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天然鹅耳枥群落调查、结构特征与生态保护措施

2019-08-19 01:38马玉民
防护林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立地条件灌木乔木

马玉民

(凌源市林业和草原局,辽宁 朝阳 122500)

1 自然概况

1.1 气候及植被

辽西南部地区主要为锦州、葫芦岛以及朝阳市南部部分区域,处在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半湿润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以半湿润为主,年平均降雨量较北部地区高出50 mm以上。天然乔木主要以天然蒙古栎〔Xylosmaracemosum(Sieb. et Zucc.)Miq.〕为主,灌木主要以荆条(Vitexnegundovar.heterophylla)等为主。

1.2 鹅耳枥特性与天然分布

鹅耳枥(CarpinusturczaninowiiHance)是桦木科,鹅耳枥属乔木,花期4-5月,果期8-9月,为辽西地区地带性乔木,具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园林观赏植物,在立地条件较差或辽西接近北部地区,很普遍生长为小乔木或灌木。为掌握天然鹅耳枥群落特征,科学评价其生态价值,2018年5-6月,凌源市林业和草原局技术人员,对鹅耳枥群落进行了专项调查,对天然植被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天然鹅耳枥群落调查

2.1 调查方法

技术人员选择朝阳市凌源青龙河流域、葫芦岛市建昌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庙台沟、双顶沟等地进行样线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样地调查,总计调查样地3块,样线5条。样地面积为20 m×25 m,调查记录立地条件,调查内容为乔灌木种类、株数、盖度、地径、郁闭度、平均高等。

2.2 调查结果

经调查,一处标准地为凌源青龙河流域内的佛爷洞乡大河西村,119°15′1″E、40°42′4″N,1林班93小班,小班面积30.5 hm2,标准地海拔高度467 m,坡向北偏东150°,上坡位,坡度43°,属陡坡,土层厚度3~16 cm,小班内有零星裸岩;主要群落特征优势种为鹅耳枥,建群种为鹅耳枥、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Blume) H. Hara var.amurensis(Rupr.) J. S. Pringle〕,乔木平均高为2.6 m,每公顷株数6 000,郁闭度0.7,鹅耳枥和大果榆幼树统计为灌木,其他灌丛有绣线菊(SpiraeasalicifoliaL.)、蚂蚱腿子(MyripnoisdioicaBunge.)、荆条等。各乔木、灌木调查的种类、数量等特征见表1。

3 群落的结构特征

3.1 群落特性

本地区年降雨量偏低,全年以干旱气候为主,并且树种生长于阳坡,土层瘠薄,保水性能差,立地条件恶劣,以此为基础,仍天然形成了片状或散生的小乔木群落,树种以鹅耳枥和暴马丁香为主,充分表现出乔木树种根系发达,抗旱性、喜光性及适应性强等诸多特性,鹅耳枥的片状生长,体现出其根系强大的萌蘖能力,种子繁殖与萌蘖繁殖相结合,使鹅耳枥的天然生长与更新更加稳定,这也表现出鹅耳枥原始建群种的先锋树种作用,这对辽西南部地区大面积山地阳坡、土层瘠薄地块实施人工造林绿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表1 鹅耳枥群落乔灌木数量特征调查结果

3.2 植物过渡性特征

从现地调查结果看,过渡性特征集中体现在:第一,由灌丛逐渐到乔木群落的过渡。乔木的顶层,高生长始终处在不停地生长阶段,乔木层的平均高度2.6 m,实际上更接近于小乔木,这主要受立地条件,如土层厚度等的影响,而在灌木层中,还生长有大量的乔木幼树,一旦空间光照以及土壤条件适宜,幼树即可迅速生长为乔木,本群落就处在灌丛到乔木的生长演替过渡阶段。第二,乔灌木种类的过渡性。如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集中体现出耐旱性,如蚂蚱腿子、大果榆(UlmusmacrocarpaHance)、鼠李(RhamnusdavuricaPall.)等,在同一群落中,长白植物区系的乔木暴马丁香也有生长,体现出乔灌木种类的过渡性。第三,本群落的优势种鹅耳枥,生长良好,在辽西北部部分地区天然生长只能成为灌木,随着纬度南移,天然鹅耳枥才可逐渐生长为乔木,体现出过渡性地带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3.3 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特征

在近域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有大面积的荒山宜林地,因受诸多因素影响,未形成乔灌木群落,仍以草本植物为主,种群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本群落因有乔木建群种,同时,又有其他灌木生长,提供了多样的草本生长条件,乔灌木的根系发挥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枯枝落叶也改善了土壤组成,使地表结构稳定,减少蒸发量,更有利于草本植物度过极端气候,使一些如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sibiricaL.)、曲枝天门冬(AsparagustrichophyllusBunge)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草本植物得以生长,建群种乔木保证了植物资源的多样性[1]。

3.4 自然演替特性

从调查结果可知,本群落处在群落演替的灌木丛阶段,乔灌木的结构组成与种群数量预示通过漫长的正向演替,顶级群落应为暴马丁香乔木天然次生林,伴生树种为鹅耳枥,顶级群落的乔灌木结构更加合理,天然更新稳定,生态功能更加完备。

4 生态保护措施

4.1 封山育林

辽西南部的山地,特别是一些地域偏远,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适宜进行封山育林,达到有效提高林分郁闭度与生态效益的目的。具体措施是,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封、造、管、育、护并举,封育区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影响,一般10~20 a后,形成天然次生乔木或灌木林,达到多种原生木本、草本植物自然组合,生态功能充分互补,使整个系统的生态功能及稳定性大幅增强。[2]

4.2 人工辅助天然更新

尊重自然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引进栽植本地乡土树种,与原有植被合理搭配,缩短生态恢复的时间,促进原有灌丛的自然修复。栽植树种主要包括本地一些乔木或灌木乡土树种[3],如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小叶白蜡(Fraxinusbungeana)、鹅耳枥、暴马丁香、山杏(Armeniacasibirica)、榆叶梅(Amygdalustriloba)、野皂荚(Gleditsiamicrophylla)等。可以用实生苗木适时栽植,也可以根据不同树种,进行直播造林。

4.3 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与公益林规划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依法划出的特定区域,保护、恢复有代表性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现已批建众多的国家级与省级自然保护区,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红线指基于林地各种重要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强制性严格保护,避免人为活动对生态功能发挥产生影响;公益林是依据林分培育目的与生态作用,将有林地面积科学划分,国家给予林农按年度发放一定的经济补偿。

猜你喜欢
立地条件灌木乔木
◆ 园林苗木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漯河市常见灌木类苗木的整形与修剪要点
探究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
与世隔绝的人世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杜鹃等 5 种灌木对PM 2.5 的净化作用初探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接穗品种等因素对核桃嫁接改良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