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难民“不推回原则”的实践及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2019-08-20 08:20姜瑜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姜瑜

【摘   要】 在欧盟区域难民法下,难民拥有11项基本权利,其中“不推回原则”是难民其他各项权利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有效落实难民“不推回原则”,对于维护难民权益、缓解难民危机、促进欧盟政治经济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欧盟成员国对难民“不推回原则”的落实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国际社会处理其他国际性问题,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欧盟难民;不推回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

The practice of EU refugees' principle of "non-refoule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Jiang Yu

[Abstract] Under EU regional refugee law, refugees have 11 basic rights, of which the principle of non-refoulement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other rights of refugee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n-refoulement" of refugee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refugees, alleviating the crisis of refugees and promot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e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n-refoulement" by EU member States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existing problems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deal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problem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words]  EU refugees; principle of non-refoulement;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1951年通過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中第33条明确规定:“任何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推回”)至其生命或自由因为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参加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1]。”此外,1967年生效的《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再次确立“不推回原则”。欧盟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区域性组织之一,研究其对“不推回原则”的践行情况,可以以小见大分析世界上就难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德国和意大利为对象来进行研究。

1  “不推回原则”的践行

“不推回原则”的践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接收难民的态度和庇护者难民身份认定程序。随着西亚北非局势的动荡,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产生大量难民,而欧盟申根国家成为数以万计的难民避难的首选地。然而,欧盟国家在接收难民时态度有所不同。

1.1  接收难民的态度

1.1.1  德国    众所周知,德国对待难民的态度向来较温和,为缓解国内劳动力缺乏的形势,自2015年8月,默克尔政府在难民接收问题上一改其以往严谨偏紧缩的政治传统,采取“欢迎式”的难民接收政策,导致难民大量涌入。2015年,流入欧盟的130万难民中有89万人前往德国,默克尔也因此成为欧洲人道主义的代言人[2]。然而,近百万难民的流入给德国社会带来众多的不利,恐怖袭击事件不断、本国人民失业率上升、极右翼民粹选择党兴起等,迫使默克尔不得不采取更为紧缩的政策。但据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局数据显示,2016年入欧的36.4万难民中,高达32.1万的难民流入德国。可见,尽管收紧了难民政策,德国仍然是难民寻求庇护的首选国[2]。

随着寻求庇护的难民增多,未能通过难民身份认定的庇护者也不断增加。2015年,德国接收到282716份庇护申请,其中获得居留许可的难民有140915人,而被拒的难民有91514人,占申请庇护总量的32.37%;2016年,德国被拒的难民数量占该年庇护总量的24.99%,相当一部分人在德国未能获得合法难民身份[2]。针对这部分人,德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遣返措施,如2017年12月,德国表示愿意资助1000—3000欧给那些于2018年2月前自愿返回的难民;2018年,德国在巴伐利亚州成立首个难民避难遣返中心,旨在严格审查难民身份,实现“更快、更多地遣返难民”等。

1.1.2  意大利    2015年前,意大利实行较为人道的接收政策,海陆均可接收难民。新难民潮形成后,德、英等国相继实行紧缩型接收政策,不少难民入境的道路被封锁,导致大量难民滞留在意大利。据统计,2015年,约有15.3万难民进入;2016年,意大利接收了18万以上的难民。众多难民给意大利社会带来严重困扰,政府多次呼吁欧洲各国共同承担分摊难民的责任,均未得到响应,迫使意大利采取更加紧缩的接收政策。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