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音高材料在作品中的结构力作用

2019-08-21 02:14陆颖颉
北方音乐 2019年12期
关键词:调性奏鸣曲主题

【摘要】核心音高材料的发展与运用在整个音乐作品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提到奏鸣曲我们都会先想到贝多芬,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传世经典之作,本文将以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通过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主题分析、核心音高材料的分析,来探究核心音高材料在这一作品结构中的结构力作用。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研究法为主,通过查阅各类书籍、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核心音高材料;奏鸣曲;分析;主题;调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钢琴奏鸣曲是他摸索出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的领域,并对奏鸣曲这一音乐体裁进行了创新和发展。《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作品Op2.No1,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于1794-1795年创作的,是献给海顿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在分析这首作品的时候,笔者查阅了一些书籍资料文献,发现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的曲式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或者是探究作品的作曲技巧、主题分析、和声分析等等。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动机简洁,通过对一个或者两个短小动机进行发展创作的,而这些动机的来源都是贝多芬脑中一瞬间所出现的几个音高材料,也就是整部作品的核心音高材料,它贯穿于整部作品当中,起了巨大的凝聚作用。笔者以《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来探究核心音高材料在这一乐章中的结构力作用。

一、整体结构分析

首先是整体的结构分析,根据传统的曲式分析,第一乐章的各部分结构如下所示(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带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作品。整个乐章使用从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三部分结构,且各部分的内部成分及其功能都完全具备,展开部以副部主题为基础进行充分的展开,再现部保持着呈示部各部分的结构顺序,其间加入了小部分的动力再现,副部的调性回归主调f小调,全曲采用“t-D-s-t”的调性布局。

二、核心音高材料分析

(一)动机分析

像典型的奏鸣曲式一样,呈示部包括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主部(1-8小节)是一个4+4的方整型开放的乐段。主题材料可分为三个动机,首先是第1、2小节的动机X(谱例1)和动机Y(谱例2)。

在第7小节处上方声部出现了动机Z(谱例3)。

第8小节一个F-E的进行使主部结束在主调的属和弦上形成开放终止。整个主部主题可以看做X+Y+X1+Y2+Y+Y1+Z+(I-V)构成。

(二)核心音高材料的运用

根据笔者的观察与分析,整首作品是围绕着F、降E、A三个核心音高材料进行创作的。而这三个音出现在动机Y中,将动机Y去掉经过音可得到核心音高。三个音分别是降A、还原E、F。核心音高材料贯穿于整个作品中,例如呈示部中核心材料出现在以下几处:第22小节、第33-35小节。在展开部中,核心音高材料出现在以下几处:第57小节、第65小節、第84小节,音高在不同调上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着下行一度上行四度的轮廓,下方声部是核心音高降E和F。再现部中核心音高材料的陈述几乎与呈示部相同,但在最后的终止式中作曲家没有在结束部结束后完满终止而是加入了四小节的补充终止,将经过音省略得到核心音高材料A-F-E-F。

(三)核心音高材料与力度的关系

根据上面列举的一些谱例,除了核心音高材料在整个乐章中出现的篇幅巨大之外,笔者将上列核心音高材料的出现位置与其力度标记做了以下总结:每一次核心音高出现的位置,音乐的力度标记总是为sf或ff,与核心音高材料相呼应。作曲家有意识的将核心音高材料贯穿于整个乐章中,并且通过力度的变化来强调它们整个乐章就是通过对这三个音的发展变化而作成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写作手法上贝多芬对于音乐材料的运用极为精练、节俭,动机对于音乐整体具有强大的支配力,由此可以看出贝多芬严谨的作曲态度,他将核心音高材料贯穿于整个乐章,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核心音高材料在整个乐章中起着巨大的凝聚作用。

三、结语

《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虽然是按照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式的写作手法,但在第一乐章中贝多芬刚强独特的个性表现的异常明显,动机的简洁、精炼的运用、调性的平稳发展、厚重的织体和八度的运用以及第一乐章的动机X使用的是连续上行的分解和弦,这种主题形式也被称作“曼海姆主题”,能带来一种冲力的感觉,而动机Y是类似回音的材料,又有一种仿佛在跳舞的愉快的感觉,贝多芬早期的钢琴奏鸣曲大多体现的是一种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根据主题材料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对于动机Y的运用要远远超出对动机X运用的次数,在展开部中几乎都是在展开动机Y,而核心音高材料正是动机Y的缩影,它贯穿于整个乐章,在整个乐章中起着巨大的凝聚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博闻.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及创作特点[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

[2]郑兴三.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

作者简介:陆颖颉(1996—),女,汉族,江西九江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音乐作品分析方向。

猜你喜欢
调性奏鸣曲主题
手机上的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谈“调性”
饥饿奏鸣曲
谈音乐中色彩性的应用
浅析笙在柳子戏音乐中的演奏技巧与风格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