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9-08-14 07:53孙增春郑文超朱振蓉王永霞黄夏莲何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7期
关键词:肩周炎活动度肩关节

孙增春 郑文超 朱振蓉 王永霞 黄夏莲 何霞#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四川成都611130;2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成都611130;3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宜宾644000)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的关节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肩周炎由肩关节韧带、肌腱及滑膜囊等软组织发生炎症而引发,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酸痛、活动受限等[1~2]。现阶段西医治疗肩周炎主要以活血止痛、消炎消肿药物为主,在短时间内可缓解患者疼痛感,但药效消失后,患者肩周疼痛会再次发生。肩周炎严重者可采用手术缓解临床症状,但术后易发生局部组织粘连,不利于预后[3]。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肩周炎患者因外感湿邪、气血不足、过度劳损而致经络阻滞,治疗需行气活血、温通经脉[4]。我院采用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4 月~2018 年8 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9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25 例;年龄30~75 岁,平均(52.29±3.75)岁;病程1~5 年,平均(2.36±0.69)年。对照组男17 例,女28 例;年龄30~78 岁,平均(53.02±3.14)岁;病程1~5 年,平均(2.29±0.7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肩周炎诊断疗效标准》[5]中肩周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肩部疼痛明显,且活动受限,无法做外展、内旋、背伸等活动,且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风寒痹阻证诊断标准,患者表现为肢体关节冷痛,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色不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

1.3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依从性好,可耐受本次治疗;自愿参与,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心、肺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有肩关节手术史;伴有风湿性关节炎;无法耐受本次治疗。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取肩前穴、阿是穴、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及曲池穴,治疗时使患者保持侧卧位,充分暴露患处,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对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将准备好的艾条插到针尾处,同时用纸片遮盖针身周围皮肤组织,避免艾灰掉落烫伤皮肤,待艾条烧完熄灭冷却后方可将针拔出。30 min/次,1 次/d,连续治疗5 d 为1个疗程,共治疗10 d,疗程间休息2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温针灸治疗同对照组。关节松动术:叮嘱患者保持仰卧位,根据患者肩周炎病情具体情况选择手法操作。手法分级:1级,手术操作人员于患者肩关节活动起始端,小范围且有规律地来回松动关节;2 级,手术操作者在患者肩关节可活动范围内大范围且有规律地松动关节,无需接触关节起始端及终末端;3 级,手术操作者在患者肩关节可活动范围内有规律地松动关节,但每次松动均需接触肩关节活动的终末端,以关节周围软组织紧张为度;4 级,手术操作者于患者肩关节终末端小范围、有规律地松动关节,每次松动均需接触肩关节活动的终末端,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紧张为主。术中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手法进行调整。15 min/次,共治疗10 d。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全部消失,活动不受限制,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为痊愈;肩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活动不受限制,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活动轻微受限为有效;肩关节疼痛及功能均未缓解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疼痛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满分10 分,评分越高,疼痛感越明显[7]。(3)采用关节活动度评分表(ROM)对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包括外展、后伸、前屈、内旋、外旋,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活动度越高[8]。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456.38±2.062.61±0.8711.3090.000对照组456.43±2.114.73±1.224.6790.000 t 0.1149.491 P 0.9100.000

2.3 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外展治疗后 治疗前后伸治疗后 治疗前前屈治疗后 治疗前内旋治疗后 治疗前外旋治疗后观察组4549.26±10.04126.35±10.6922.93±6.5342.51±5.8976.23±10.06138.95±11.5422.43±6.1253.06±6.7921.78±5.2649.38±5.89对照组4550.43±9.6898.34±10.7224.39±6.7733.63±6.2675.89±9.87106.92±10.3321.76±5.8939.54±6.1520.39±4.0836.81±5.27 t 0.56312.4111.0416.9300.16213.8730.5299.9001.40110.669 P 0.5750.0000.3010.0000.8720.0000.5980.0000.1650.000

3 讨论

肩周炎是发生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冈上肌肌腱的肩关节慢性特异性炎症,因肩周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粘连等,造成患者肩部肌肉出现疼痛,严重者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肩周炎多采用镇痛、消炎、松解粘连治疗,但肩关节在日常生活中活动量较大,治疗较为困难,单一方法治疗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等具有重要作用。

肩周炎归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主要病因为受风、寒、湿等侵袭,患者肩部血液淤积,经络不畅[9]。因此,中医治疗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与单纯温针灸治疗相比,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肩周疼痛感得到明显缓解,并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针刺可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功能改善,具有活血、通络的效果。温针灸是在针刺治疗的同时联合艾灸治疗,借助艾灸的热力可有效祛湿散寒、温经通络,从而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及炎性物质的渗出,改善肩关节功能。关节松动术是依据关节运动的生物学原理,对关节面实施旋转、滚动、滑动等手法,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同时关节松动术还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松解已发生粘连的组织,从而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10]。此外,关节松动术操作是以轻微的活动带动整个肩关节活动,通过有规律的关节松动,使得关节力学感受器产生兴奋,有助于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将温针灸与关节松动术联合,可较好缓解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从而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综上所述,采用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患者有助于减轻患者患处疼痛感,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效果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

猜你喜欢
肩周炎活动度肩关节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