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黄芪汤辅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肺脾气虚证)疗效

2019-08-14 07:53黄义冬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7期
关键词:腹痛黄芪综合征

黄义冬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 英德51300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以腹痛、腹部不适为主要临床症状。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四个临床亚型中,便秘型最为常见,且发病以中青年人群居多。患者除了腹痛与腹部不适外,多伴随排便困难,大便量少呈细杆或羊粪状,属于中医“气秘、便秘”等范畴[1]。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脾有关,脾虚为根本,肝郁为诱因[2]。本研究采用自拟黄芪汤辅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实验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42~53 岁,平均年龄(47.40±5.30)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94±1.30)年。对照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42~54 岁,平均年龄(48.20±5.60)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82±1.6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3]中相关诊断标准,症见大便不干结,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费力排便汗出气短,便后疲劳,倦怠懒言,舌苔薄白,脉弱,属肺脾气虚证;年龄≤80 岁者;病程≥6 个月。(2)排除标准[4]:上消化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出胃或食管炎症、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者;有糖尿病、肾病等其他全身性疾病史者;有腹部手术史者;中途治疗、不接受随访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国药准字H20031110)治疗,5 mg/次,3 次/d,餐前服用,治疗期间停用治疗本病的其他相关药物,嘱患者避免食用滋腻、生冷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避免过度劳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黄芪汤:炙黄芪25 g,麻子仁、白蜜、陈皮、枳实、莱菔子各10 g,生白术15 g,甘草8 g;兼肝郁气滞者加乌药、佛手、广木香各10 g;兼脾肾阳虚者加肉苁蓉、怀牛膝各15 g,升麻10g;兼肠道热结者加生地15 g,枳实5 g,厚朴10 g;兼津亏血少者加熟地、当归各15 g。1 剂/d,水煎服,200 ml/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愈: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降低>95%;显效: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降低75%~95%;有效: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降低30%~74%;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降低<30%[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变化,包括Brustol 粪便分型、排便困难、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疲倦乏力、神疲懒言,按无、轻、中、重分4 个等级记分,无记0 分,轻记2 分,中记4 分,重记6 分。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腹胀、排便不尽感、疲倦无力、神疲懒言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腹胀、排便不尽感、疲倦无力、神疲懒言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腹胀治疗后 治疗前排 便不尽感治疗后 治疗前疲倦乏力治疗后 治疗前神 疲懒言治疗后实验组304.12±1.251.82±0.934.32±1.491.21±0.983.84±1.271.38±0.883.98±1.311.57±1.07对照组304.14±1.092.69±1.024.29±1.432.76±1.053.82±1.252.72±1.123.96±1.242.53±1.04 t 0.0663.4520.0805.9110.0615.1530.0613.524 P 0.950.000.940.000.950.000.950.00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rustol 粪便分型、排便困难、腹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rustol 粪便分型、排便困难、腹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Br us tol 粪便分型治疗后 治疗前排便困难治疗后 治疗前腹痛治疗后实验组304.79±1.132.33±1.044.77±1.101.81±0.844.45±1.182.16±0.93对照组304.83±1.213.31±0.954.79±1.022.75±0.894.49±1.173.23±0.97 t 0.1323.810.0734.2070.1324.361 P 0.900.000.940.000.900.00

3 讨论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腹痛、腹部不适伴随排便费力、大便量少干结为主要临床症状,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气秘、便秘、腹痛”等范畴。其病因与病机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其发病与肺、脾、肝、肾、胃诸脏均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脾脏、肝脏。脾虚失运、肝气不疏是导致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临床中以肺脾气虚型以及肝郁气滞型最多见[6]。

久病必虚,是中医很重要的理论,因该疾病病情迁延难愈,病程短则半年,长可达十年甚至几十年,久病伤脾,可致使脾虚弱,运化失常。因此,脾虚是该疾病病因之根本,也是导致患者病情迁延难愈之主要原因[7~8]。肺乃华盖,是机体气之所主,各腑脏及其运作均受肺气的调节。且肺和大肠互为表里,大肠的传导功能与肺气肃降有密切关系,肺气虚可使气机升降失司,脾对水湿运化失常,脾肺气虚可致大肠传导功能受阻,大便秘结。基于上述病因病机,本研究采用自拟黄芪汤,从脾、肺两脏入手,补益脾肺,以促进脾的运化功能以及肺的调节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自拟黄芪汤,有助于增强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黄芪汤中,黄芪性干微温,可健脾补中、益肺升阳;火麻仁可补虚扶正;蜂蜜解毒润燥、补中缓急;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白术可燥湿利尿、健脾益气、止汗固表;枳实可消痞破气、止痛行气;莱菔子可行气、消痞、除胀;甘草缓急止痛、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健脾、通调大便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可增加十二指肠收缩与舒张力,促进肠推动;火麻仁在肠道中碱性肠液的作用下可生产脂肪酸,刺激肠壁而起到通便的作用;蜂蜜可增强小肠推进运动,因此具有通便的作用;陈皮可促进肠推进与胃排空,其可能机制或许与胆碱能M 受体有关;白术可刺激胃肠道M 受体兴奋,易化小肠平滑肌肌电,进而促进胃肠运动;枳实、莱菔子可加快结肠肌条运动,进而促进肠推动。综上所述,自拟黄芪汤辅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肺脾气虚证)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痛黄芪综合征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黄芪是个宝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