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国道改建城固段汉江湿地保护区景观调查及建议

2019-08-20 08:20王琼刘秋苹杨芬吴玉华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国道汉江鸟类

王琼 刘秋苹 杨芬 吴玉华

【摘   要】 对108国道改建城固段汉江湿地景观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区配置等方面的建议,为加快汉江湿地恢复、使108国道改建城固段汉江湿地景观规划更加合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108国道改建城固段;景观调查;建议

Landscape investigation and suggestion of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108 in the Han river wetland reserve

Wang Qiong   Liu Qiuping   Yang Fen   Wu Yuhua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of the han river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gu se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108,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terms of local conditions,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zoning allocation, so a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speeding up the restoration of the wetland and making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the han river wetland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gu se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108 more reasonable.

[Keywords]  108 national highway reconstruction urban solid section; landscape survey; advice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天然水库”“生物超市”之美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以保护朱鹮及其它珍稀水禽、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水质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既是候鸟的迁徙通道和停歇驿站,也是珍禽朱鹮的重要栖息地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具有极高的生态区位。108国道改建城固段紧临汉江湿地,为了切实发挥好汉江湿地生态功能,营造沿线优美生态景观,我们对108国道改建城固段汉江湿地景观进行了调查。

1  108國道改建城固段汉江湿地景观现状

1.1  湿地野生植物景观

108国道改建城固段汉江湿地景观以自然植物景观为主,人工配置景观为辅,汉江湿地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以水生草本、湿生草本植物为主,主要分布有芦苇群落、禾草群落、莎草群落、芒群落。缓冲区和实验区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芦苇群落平均高2.5米,盖度90%,分布在长期积水或季节性积水较浅区域,呈大面积片状分布;禾草群落分布于河岸一级阶地的河岸边、路边等,面积较大,无积水地,群落物种单一,禾草盖度达80%—90%,处于绝对优势,伴生植物有狗尾草、地锦、苍耳、水蓼、艾蒿等;莎草群落以湿生莎草科植物为主,平均高0.3至0.8米,盖度80%,呈片状分布在地表长期湿润的河滩地;芒群落分布于一级阶地、河岸边或路旁,块状或片状分布,盖度90%以上,伴生种有莎草、白茅等;人工植物群落:以杨树、水杉、柳树、枫杨、桑树、苦楝树、刺槐及农作物为主,主要分布在河堤、村庄周围及路渠两旁。

1.2  湿地野生动物资源

在汉江湿地河床的草地、丛林、浅滩分布的野生动物有16目35科116种,其中以鸟类为主,分布有国家一级野生动物朱鹮、黑鹳等2种,国家二级野生动物大天鹅、苍鹰、普通鵟、鸢、红脚隼、雕鸮、长耳鸮、短耳鸮、纵纹腹小鸮等9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苍鹭、白鹭、夜鹭、池鹭、牛背鹭、豆雁、斑头雁、斑嘴鸭、绿头鸭、赤麻鸭、画眉、红嘴相思鸟等12种,另有众多的一般保护野生鸟类在汉江栖息、觅食,普通秋沙鸭、小、凤头、凤头潜鸭、白眼潜鸭、普通鸬鹚等,为汉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湿地的破坏行为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108国道城固段的改建,对汉江湿地野生鸟类的干扰造成一定的影响,采砂(石)、淘金等生产活动对河床的破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使湿地植物种类不断减少,鸟类栖息地日益缩减,降污净化功能不断下降。

2.2  湿地景观色彩单调

汉江湿地植被乔木主要以杨树水杉,草本以禾本科植物群落为主,植物种类较少,景观色彩主要以绿色为主,色彩单调。

2.3  缺乏科学规划

湿江湿地实验区为周边村民种植的农作物,以蔬菜为主,规模小,缺乏生态农业理念,缺少科学规划,农业附加值低。

3  景观规划与配置建议

规划区位于汉江湿地保护区以南,东起博望镇新庄村,经河坎、巨家湾至梁家庵,依据所处地理位置,将其划分为三区,即,汉江河堤至河道中心区、汉江河堤两岸景观区和108国道至汉江河堤景观区。

