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实录

2019-08-13 09:11吕秋影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燕子小白兔燕子

吕秋影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生字。

2.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下雨前的现象,对观察、了解大自然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初步了解下雨前的现象,对观察、了解大自然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懂课题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读读课题《要下雨了》。

生:要下雨了。

师:“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快要下雨了。

生:马上要下雨了。

生:再过几分钟就要下雨了。

生:一会儿就要下雨了。

师:就这个意思,快要下雨了,你们说对了。“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样?

生:不一样。“要下雨了”就是还没有下,等一会儿就要下了。“下雨了”表示已经下了。

师:要下雨了,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遇到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宝宝

你们都认识了吗?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两个人一起指一指,读一读,并互相检查能否把字音读准确。

(生朗读并互相检查)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开火车读生字。

(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看来,生字宝宝和词语朋友同学们都记在心里了,把它们送回到文中去,你还能读准吗?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中去吧。这一次请你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

(生边读边标)

三、指名读文   随文识字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第1自然段?

(生读)

师: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吃

草。这里面藏着两个生字宝宝——“腰”“坡”,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

生:我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这两个字。“月”加“要”就是“腰”,提土旁加“皮”就是“坡”。

師:这个方法真不错,不但你记住了,我们也记住了。用这样的方法你还能记住哪个字?

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我还能记住“伸”“潮”“湿”“闷”“消”“息”“搬”。

师:真不错,那你能试着做一做“弯着腰”“伸伸腰”的动作吗?

(按照以上方法引导学生随文识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后面不再赘述。)

四、引导观察   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写一写“吗”“吧”这两个字。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从结构上看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那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呀?

生:一看宽窄,它们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二看高矮,右边比左边略高;三看重点笔画,“吗”字右边的竖折折钩最关键,第二笔折要向里收,“吧”右边竖弯钩的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师:运用我们之前总结的规

律,观察仔细,表达得也很清楚,真棒。(边范写边指导)口字旁要写

得小一点,占左上格,最后一笔压在横中线上,右边“马”的第二笔竖折折钩最关键,竖要压在竖中线上,折要压在横中线上,第二个折往里收一点。

(生练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巩固识字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几个动物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看一看,还记得他们吗?谁来读读?从这位同学开始,“开火车”带读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全班跟读。先来看第一组。(出示)

(生读词语)

师:字音读得很准确,继续看第二组。

(生读词语)

师:这三个词最后一个字读轻声。同学们都注意了,真不错!再来读第三组词。

(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读得很准确。再来看看这几个句子,自己轻声读,你发现什么了?(出示)

生:它们都有带口字旁的字。

师:对了,它们都是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能帮助我们增强语气,看看你能读好吗?先自己试着读读。

(师指名读)

师:你们看,关注了这些语气词,我们读得更有感情了。看来,生字宝宝同学们已经记在心中了,句子读得也很好,那让我们赶紧走进故事中去吧,故事的名字是——“要下雨了”。

师:那是已经下了还是没下呢?

生:没下呢,快要下了。

师:那你怎样读?

(师指名读)

二、指名读文   整体回顾

师:下面老师请三位同学按顺序说说,要下雨了,小白兔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

生:小白兔先遇到了小燕子,

看到燕子飞得很低。

生:接着小白兔遇到了小鱼,

看到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气。

生:最后小白兔遇到了小蚂

蚁,看到蚂蚁正忙着搬东西。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要下雨了,小白兔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

生:小白兔先遇到了小燕子,

看到燕子飞不高。接着又遇到了小鱼,看到小鱼游到水面透气。最后,遇见了小蚂蚁,看到小蚂蚁正忙着搬东西呢!

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呀!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心中就有了自己喜欢的角色,特别想演一演这个小故事。那要想演好得先做什么准备呀?

生:先要读好小动物说的话,

争取能背下来。

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表情和动作。

师:对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好好读读,那我们就先走进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三、品读对话   巩固识字   朗读背诵

1.对话一:小白兔和燕子

师:我先来当小白兔,你们来当小燕子,好吗?我看到小燕子从我头上飞过,我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哪只燕子愿意回答我呀?

(师指名读)

师:哦,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小白兔还是有一点儿不明白,谁愿意再读读,告诉小白兔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生读)

师:嗯,这回我听得更清楚了,原来是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再来读读这个词“潮湿”,什么是潮

湿呢?

生:空气中水分特别多。

师:难怪他们都是三点水旁

呢。小燕子们,你们飞得这么低,正忙着干什么呢?“小燕子们”一

起读。

(生读)

师:听了你们的话,我真的明白了,燕子低飞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回我们可以演一演了。谁愿意跟老师一起演一演?

(师生合作表演)

师:你们觉得我们演得好吗?

哪里演得好呀?先来说说小燕子哪演得好。

生:小燕子把台词都背下来

了,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了语气和动作。

师:你真会评价,你们看老师演得好,是靠这两个好朋友的帮忙——“大声喊”和“?”。看看它们能不能帮上你们的忙。同桌两个人一个当小白兔,一个当小燕子,一起练习演一演吧。

(生小组展示)

师:你觉得小白兔表现得怎么样?这两个好朋友帮上他的忙

了吗?

