领大部分研究结果,并将其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框架之内,最终形成理论模型。通过反复思考,并结合原始资料来对比主范畴之间的关系[13],本研究所开发的故事路线如表5所示。

表5 选择编码范例

综合上述三级编码,本研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模型,然而还需要对模型进行理论饱和检验。通过查阅用于检验的预留资料,反复与初步构建的理论模型对比和思考后,并未发现有新的范畴和类属关系出现,说明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达到了饱和。因此,基于本研究的“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这一核心范畴,构建了我国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模型(图1)。

图1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模型

4 理论模型的阐述与启示

根据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理论模型发现,政府行为和慈善捐助可化解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学校的自我完善与变革可化解学校内部各体育资源要素间配置失衡的问题,合作共赢可化解学校体育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配置失衡问题。

4.1 地区、城乡之间的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由政府与慈善合力化解

在政治经济学当中学校作为准公共产品[15],其资源配置需政府与市场共同介入,但我国自1986年执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来,中小学校的性质更偏向于纯公共产品,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私人部门参与经营所面临的产权、收益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得市场在该领域处于失效状态。因此,面对地区、城乡之间的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需由政府强力介入、慈善补充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

4.1.1 政府作为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主导单位应加大直接投入力度 政府是平衡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主导单位,通过资源的直接投入、制度保障、文化建设、监督与评价,统领各方资源,促进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资源的直接投入是弥补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最有效的行为,如在面对体育教师资源失衡时,近两年各地方教育部门相继加大了体育教师的招募;同时还针对体育教师稀缺的学校划拨专项资金,鼓励在校非体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拓展非体教师具备体育教学技能,这样可有效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体育师资差距。在面对体育设施等物质资源失衡时,近两年政府部门在重点运动项目场地建设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还主动向社会直接购买体育服务,投放于体育资源较为稀缺的学校。在面对信息资源失衡时,教育部牵头编写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课》《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丛书》等教材,并且还以“互联网+”的形式积极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让偏远农村学校也能享受到与城里一样的信息资源。在面对时间资源稀缺时,教育部先后联合多个部门下发《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保证每1个学生每天都有参加体育锻炼所需的时间资源。除此之外,文化建设可以使社会关注学校体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明确价值导向,激活改革动力;制度保障可以划定资源配置行为的边界,确保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有序推进;监督与评价可以规范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过程,督促一切行为结果向既定目标发展。

4.1.2 慈善扮演政府职能行使过程中疏漏的补缺角色应充分调动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慈善捐助是建立在道德与文明基础之上对资源进行的“第三次分配”,这契合了学校作为公共产品的资源分配特点。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当中,慈善可以扮演政府职能行使过程中疏漏的补缺角色。例如一些偏远山区因信息闭塞,加上学校体育资源极度匮乏,导致学生对现代体育运动了解甚少。通过慈善机构的宣传,吸引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这些学校捐赠体育器材,可以丰富一些学校的体育物质资源;有的学校还因缺乏专业体育教师,不知如何使用政府与慈善机构为其购买的体育器材,常年堆积在库房。部分体育师资较为丰裕的学校了解此情况后,定期组织爱心老师到这些学校进行教学帮扶,将这些体育器材有效利用起来。还有的以个人名义发起,指定向一些体育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直接捐款,用于修建或改造体育场馆,将原来的土操场改造成塑胶场地,简易篮球场改造成标准篮球场等,部分体育场馆修建单位在此过程中也只收取成本价格,有的还会无偿为学校多修建一些体育设施。此外,随着我国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健康中国理念的引导下,各地区兴起了不同形式的体育公益活动,如“公益跑”“公益篮球赛”“公益足球赛”等,“体育+公益”概念已深入人心,大众参与这类公益活动的热情高涨,这增进了市民身体健康,带动了体育文化繁荣,同时又帮助了一些体育资源匮乏的学校。总的来说,慈善捐助在促进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均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慈善捐助并不能替代政府部门的投入,它仅是政府在学校体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疏漏的补充。

4.2 学校内部各体育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失衡需由学校的自我完善与变革来化解

学校作为体育教育开展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体育资源汇集与发挥其效用的地方。但有的学校热衷于从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社会企业以及慈善机构等外部组织接收或寻求体育资源,弱化对已有资源的开发,使汇集起来的资源无法发挥效用,这也正是造成学校内部各体育资源要素之间配置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需要在寻求资源与深耕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自我完善与变革行为化解体育资源配置内部各要素间的失衡问题。

