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楂根段育苗技术研究

2019-08-20 08:20邓朝富张小辉范伟青陈建民曾小根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根段育苗研究

邓朝富 张小辉 范伟青 陈建民 曾小根

【摘   要】 为解决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种子育苗存在种子处理困难的问题,采用野山楂种根繁殖苗木研究,开展种根平埋、斜埋、直埋对出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处理野山楂出苗效果,结果显示:采用3~5cm长的种根平埋的繁殖方式, 2a的平均出苗率可达到83.82%,与杨明霞等采用种子暴晒法处理后播种育苗64.67%的出苗率提高了19.15%,3种处理之间2a平均的出苗率,平埋法为83.82%,斜埋为67.91%,直埋只有25.16%,经多重比较分析,这3种不同处理的种根出苗率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采用种根繁殖的方式培育野山楂苗木,不仅解决了处理种子的麻烦问题,而且还可将野山楂树改良栽培时修剪整理剩下的断根重新加以利用;在3种处理中,平埋的方式出苗效果最佳。

【关键词】 野山楂;根段;育苗;研究

Research on seedling technology of wild hawthorn root segment

Deng Chaofu   Zhang Xiaohui   Fan Weiqing   Chen Jianmin   Zeng Xiaogen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eed treatment difficulty in 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seed seedling, seed roots of 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seed propagation seedlings, seed roots of Crataegus cuneata were adopted to carry out experiments on the effect of planting roots of Crataegus cuneata seeds and roots on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sed on 3 ~ 5 cm long root flat buried way of breeding, the average emergence rate can reach 83.82%, 2 a and ming-xia Yang seed exposure method is used to deal with after planting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increased by 19.15% 64.67%, average germination rate of 2 a between 3 kinds of processing, the method of burying is 83.82%, XieMai is 67.91%, only 25.16%, buried by the multiple comparison analysis, the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achieves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ermination rate.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wild hawthorn seedlings by means of seed and root propagation not only solves the troublesome problem of seed treatment, but also reuses the broken roots left by pruning during improved cultivation of wild hawthorn trees. Among the three treatments, the horizontal burial method had the best seedling emergence effect.

[Keywords]  wild hawthorn; root segment; seedling; research

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为蔷薇科植物,小乔木[1],野山楂为“南山楂” ,南山楂为野生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江苏 、浙江 、云南 、四川等地,根、干、叶都可药用,果实酸甜开胃健脾,有消积食 、活血化瘀、驱绦虫,治肉积、痰饮 、吞酸等功效[2],能起到降血脂、血压、防腹泻、利尿等作用,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果品[3]。由于野山楂的有效成份黄酮总量高于常规山楂,而且风土适应性强,栽培改良后苗木可营造经济林、景观林及四旁、庭院绿化等。发展这一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根据专家们研究,山楂种子种皮厚而坚硬,表面包裹一层蜡质,极难出苗,不经处理播种后两年才能出苗[4]。处理种子又很麻烦,需一冷一热或一干一湿交替,反复多次处理种子[5-7],为此,本試验试图避开种子播种繁殖苗木,采用种根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研究,以期探索出既简单又方便的野山楂种苗繁殖新模式,为广大林农提供更多既经济又实惠的优质苗木。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位于浙江西南部的遂昌县,地理坐标在28 °35'~28°37'N,119°13'~119°15'E,海拔165~1724m,土壤为山地红壤,pH5.3-6.0,土层深度均在60cm以上。根据该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7.1℃,最高气温为40.1℃,最低气温为-9.7℃,年降水量为1212.5mm,大于10℃年积温5273.3℃,无霜期223d,相对湿度79%。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试验点设在境域内森林覆盖率达89%以上,无工业等污染源,大气质量达到一级水平,90%溪流为I类饮用水水质的新路湾镇新路湾村遂昌云露家庭农场基地中,海拔310m。

1.2  试验材料

利用本地三井、石屋下等地采挖的野山楂,通过人工栽培改良的山楂树在修剪整理时获得断根作为供试根段,遂昌云露家庭农场塑料大棚的育苗基地为试验用地。

1.3  试验方法

1.3.1  前期准备

把野山楂树栽培时修剪整理剩余的断根收集起来,一般选择直径0.3~0.5cm的根,剪成3~5cm长的根段,须根长度保留1cm左右即可。圃地进行全面平整,细翻、土碎、清除杂草和石块、草根,苗床做成以南北向,高15cm,宽1.2m。

1.3.2  试验设计

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种根摆法不同设平埋(A)、斜埋(B)、直埋(C)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共15块(面积2m×1.2m)的调查样方,育苗时间2017年为11月15-20日,2018年为11月10-25日,每年在第2年移栽时(3月15-25日,一般主叶3-5片)调查种根出苗率、苗高生长量,试验时间为期2a。

1.3.3  育苗与管理

根据设计要求将准备好的种根在苗床上摆放好后,再进行覆土,覆盖厚度控制在2cm左右,然后及时浇水,使根段与土壤紧贴,以后每隔5d浇一次水和清除苗床中的杂草,保持苗床清洁和湿度。

