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9-08-15 05:31徐烨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癌组间

徐烨

甲状腺癌是一种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其10年生存率在90%以上。然而,有资料显示甲状腺癌已成为发病率增长较快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从1993年的3.6/10万增长为2010年的12.2/10万[1]。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来看,其患病既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后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炎症被认为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桥本甲状腺炎(HT)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桥本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自身抗体形成以及淋巴细胞浸润为特点。临床实践中发现,甲状腺癌与HT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免疫学关联[2]。因此,本研究选择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C)患者群体,探讨HT对PTC发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PTC的患者173例;全部患者均有病理学证实为PTC。依据是否伴发HT分为伴发组29例和非伴发组144例。

1.2 研究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肿瘤最大直径、数量、分布,是否存在包膜侵袭、中央淋巴结转移、微小钙化等;实验室指标,包括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2.3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比较显示,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包膜侵袭、中央淋巴结转移和TSH、TPO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和TSH是PTC伴发HT的危险因素(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及赋值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及赋值比较[n,()]

变量 赋值 伴发组(n=29) 非伴发组(n=144) t/χ2值 P值性别 4.183 <0.05男1 3 41 26 103年龄/岁 -39.2±5.7 46.3±6.2 3.547 <0.05肿瘤最大直径/mm -3.0±0.4 7.1±1.1 3.740 <0.05病灶数量/个 -3.1±0.5 3.3±0.4 1.893 >0.05分布 0.029 >0.05单侧 1 21 102双侧 2 8 42包膜侵袭6.372 <0.05是1 1 35否0 28 109中央淋巴结转移5.440 <0.05是1 2 39否0 27 105微小钙化0.195 >0.05是1 18 83女2 11 61 T3/(ng·dL-1) -129.8±21.2 130.6±19.0 0.132 >0.05 T4/(μg·dL-1) -9.1±1.6 8.9±1.3 0.225 >0.05 FT3/(pg·mL-1) -3.1±0.4 3.0±0.5 0.314 >0.05 FT4/(ng·dL-1) -1.1±0.2 1.0±0.1 0.097 >0.05 TSH/(mIU·L-1) -5.6±1.1 2.3±0.7 3.981 <0.05 TPOAb/(IU·mL-1) -46.1±13.0 35.4±12.1 2.963 <0.05否0

表2 PTC伴发HT的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目前,已有相当证据证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存在一定关系,进而提出了“炎症导致癌症”这一观点,如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感染与胃癌发病等[3]。而在甲状腺癌方面,1955年Dailey最早发现甲状腺癌可能与HT存在某种联系[4]。随着甲状腺癌早期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确诊为PTC的患者数量较过去增长较多。而且,PTC合并HT的发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已经引起医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PTC-HT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内分泌领域的热点[5]。然而,目前PTC与HT发病关系之间的研究尚存争议。PTC是对HT的一种活性反应,还是HT为PTC癌变的起始因素并未有明确结论,主要集中在“HT患者更倾向于发生PTC”“HT是宿主肿瘤反应的表现之一”,亦或是“PTC与HT共存仅是单纯的偶发事件”[6]。

目前,已有许多假说对PTC与HT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包括:HT为甲状腺癌的前期病变;HT与甲状腺癌有共同的病因;生物学因素,如细胞角蛋白19异常表达,Ret/PTC基因表达失衡及细胞增生和凋亡失控;还有观点认为,PTC与血清TSH水平有关,即HT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从而导致TSH水平的升高,升高的TSH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从而促进了PTC的发展[7-9]。

本研究中,我们从临床角度探讨HT对PTC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伴发HT的PTC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更高;患者年龄偏小;肿瘤病灶偏小及血清TSH水平更高。这一结果带有一定的积极提示,即伴发HT的PTC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究其原因,有学者分析认为HT患者体内肿瘤杀伤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浸润及凋亡通路激活,可能发挥了潜在的抗肿瘤作用[10]。

综上所述,伴发HT的PTC患者相比于单纯的PTC患者,往往女性偏多、年龄偏小、肿瘤病灶偏小及TSH水平偏高。因此,对于诊断为PTC的患者,如果具备上述特征,应警惕并发HT的风险。

猜你喜欢
桥本甲状腺癌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