4.2.1 通过深耕资源将学校体育资源的效用开发到极致 深耕资源是对学校已有的体育资源进行创造性使用,通过强化内部组织管理、打破课堂设置常规、拓展或创新资源的功能行为,将学校体育资源的效用开发到极致。例如有的学校为了保证体育课与课间操开展的时间与质量,校长亲自干预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事无巨细;通过强化内部组织管理,这样既避免了学校体育活动被随意占用的情况,也将学校已有的体育资源充分利用了起来,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有的学校为了破除学科之间的壁垒,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创新,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以游戏化的闯关形式,诱导学生参与跑、跳、投等多项体育活动;这样不仅达到了学生用于复习功课的效果,也增加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还有的学校则对已有的体育资源进行功能改造或拓展,开展当地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如飞绣球、赛爬犁、拔河、丢沙包等项目,不仅如此还改造和创新热门体育项目,如网式足球、雪地足球、步进式雪地橄榄球等;这些在有限资源框架内开展的体育活动,不仅达到对学校体育资源灵活多用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体育项目与锻炼方式的创新。

4.2.2 寻求外部资源以弥补深耕资源的不足 虽然深耕可以将学校已有的体育资源盘活起来,但也存在局限性,这时就需要外部资源介入,对拓展到极致却仍然无法满足需求的资源进行补充。例如有些学校因人数过多,体育场地面积较小,通过调整上课时间、拓展性使用边缘场地等措施,还是无法满足学生的上课与体育活动需要,这时就必须通过修建或租借新的体育场地来解决。总之,学校内部各体育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失衡,只有深耕资源和寻求外部资源的有机结合,内外平衡,才能使各体育资源要素之间趋于平衡。

4.3 学校体育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配置失衡需由合作共赢来化解

合作共赢是指体育部门、体育企业、周边社区与学校进行的资源共享与交换,根据相关政策以及对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合理诉求,与学校达成一种显在或潜在的合作状态,是丰富学校体育资源、缓和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4.3.1 校企结合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校企结合是由体育企业发起,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与需求,以赢利为最终目的,通过课程普及、场地设施支持、体育兴趣培养等行为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资源,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体育培训企业为了挖掘与激活潜在消费群体,主动与学校沟通,无偿到学校推广与普及高尔夫、马术、击剑、橄榄球、皮划艇、蹦床等对体育资源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改进,突出体育项目的教育性与趣味性,以此来获得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认可。而为了迎合这样一种形式,学校也调整了课堂组织形式,将体育课的总学时按比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与社团课,确保学生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同时又可将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该体育项目所产生的主要费用分摊给家长来承担,这样既解决了学校体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困境,又带动了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

4.3.2 体教结合吸引学生参与到专业化的体育运动中 体教结合是由体育部门发起,围绕学校体育的竞技属性,以获得体育成绩为最终目标,通过场地修建、教练派遣、赛事举办等行为丰富学校体育资源,吸引学生参与到专业化的体育运动当中。例如有的学校面对体育资源匮乏、体育活动开展效率低下等问题时,主动寻求当地体育局的帮助,积极探索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将训练与比赛的阵地搬到学校;除日常训练以外,运动队聘请的外籍教练还会定期组织教学活动,教授学生们热爱的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的技战术,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而常态化的小型比赛又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久而久之,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越发浓厚,参与的学生也多了起来,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资源,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体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培养出大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4.3.3 校社结合共同搭建支持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平台 校社结合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围绕满足社区居民健身需要,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为目标,通过体育场馆开放、校社互动行为与学校进行合作,使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表现更为积极。例如自《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实施以来,部分体育资源比较富余的学校已陆续开放了体育场馆供周边居民锻炼所用,在互动过程中就学生教育问题,学校与社区逐渐达成了资源互补的潜在合作状态。这一方面体现在社区利用学校富足的体育资源,以社区组织或自发组织的活动形式,将平日在一起玩耍的孩子们聚集起来,并以友谊作为纽带,促进孩子们一起参与到某种体育活动当中;另一方面学校也利用社区体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亲子运动会,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活动形式,还将体育融入到家庭文化当中,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体育观,促进孩子与父母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不仅在内涵上是一个较为宏大的概念,而且在实践上牵扯到方方面面的资源和主体,若想使其趋向平衡,需从多个角度着眼,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方可化解学校体育配置失衡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小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为例,梳理出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既存在区域性和学校内部的问题,又存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不平衡问题,因此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构建出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模型,并认为区域性配置失衡问题需由政府和慈善合力化解,学校内部各要素间的失衡问题需由学校的自我完善与变革来化解,资源供需之间失衡问题可由合作共赢来化解。这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而且提供了实践指导思路。

5.2 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域之间无论是制度、经济、文化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上涉及到的相关资源与各利益诉求主体庞杂,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并存,参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公共政策专家里特尔和韦伯(Rittel & Webber)给棘手问题提出的十个特征[16],发现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实际上属于棘手问题范畴,因此不能试图通过单一的手段或途径来彻底解决,需做好与该问题进行长期共处并时刻应对的思想准备。而本研究所提出的化解路径,只是应对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的一般策略,无论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加深与拓展。所以,在面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时,相关部门和人员可以根据本研究所提出的3个问题,判断当前所面对的紧迫困境,动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策略,从而推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趋向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资源体育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我们的“体育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