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EGF 水平对胰腺癌分期及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分析

2019-08-14 07:53任晓樊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7期
关键词:胰腺癌分化血浆

任晓 樊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南阳473000)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高恶性程度肿瘤之一,预后效果极差,且近年来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胰腺癌5 年存活率不足1%。胰腺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往往无法引起重视,但其进展程度十分迅速,往往发现时已经属于中晚期[1]。因此,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相当困难。目前认为,40 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就诊时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2]。尽管如此,这仍无法引起患者的重视,从而耽误了治疗。因此,对于早期诊断胰腺癌的研究迫在眉睫[3]。血浆表皮生长因子(EGF)属于单链多肽类物质。近年来,EGF 水平改变在肿瘤的发生以及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受到了临床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在肺癌、胃癌以及肝癌等癌症患者的血浆中,EGF 的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还有部分研究表明,EGF 水平与癌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4]。但EGF 水平与癌症患者化疗效果之间关系目前临床少有报道。本研究分析EGF对胰腺癌患者癌症的分期以及化疗效果预测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 年5 月~2017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0 例;平均年龄(56.76±5.58)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经病理学确诊为胰腺癌;CT 或MRI 等辅助检查确诊;预计存活时间大于3 个月;均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肿瘤;存在心肌梗死、血栓事件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无法耐受研究所用化疗方案;失访。

1.3 研究方法

1.3.1 化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以吉西他滨为基础药物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疗程为4~6 个化疗周期。

1.3.2 检测方法 入选患者入院后取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10 ml,在转速3 000 r/min,离心半径5 cm的条件下离心10 min,使血浆脱离并-20 ℃储存。采用ELISA 法检测患者的EGF 水平,EGF 试剂盒为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产品,实验操作严格按说明书以及实验室操作标准进行。

1.4 观察指标 (1)胰腺癌患者血浆EGF 水平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2)胰腺癌患者血浆EGF 水平与化疗效果的关系:化疗后观察患者临床效果,包括局部缓解、病情稳定以及病情进展,对比不同临床疗效下患者的EGF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预后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s 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浆EGF 水平之间的关系 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是否合并脉管癌栓的胰腺癌患者血浆EGF 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肿瘤分期以及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的胰腺癌患者EGF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浆EGF 水平之间的关系(pg/ml,

表1 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浆EGF 水平之间的关系(pg/ml,

影响因素 n 血浆EGF 水平 t/F P年龄<60 岁3467.21±13.12t=0.6230.578≥60 岁4668.61±12.57性别男5068.98±12.55t=0.4380.617女3066.42±11.53肿瘤TNM 分期Ⅰ~ⅡA2147.31±12.38F=24.379<0.001ⅡB2067.04±12.56Ⅲ2075.33±11.01Ⅳ1984.25±10.64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3278.07±14.21t=12.537<0.001中、高分化4861.32±12.54脉管癌栓阴性5667.86±11.05t=0.1540.812阳性2468.39±14.27

2.2 血浆EGF 水平与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80 例患者化疗结束后,部分缓解28 例,血浆EGF 水平为(52.55±10.07)pg/ml;病情稳定20 例,EGF 水平为(66.49±12.96)pg/ml;疾病进展32 例,EGF 水平为(82.52±11.72)pg/ml。3 种不同临床效果的EGF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0.932,P<0.001)。

2.3 胰腺癌患者化疗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以胰腺癌患者化疗疗效为因变量(部分缓解/病情稳定=0、疾病进展=1)进行二分类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血浆EGF 增高为胰腺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的促进因素。见表2。

3 讨论

EGF 属于单链多肽类物质。既往研究表明,在肺癌、胃癌以及肝癌等癌症患者的血浆中,EGF 的水平明显升高。在本研究结果中,胰腺癌患者的血浆EGF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这提示血浆EGF与胰腺癌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国内也有研究[5]证实了这一点。

既往研究表明,患者胃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EGF 水平越高;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浆EGF 水平高于早期患者[6~7]。EGF 及其受体在肝癌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也明显升高。本研究中,胰腺癌患者的血浆EGF 水平与肿瘤TNM 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临床肿瘤TNM 分期越晚,则患者血浆EGF 水平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患者的血浆EGF 水平越高,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是否合并脉管癌栓无明显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血浆EGF 水平不仅可以作为临床胰腺癌诊断的生物化学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胰腺癌患者病情程度以及肿瘤分化程度的推测指标[8~9]。

化疗是临床治疗胰腺癌的常见手段之一,以往临床对化疗疗效的判定大多依据患者化疗后胰腺影像学的改变以及常见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10]。而在本研究中,化疗后病情部分缓解或病程稳定患者的血浆EGF 水平要明显低于化疗后疾病进展患者。同时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血浆EGF 是胰腺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的促进因素(OR=3.06),这表明EGF 水平与患者的化疗疗效有关,同时也表明胰腺癌患者的血浆EGF 水平与胰腺癌的进展以及肿瘤负荷有关[11]。当化疗方案对胰腺癌患者有效时,患者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肿瘤负荷随之下降,故而对胰腺癌化疗有效的患者,其血浆EGF 水平也会随之下降[12]。

综上所述,血浆EGF 与胰腺癌的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EGF 水平检测可作为胰腺癌患者病情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的预测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胰腺癌患者化疗的疗效判定指标。但本研究存在所选样本量不足等缺点,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胰腺癌分化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