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对牙周-牙髓病变患者牙周相关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019-08-14 07:53冯红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7期
关键词:糊剂牙髓根管

冯红敏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中医院 新郑451150)

牙髓及牙周组织在解剖上互相沟通,会造成联合病变的发生,且两者的病变及感染可相互扩散及感染[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临床上较常见,临床表现复杂,多发于中老年人,疗程较长且预后较差。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的原则是彻底消灭感染源,积极处理两方面的病灶[2]。本研究采用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联合清胃散火汤治疗牙周牙髓病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2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牙髓病变患者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 例。其中观察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18~65 岁,平均(32.2±6.1)岁。对照组男19例,女17 例;年龄19~64 岁,平均(31.8±6.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诊断为牙周-牙髓病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牙周-牙髓病变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无精神障碍患者。排除标准:根管产生钙化或变异,难以采用根管治疗,采用拔除或手术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伴有肾功能损害、重症甲状腺疾病;伴有重大疾病及其他典型恶病质患者。

1.3 诊断标准 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临床上表现探之出血,牙周袋>5 mm,伴有咬痛或咬无力,牙龈溢脓、红肿,下牙结石Ⅰ~Ⅲ度;X 射线片显示部分患牙龋坏、牙冠松动,牙齿根尖区低密度影像,嵴顶或牙槽根尖分叉部存在不同程度吸收,伴有自发痛史。符合《实用中医口腔病学》中医辨证分型,咀嚼或遇到冷刺激时疼痛加重,牙龈红肿出血,自觉牙痛,牙齿松动,牙周溢脓,另外疼痛感可放射至颞部,大便干,小便黄,伴有口臭,脉滑数或洪数,舌红苔黄[4]。

1.4 治疗方法 检查记录患者根尖周具体情况,以及牙周破坏程度、范围,拍摄X 射线片,实施基础化的牙周治疗:取0.9%氯化钠溶液及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交替冲洗牙周袋,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同时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联合清胃散火汤治疗。先行根管预备:常规开髓、拔髓、扩根、超声波冲洗根管封捻,换药直至症状基本消失,根管内干燥,无异味或渗出。再行根管充填:应用注射器将Vitapex 糊剂注入根管内,使整个根管能被糊剂彻底充满,并适当超填,牙胶尖暂封。8 周后将根管内部糊剂取出,进行树脂永久性根管充填。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并配合叩齿锻炼[5]。清胃散火汤组方:黄芩3 g、黄连3 g、知母5 g、玄参5 g、甘草3 g、薄荷2 g、生地黄5 g、升麻5 g、栀子3 g、地骨皮3 g、葛根3 g、石膏3 g、桔梗3 g、连翘3 g,水煎服,每天早晚各1 次,1 剂/d,持续治疗8 周[6]。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清胃散火汤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牙周有关指标。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出血指数(BI)阴性,牙周探诊深度(PPD)减少≥3 mm,牙痛及根尖区窦道消失;有效,BI 阴性,PD 减少>2 mm,疼痛消失,窦道未闭但无分泌物;无效,BI、PD、疼痛等均无明显改善,X 线片见牙槽骨吸收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牙周有关指标包括PPD、临床附着水平(CAL)、根尖周指数(PAI)。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PPD、CAL、PAI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PD、CAL、PAI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比较

组别 n 时间 PPD(mm) PAI CAL(mm)观察组36治疗前5.27±0.523.31±0.551.84±0.35治疗后3.86±0.382.42±0.270.86±0.16对照组36治疗前5.34±0.553.27±0.531.79±0.33治疗后4.65±0.432.89±0.351.21±0.25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TNF-α、IL-1β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IL-1β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 n 时间 IL-6(pg/ml) TNF-α(pg/ml) IL-1β(ng/ml)观察组36治疗前203.86±26.4444.69±8.348.87±1.33治疗后116.29±18.0125.77±4.355.16±0.71对照组36治疗前198.43±25.3745.27±8.478.79±1.29治疗后154.20±21.7334.08±6.286.85±0.90

3 讨论

牙髓炎及牙周炎的病理改变及发病因素虽然不尽相同,但两者的感染可经两者间的交通途径相互扩散,两者的病变过程可相互影响。牙髓炎及牙周炎均为混合性细菌感染,最终形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7]。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存在附着丧失、慢性炎症、牙龈退缩、牙周袋形成、牙髓钙化和牙槽骨吸收等组织病理学变化,此次研究所选择的观察指标PAI、PPD 和CAL 可实现对牙周牙髓病变患者牙髓及牙周组织修复及损害情况的客观反映[8]。研究显示,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炎性反应为关键因素,机体受到致病菌细胞脂多糖的刺激会释放多种炎性因子,致使牙齿支持组织遭受破坏,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除此之外,相较于健康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IL-6、TNF-α、IL-1β 水平明显较高,且IL-6、TNF-α、IL-1β 水平与牙髓及牙周组织破坏程度呈正相关,因此IL-6、TNF-α 及IL-1β 可作为诊断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炎症状态敏感性标记物。

Vitapex 糊剂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碘仿、聚硅氧烷油,是新型的根管填充剂。其中聚硅氧烷油是高级润滑油,可增强糊剂的流动性和可吸收性;碘仿可发挥防腐、消毒、减少渗出和除臭作用,可促进炎症病灶的吸收,诱导牙周组织再生修复[9]。氢氧化钙有强碱性,能有效清除牙周炎症及根肩周炎的酸性物质,使根尖周肉芽组织纤维化,有利于牙槽骨再生。选择注射的方式进行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治疗,操作简单方便,适当超填能加大根管充填压力,使Vitapex 糊剂与根管壁紧密贴合,并使牙胶尖暂封以防止发生微渗漏,有利于牙周和牙髓组织愈合。胃火炙盛与牙周牙髓病变发生密切相关,清热泻火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牙周-牙髓病变病机关键在于胃火上蒸,故临床治疗应以消肿止痛、清热泻火为基本原则。清胃散火汤具有凉血泻火、清热散结的功效。本研究治疗前两组PPD、CAL、PAI 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PPD、CAL、PAI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IL-1β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IL-1β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采用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联合清胃散火汤治疗牙周牙髓病变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相关牙周指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糊剂牙髓根管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氯锌糊剂合清暑汤治疗黄水疮的临床体会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牙根尖周炎40例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