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出苗率在苗木移栽时按照试验设计调查每个样方种根的株数和成活出苗株数,利用成活出苗株数计算出苗率(出苗率%=成活出苗株数/样方种根总株数×100),并采用DPS软件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及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山楂种根出苗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 采用3~5cm长的种根平埋的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可以取得显著效果,种根2a的平均出苗率可达到83.82%,与杨明霞等研究的采用种子暴晒法处理后播种育苗64.67%的出苗率[6]提高了19.15%,这说明利用种根平埋的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比用种子育苗的出苗率更高。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山楂种子胚尚未完成后熟、种壳和种皮的障碍及天然抑制物质的存在[8],虽经暴晒处理,尚有部分种子不能萌芽所致,而种根却不存在有什么障碍或抑制物质,如杨丽等[9]专家研究的那样,种根繁殖的关键技术是根段保湿 ,只要保持苗床土壤湿度,就能提高埋根成活率。由此可见,野山楂是适用种根繁殖的植物,所以,培育野山楂种苗可以采用种根繁殖的方式。

另外,种根的不同埋法对野山楂种根出苗数量有很大差异。出苗效果最好的是平埋法,种根2a的平均出苗率为83.82%,其次是斜埋的,平均出苗率为67.91%,最差的直埋,平均出苗率只有25.16%,经多重比较分析,这3种不同埋法的种根出苗率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这说明采用种根繁殖的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种根平埋法的出苗率最高,结果与张健康等[10]对杜仲种根繁殖的一致。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平埋的种根距地表近,土壤温度高,通气性好,对种根萌苗的发生有利。其次按照Cholodny一Went假说,生长素是植物的重力效应物,当植 物体呈水平放置时,地球重力(lg)激起重力敏感器官内生长素从上侧向下侧移动[11],而不是左右移动,損失很小,有利于根萌苗的发生,而斜埋或直埋不论是生长素还是有机物质都容易造成损失,都会影响根萌苗的发生。第三是水分和养分,水往低流,种根平埋,根段中的水分有种根皮层阻挡,是向水平方向移动的,而斜埋或直埋根段中的水分是由上向下移动的,在重力的作用下,斜埋或直埋的水分流失速度要比平埋的快,同时随着水分的快速流失,部分的营养物质也被快速带走,所以,种根平埋对保持水分和养分均比斜埋或直埋更加有利,这为种根萌发根萌苗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采用种根的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时,种根平埋的方法是最佳的。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种根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比用种子育苗的出苗率更高,与杨明霞等研究的采用种子暴晒法处理后播种育苗64.67%的出苗率提高了19.15%,不仅解决了处理种子的麻烦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野山楂树改良栽培时修剪整理剩下的断根进行种根繁殖,既可实现用较少的根段培育出大批苗木,同时也可节省生产成本,真正实现多赢。

采用种根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的出苗率与种根的埋法有关,平埋>斜埋>直埋,就是说产生最佳出苗效果的是平埋的方式,最差的是直埋的方式,斜埋的方式居中。

种根长短与出苗率的影响,根据张健康等[10]对杜仲种根繁殖的讲究,种根长度愈短,根萌能力愈强,而王安亭等对刺槐插根育苗试验 ,根段8~12cm比根段4~5cm扦插成活率提高27.8%[12],本试验采用3~5cm的种根长度取得了比种子育苗更高的出苗率,而且在试验中还发现3cm长的种根萌发了7根芽、3.5cm长的种根萌发了9根芽,为此,野山楂种根长度多长才是最合理的,本试验未涉及,尚有待以后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一同,梁建设.药食同源植物——野山楂的栽培[J].新农村,2018,(06):24.

[2] 袁瑾,李霁良,钟惠民.野山楂的营养成分[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2):158 .

[3] 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第一卷.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597-625.

[4] 朱振京.东北野生山楂的繁育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6,177(01):89-90.

[5] 胡少明.山碴快速育苗法[J].湖北农业科学,1984, (06):28-29.

[6] 杨明霞,任瑞,杨萍,等.山西山楂苗木繁育技术[J].山西果树,2018(2):52-53.

[7] 管秀明,汪菊英. 野生山楂育苗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 2006(2):37.

[8] 钱万杰.山楂种子休眠与萌发生理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5):17-20.

[9] 杨丽,贾黎明,李延安. 豆科树种无性快速繁殖技术研究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02):20-25.

[10] 张康健,苏印泉,刘淑明,等.杜仲优树返幼及快速繁殖方法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89,9(02):102-109.

[11] 刘承宪.植物重力生物学的Cholodny-Went假说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 28(3):165-168.

[12] 王安亭,王燕军,唐秀军,等.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1999 19( 3):15-16.

猜你喜欢
根段育苗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荷花、睡莲根段繁殖试验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刺槐细短根埋根育苗技术试验
博落回根段繁殖技术
光叶楮根段扦插育苗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