3.1  汉江河堤至河道中心景观配置

以汉江主河道为主轴的湿地生态区,是汉江湿地的核心保护区域。景观结构及植物配置以保护河道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同时恢复因挖沙而遭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区以静态观赏为主,在植物配置时,尽量保护水域环境,以乡土树种和原生植被为主,景观营造以湿生植物为主,选用生长最旺的、最耀眼的乡土植物作为主题植物,在水边种植、芦苇、黄菖蒲等,水中以荷花、千屈菜、水葱、鸭舌草等点辍,河漫滩湿地,以狗牙根作为地被草种,其上以孤植或丛植的形式栽植刺槐、枫杨、乌桕、杨树、水杉、紫薇、石楠、大叶女贞等等乡土乔木,同时点缀红枫、紫荆、垂丝海棠、红叶石楠、枫香等色叶植物,丰富视觉感受,提高湿地净化能力,为鸟类的栖息繁衍提供适宜的生境,形成秋叶荻花、荷花飘香、鹭鸟争鸣、蛙声月下、柳堤春晓、笠翁垂钓的迷人画卷。

3. 2  汉江堤岸景观配置:

3.2.1  植物景观区    可选择的植物类型丰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包括耐湿的乔灌木以及一些湿生草本植物,如,杨树、银杏、香樟、水杉、落羽杉、池杉、楸树、黄连木、乌桕、苦楝、枫杨、垂柳、樱花、石楠、海桐、红叶小檗、铺地柏、石竹等。植物配置采用片植或群植的形式,做到有疏有密,留出一定的透景线,配置时应尽量使岸边四时有景,具有特色,可安排不同花期、叶色的乔灌木分层种植,在最下层可配置草本花卉或地被植物,以延长、丰富木本植物的观赏期,例如,栽植四季常绿的香樟、广玉兰,杜英,秋季叶色变化的银杏、枫香、乌桕等,使人留恋忘返。

3.2.2  野生鸟类观赏区    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每到晴天丽日,众多雁鸭科、鹭科、雀形目、鹮科鸟类云集区内,蔚为壮观,吸引了周边县内观鸟爱好者前来欣赏。为倡导文明观鸟,积极宣传爱鸟、护鸟保护知识,打造人鸟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在108国道改建段巨家湾河堤边设置野生鸟类观赏区,在区内适量种植谷物、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为鸟类迁徙、觅食、繁殖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同时设置鸟箱、鸟巢、取食盘等,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觅食,既保护了鸟类,又满足了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愿望。

108国道至汉江河堤为湿地游赏区。对周边土地合理规划,科学引导周边村民种植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无公害无污染的蔬果,打造一个集游人参与的生态农业果园。突出“自然、生态、野趣”,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前提下,融入动态游憩,强调游人参与,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以 “六园”搭建与游人的互动平台,园与园之间以花卉点辍其间,形成景观隔离带,实现既尊重周边村民的种植习惯,提高其经济效益,又营造色彩斑斓的迷人景观。缤纷蔬菜园:观赏果蔬集观赏綠化美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结合周边群众的种植习惯,引导农民,种植彩叶蔬果,如五彩辣椒、樱桃、番茄、袖珍黄瓜、彩叶莴苣、紫甘蓝等,既丰富餐桌,又使人们得到了美好的视觉享受。鲜果采摘园:建立桃园、草莓园、猕猴桃园、葡萄园、西瓜园等时鲜水果,引导游客参与种植、施肥、修剪、采摘,体验劳动乐趣,形成宁静安逸、田园特色的优美画卷。湿地童趣园:将汉江湿地水流引入,形成蜿蜒曲折的溪流,满足儿童戏水需求。设计趣味性、科普性强的儿童游乐项目,如戏沙、摸鱼、抓蝌蚪等,达到亲水乐水的目的。 植物科普园:种植各种湿地植物,以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木本湿地植物、荷花、睡莲等植物。 垂钓园:将汉江水流引入,建立人工垂钓园,养殖鱼类,开展以养鱼、赏鱼、钓鱼、摸鱼、吃鱼等以鱼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形成一处以“鱼”为主题的旅游场所。多彩花卉园:以夹竹桃、桂花、木芙蓉、冬青、紫薇、杜鹃、红花檵木、月季、芍药、菊花、格桑花、凤仙花等花色艳丽、叶色鲜艳的灌木、草本花卉点辍其间,作为“六园”的隔离带,丰富湿地的绿化层次和色彩。

通过动植物景观配置,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景,既有效保护了湿地动植物资源,加快了湿地恢复,又为人们休闲提供了一个绝佳去处,在观花赏叶,鸟鸣虫吟中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国道汉江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插电混动车跑318国道到底什么感觉 魏牌摩卡DHT-PHEV
汉江春晓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鸟类
汉江之歌
鸟类的叫声
207国道黄集至伙牌段破损严重亟待维修
电子月票卡在205国道唐山段的选型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