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8-14 07:53郭振宇崔晓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7期
关键词:腰腿痛针灸中药

郭振宇 崔晓艳

(1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郭振宇中医诊所 孟津471100;2 河南省洛阳东都医院骨科 洛阳471002)

颈肩腰腿痛在临床较为常见,如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等,发病与慢性劳损、无菌性炎症等因素有关,患病部位易出现疼痛感、肿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颈肩腰腿痛发病特征为疼痛时轻时重、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等,疾病早期阶段大部分患者容易忽略,错失疾病治疗最佳时机[2]。该病西药治疗有一定疗效,但病情易复发,疗效不理想。有研究指出,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明显。为此,本研究共纳入78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分组讨论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经CT、MRI 检查确诊;(2)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主诉为颈肩、腰腿活动受限,腰腿疼痛,颈肩部疼痛等。排除标准:(1)合并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症状;(2)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3)有心脏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4)无法配合随访。选取我院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 例,男19 例,女20 例;年龄35~68 岁,平均(42.5±1.1)岁;病程3~15 个月,平均(5.6±0.5)个月;疾病类型:12 例颈椎病,10 例腰肌劳损,11 例肩关节周围炎,6 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研究组39 例,男20 例,女19 例;年龄34~69 岁,平均(42.8±1.2)岁;病程4~16 个月,平均(5.8±0.4)个月;疾病类型:13 例颈椎病,9 例腰肌劳损,10 例肩关节周围炎,7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腰腿痛者取悬钟、腰夹脊、丘墟、阳陵泉、委中、环跳、大肠俞等穴位,用毫针泻法,捻转提插,隔日或每日1 次;颈椎病者取大椎穴,反复扣刺皮肤至少量出血点或皮肤稍红,每间隔3 d1 次。研究组接受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针灸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中药外敷:取500 ml 黄酒、1 条蜈蚣、40 g 秦皮、40 g 黄连、40 g 寄生、40 g 青风藤、50 g 独活、50 g 牡丹皮均匀混合后,放入网兜中热蒸1 h,待降至适宜温度后贴敷在疼痛位置,2 次/d。两组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依据疾病诊断标准评估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肢体和关节运动功能正常;有效:肢体和关节运动功能存在运动障碍,与治疗前比较,症状改善程度≥30%;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治疗前后用0~3 分评分法评估证候,包含功能受限、肿胀、疼痛等症状。无症状计0分;轻微症状,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计1 分;症状明显,生活、工作上存在一定限制计2 分;症状严重,生活和工作严重受限计3 分。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分值0~10 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活动评分法评估两组运动功能,包含有无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协同运动活动、脱离协同运动活动等。用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状况。100 分:无需依赖;61~99 分:轻度依赖;41~60分:中度依赖;≤40 分:重度依赖。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证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受限、肿胀、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证候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证候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功能受限治肿疗胀前 疼痛 功能受限治肿疗胀后 疼痛研究组392.49±0.272.45±0.312.52±0.181.21±0.161.21±0.081.38±0.15对照组392.48±0.282.46±0.302.53±0.191.69±0.211.88±0.172.03±0.20 t 0.125 10.213 20.065 811.495 621.352 115.658 9 P 0.865 40.865 20.154 10.000 00.000 00.000 0

2.3 两组Fugl-Meyer、Barthel 指数及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ugl-Meyer、Barthel 指数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ugl-Meyer、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Fugl-Meyer、Barthel 指数及VA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Fugl-Meyer、Barthel 指数及VAS 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Fugl-Meyer 评分 Ba治rth疗el前指数评分 VAS 评分Fugl-Meyer 评分 Ba治rth疗el后 指数评分 VAS 评分研究组3911.89±3.2631.73±8.836.58±0.2137.58±5.2172.54±12.241.21±0.03对照组3911.88±3.2531.72±8.826.59±0.2222.54±4.2146.58±11.653.25±0.51 t 0.021 40.002 10.321 514.201 46.325 424.152 4 P 0.215 10.658 40.851 40.000 00.000 00.000 0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颈肩腰腿痛主要病因为损伤跌倒、外邪侵袭、过度劳累造成病变部位经络气血被阻,聚结经筋,营卫失养[3~5]。中医治疗颈肩腰腿痛主要方法有中药、小针刀、穴位注射、牵引、针灸、推拿等,针灸则包含综合疗法、灸法、埋线、穴位注射、腹针、耳针、电针、针刺等。颈肩腰腿痛归属于中医学“眩晕”等范畴,主要病机为“瘀”,痰阻、气滞、阳虚、血虚、气虚等均可致瘀[6~7]。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可达到解痉止痛、行气活血、除湿逐寒、祛瘀、温通经络等功效。医学研究证实,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对机体氧自由基代谢、血管活性物质、体液因子、神经电生理、血液循环等有明显影响,可改善脊柱环境,缓解肌肉痉挛,调节神经功能等。但实际治疗中,单独给予针灸治疗疗效不太突出[8~9]。本研究中,研究组接受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外敷可使药物从皮肤部位吸收,达到止痛、祛瘀、活血、消除症状、促进功能恢复的目的[10]。中药外敷很好地避免了内服药物刺激人体胃肠道的缺点,缓解了肝肾负担,降低了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不宜服药者,此给药途径相当理想。综上所述,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关节功能,疗效明显。

猜你喜欢
腰腿痛针灸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治疗腰腿痛验方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药零食”怎么吃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