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艺术在初中美术综合教学中提升文化理解力的实践探究

2019-08-21 12:00吕一凡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壁画

吕一凡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提升美术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美术课程学习的重中之重。要求学生具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而尹少淳指出“中小學美术教育着眼于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壁画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我们中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的重要一隅。但往往知之甚少,要以美术作为媒介,加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针对这样的学习要求做了以下尝试:采用情景带入,多感官感受,综合教学的方法,让同学们从艺术与生活,科技,人文,情感等多维度地体验壁画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壁画;学科核心素养;文化理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176-02

一、选题缘由

壁画作为人类最初创、最原始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综合艺术。壁画是画在建筑的墙壁上,由艺术家创作与建筑环艺设计师共同合作的结果,他所面临的始终是以追求公众群体审美为目标的大环境,并且通过与公共群体审美意识的交流合作来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准。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经济迅速增长,社会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壁画这一公共艺术对于学生体验历史文化,丰富社会认知等都有巨大影响。而我校学生对于壁画认识浅薄,家长及其他老师们对这门学科也不重视,留给美术学科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在有效的时间里要加强同学们对于壁画的认识是相当困难的。在一份全面覆盖陕西的关于美术文化理解力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壁画的题目只有11.3%的同学能够从绘画风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方面进行简单分析。所以值得我们去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同学们对于壁画的文化理解力。

二、选题的意义

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不能过分重视学科本位,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而是要将学科内容加以转化,变成提升核心素养,开拓学生视野的垫脚石。壁画艺术也并不是只要求学生了解壁画的发展历史,壁画的绘画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不同时期的壁画时,能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了解当时的人文风情和文化特色。提高文化理解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如何理解,如何保护,如何传承壁画艺术。

三、利用综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于壁画艺术的文化理解力

(一)多感官体验教学。将音乐,舞蹈与美术相结合体验不同层次的艺术之美,更好地理解壁画艺术的魅力,动态地展现静态的作品。

案例:在《敦煌壁画》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播放《敦煌飞天》的舞蹈视频并配以《敦煌》音乐,欣赏感受其艺术魅力。敦煌飞天是敦煌壁画艺术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书中记载:“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铛七宝珠,飞天伎乐,忘之云表。”飞天形象来自古老的印度神话,其中乾闼婆和紧那罗是一对形影不离融洽,和谐的恩爱夫妻。所以最初敦煌飞天形象是一男一女,但随着佛教理论,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的需要,两者职能逐渐融为一体,形象也不断演化,最终合为一体,成为体态俏丽持乐歌舞翱翔天空的飞天。

(二)创新教学场所。再优美具体的语言描述也不如身临其境,虽然我们达不到现场教学,但也尽自己所能创造更好的环境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我相信是不需要刻意去记忆也在脑海中永存的。

案例:在学习唐代墓室壁画时同学们更是对其知之甚少,比起敦煌壁画,墓室壁画竟有很多同学没有听说过。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墓室壁画的展览,在跟学校申请之后,带领了一部分同学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现场的氛围带给同学们的是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并且对于如何保护,如何揭取壁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作品。中国山水画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只能配以古典音乐,但对于不同的作品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呢,比如黄公望的《富川山居图》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83岁的黄公望和18岁的王希孟在不同的年龄段创作这两幅作品时的心境自然是不同的,那为什么我们非要给它们搭配相同的音乐呢?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配以摇滚音乐岂不是更为合适,更为符合一个18岁少年的状态。

案例:我们在欣赏解读壁画作品时总是一本正经地研究,为什么不能去发现壁画中的幽默之处呢。壁画中有很多趣味十足的场景。第45窟中发现壁画的一个小角落处竟然有当时创作壁画时的一个厨娘将自己的小像画在了壁画上,第79窟,窟顶“童子礼佛”转着飞盘蹦跑的可爱孩子,第156窟《父母恩重经变》中的婴儿车,这都是生活的真实产物,这样的东西增强了我们的代入感,拉近了我们和神秘壁画的距离。

四、在初中壁画艺术的教学中如何才能提升文化理解力?

(一)将壁画放在历史的时间轴上进行解析。情境带入,感受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将作品带入到当时的文化情境中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壁画与生活,壁画与自然,壁画与科技,壁画与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拉近壁画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贴近壁画作品,真切感受到壁画艺术的魅力。

案例:分析敦煌壁画的演变发展时从早期,北周,西魏,唐代这几个时间节点来分析绘画风格,绘画题材,造型特色这几个方面的变化。例如:唐代绘画题材更为丰富,净土变相,经变故事画,佛、菩萨等像,供养人。内容多以佛经为主。人物的造型特点均趋于写实,比例适度、匀称,神态庄严沉静,菩萨造型女性化并且丰腴健美,这也是佛教艺术民族化的体现。

(二)多层次多维度学习。学习壁画艺术一定不能只停留在绘画的层面,人文、历史、地理、考古、化学,以及对于壁画的保护等方面都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领域。

案例:学习研究《韩修墓壁画》时墓室里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这是首次发现的独幅山水屏风画。相比之前的多以背景出现的构图方法,这幅作品显得尤为罕见。在壁画的颜色保护方面,就需要用到有关化学的知识,壁画需要恒定的温度湿度才能更好的保存。在如何保护壁画,如何揭取方面。都可以去探索学习。这样才能更好欣赏壁画艺术。形成对壁画艺术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

五、结语

提升壁画艺术的文化理解力必须要走出思维定势,告别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维度,多感官,全方位的综合性教学,以大美术观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加强学生对于壁画的文化理解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自身的全面发展。在21世纪急需全面发展的,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通过学校教育提升同学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做出贡献才是美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石钧,哈纳斯.谈壁画艺术的审美与功能[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2001.

[2]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尹少淳.美术教育释义[J].美术观察,1999(05).

[4]钱初熹.面向社会的创新美术教育[J].美育学刊,2011.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帮壁画“治病”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跨文化对话之条件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