生:他的确是大声喊的,而且读出了疑問的语气。你看,你留意了它,它也帮助了你,你们也成为好朋友了。

师:燕子表现得也不错,让我们听明白了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如果小燕子们“边飞边说”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同学们演得真生动。

2.对话二:小白兔和小鱼

师:听了小燕子的话,小白兔半信半疑,心里想: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面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又跑过去问小鱼。同桌两个人读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生同桌合作练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生朗读展示)

师:是呀,小鱼们平时你们都待在水里面呀,今天怎么游到水面上来了?哪条小鱼愿意说说呀?

生:因为水里闷得很,我们要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师:水里闷得很,来看看这个“闷”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生:把心关在门里就很闷。

师:你说的真好!这个字本义为憋闷,外围是扇门,里面是颗心,心被关闭在门内,所以心中会憋闷。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指的是天气闷热,空气不流通,让我们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现在小鱼就觉得水里闷得很,喘不过气来,要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呢。哪条“小鱼”来读读呀?

(生读)

3.对话三:小白兔和蚂蚁

师:这次,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从哪知道的?

生: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

家跑。

师:是呀,这一次他是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时,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小白兔说了什么?

生:蚂蚁,蚂蚁,别忙了,要下雨了,你们赶快回家吧。

师:小蚂蚁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师:怎么“搬”呀?大家跟我做做搬的动作。嗯,两只手用力搬,所以“搬”是提手旁。小蚂蚁们,你们这是从哪往哪搬呀?

生:从山下往山上搬。

师:嗯,从低处往高处搬。这是为什么呀?

生:水往低处流,一下雨东西都被淹了。

师:哎呀,那要下雨了,可要快点搬。你怎样读呀?

(生读)

师:同学们学得真投入。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演一演了。各小组同学先好好准备准备,一会儿请你们来展示。

(生展示表演)

生1: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我要多割一些草,回去妈妈一定会夸奖我的。(弯腰割草,然后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这天气怎么这么闷呀?那不是燕子吗?燕子,燕子,你怎么飞得这么低呀?

生2:(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生1:(摸摸头,做思考状)是要下雨了吗?(往旁边的水池一看)奇怪,小鱼们怎么都游到水面上来了?(连忙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你们不是都生活在水里吗?今天怎么都冒出水面来了?

生3:(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小白兔,要下雨了,水中缺氧,闷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生1:(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路上又看见了一大群蚂蚁)蚂蚁,蚂蚁,别忙了,要下雨了,你们赶快回家吧。

生4: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生1:(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4.创设对话情境:小白兔和

妈妈

师:听了他们的话,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他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呀?

生:小白兔看到了燕子低飞,

看到了鱼游在水面,看到了蚂蚁搬家,所以知道要下雨了。

师:那下雨前,其他小动物有什么表现,你还知道吗?老师带来了几幅图,你们猜猜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

生:小蜻蜓喜欢吃蚊子,你们看要下雨了,小蜻蜓飞得这么低,正忙着吃蚊子呢。

生:要下雨了,小青蛙正忙着呱呱叫呢。

生:下雨前,土壤也很潮湿,不透气,小蚯蚓正忙着爬到地面上来透透气呢。

师: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们也知道要下雨了。

四、创设情境   回文朗读

师:同学们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最后让我们一起轻轻松松边看画面边演演这个小故事,你喜欢哪个角色就演哪个角色,先自己练练。好!现在开始,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老师看谁演得最投入。

(生表演)

【教后所思】

本文是统编本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课文内容生动有趣,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特別适合学生演一演。教学本课,我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把文字内容形象化,把抽象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朗读、背诵课文。在情境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识记重点字词,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学习。

走进文本,让教材“活”起来

开课伊始,我请学生自由读文,走进这有意思的小故事中去看看,要下雨了,小白兔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寻找答案。学生徜徉在文本之中,看到了小白兔分别遇到了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并听到了他们生动有趣的对话。此时的文本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的动态“活”文本。

带入情境,让“人物”活起来

在学生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之后,把学生带入三次对话情境中。在情境中引导理解,指导朗读。在学习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时,首先采用师生对读的方式进入情境。然后,抓住“闷得很”,师生展开情境对话。在我的引领下,学生自然进入了情境,在情境中用心体会,在情境中读出语气,使文本中的人物鲜活起来。

角色扮演,让学生“活”起来

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指导表演,引领学生通过表演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朗读、背诵的成果,层层递进地落实本课教学重点。最后,我巧妙拓展,引领学生想一想其他小动物在下雨前有什么表现,学习伙伴一起合作表演。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课外积累,更为他搭建了运用语言的平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表现是活泼的,表演是活灵活现的。

实践证明:课本剧融入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一种情境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搭建了语文综合实践的平台,促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阅读与体验互动发展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活化语文学习。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小燕子小白兔燕子
小燕子
小燕子找春天
燕子
燕子叫
小白兔
发现迁徙的秘密
燕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