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探索

2019-08-22 06:00王海康彭海胡丽玲南京师范大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格点联络员网格化

王海康 彭海 胡丽玲 (南京师范大学)

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背景

现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分为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两种形式(傅江浩,2014)。其中,一级管理模式是将研究生院(部、处)作为教育管理的中心,统一开展校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二级管理模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重心下移,发挥二级学院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赵旌旌,2010)。张辉等(2017)通过对清华大学等12 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在二级管理模式中均采用“横向编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将同一年级的研究生按照专业编排班级。

时代的迅猛发展,研究生群体在培养类型、年龄构成、思想成熟度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日益特殊化。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模式致使研究生相互之间始终缺少充分的交流与磨合,即便是同一班级的研究生共同探讨的机会也不多。信息传递不畅无疑加剧了研究生班级管理与导师管理之间的脱节。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管理需要,单一的“横向编班”模式也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随着网格化管理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王景,2013),研究生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亦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傅江浩,2014;赵旌旌,2010;张辉等,2017;梁婧,2017;杨晨,2017)。以研究生会、专业党支部等为“纵向管理”单元来构建网格化模式较为常见,但是这些“纵向管理”单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研究生会的构成主体是中低年级研究生,对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而言,其工作影响力堪忧;党支部由于工作的特点,不仅难以对研究生群体构成组织上的全覆盖,遑论其工作或活动对研究生群体的全覆盖。

因此,在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合理设置教育管理“纵向管理”单元和网格“格点”,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搭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信息传递闭环,协同发挥网格“格点”的育人主动性与创造性,对于二级学院创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依然具备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内涵

1 网格化管理的概念

网格化管理源于网格(Grid)技术在管理领域的运用,它以满足对象需求和监督反馈为管理目标,建立即时反应机制,提供一体化服务(王景,2013)。网格化管理就是把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格单元之间建立起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组织资源,以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新型管理思想(傅江浩,2014)。这一思想最初应用于城市管理,随着网格技术的不断成熟,网格化管理已经为人们广泛接受并投入运用。

2 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不是要抛弃现行的“横向编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是在其基础上增加“纵向管理”单元,形成横纵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格。网织得越密,网格上的“格点”越多,“格点”成员的育人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得就越充分,就能使越多的研究生成为受教育、被关心的对象,被教育或辐射到的研究生也就越多,从而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覆盖和精准覆盖。

3 思想政治教育网格“格点”构成

让导师、辅导员、研究生秘书、研究生骨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格中的“格点”,既充实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也以纵横结合、引线贯穿的方式彰显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的优势,使得协同育人成为可能。

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一方面,导师要对研究生进行学术指导,激发其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导师要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指导,引导其养成诚信的学术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管理结合的最佳点就是导师。

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摆渡人。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最终都要通过辅导员落实,他们肩负着研究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工作辅导、就业指导等多种责任。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立足研究生特点,明确角色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将研究生从成长、成才等各种实际需求的“此岸”,“摆渡”到研究生发展目标的“彼岸”。

研究生秘书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体人。一方面,研究生秘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切实做好“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另一方面,研究生秘书还要主动探索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与研究生辅导员等多方合作打造研究生培养的软环境。总之,研究生秘书是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窗口,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力量。

学生骨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己人。研究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知识、有良好潜能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赵旌旌,2010)。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并非无原则地让研究生自管自教。既要严把研究生干部的选拔关,也要加强对研究生骨干的培养与指导,增强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促进其朋辈效应的发挥。

三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实施

1 以导师或课题组为依托的“纵向管理”单元

本文提出以研究生所属导师或课题组为依托构建“纵向管理”单元。换言之,根据研究生所属导师或课题组,将全体研究生划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遴选若干名纵向管理联络员(可以和横向模式中的研究生骨干重合)。纵向管理联络员是研究生、导师和学院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络桥梁和纽带,一般由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和研究生辅导员共同指定(也可以经民主推选产生,但需得到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和研究生辅导员的认同)。将纵向管理联络员一并纳入研究生骨干队伍,与导师、辅导员、研究生秘书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管理模式中的“格点”。

2 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模式

纵向管理联络员与其他研究生骨干一样,既应具备学生骨干的基本素养,更要熟知并模范地遵守研究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就工作职责而言,纵向管理联络员应熟知组内研究生基本情况,积极关注组内研究生思想、学习科研、生活动态,并定期向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进行汇报。纵向管理联络员施行任期制,任期一般应为学期的整数倍。

图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信息传递闭环

“格点”信息传递闭环(如图1)。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模式中的“格点”,作为辐射管理网络中其他成员的支撑点,既要发挥榜样的“静态”示范效应,更应通过“交往和对话式”教育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不断增进“格点”之间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契合程度、感情关系的融洽程度(董雅华,2017)。本文为“格点”建立三种工作沟通渠道。其一,建立包含所有“格点”的线上工作群。既便于“格点”借助网络新媒体渠道及时传递信息,也为学院管理部门“点穴”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渠道;其二,实施纵向管理联络员定期线下书面汇报制。可以根据学校、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要,定制纵向管理联络员书面汇报模板,既为“格点”提供精确的工作指向,也为学院管理部门和导师“全覆盖”式掌控研究生动态提供便捷且有效的途径;其三,实施突发事件即时反馈制度。包含纵向管理联络员在内的研究生骨干,作为学院管理部门和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眼睛”和“耳朵”,应该被赋予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现并汇报的责任。

3 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保障机制

“纵向管理”制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协同育人效应产生的保证。“为政治统治服务”和“为人的发展服务”两大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不到真正的统一,思想教育系统不是天然的“共同体”(董雅华,2017)。然而,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有着良好的沟通、融洽的感情和深度的理解,具备了形成“共同体”的条件。党委的顶层设计,“格点”间的信息循环传递,为网格利益、目标和价值等因素的统一提供关键支撑。此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协同育人效应极大地依赖于“格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将“纵向管理”纳入高校二级学院制度体系,从制度上确认网格“格点”的育人主体地位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政策,才能有力地调动网格“格点”的内生动力,真正地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四 结论与思考

从理论来看,本文进一步拓展了网格化管理技术的应用领域,丰富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理论。

从实践来看,发现部分导师对于自身“育人”角色认知不准确,部分研究生纵向管理联络员工作态度端正却“力有未逮”,这也是本研究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格点联络员网格化
带有超二次位势无限格点上的基态行波解
一种电离层TEC格点预测模型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格点计算器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铁路营业线电务施工安全员、联络员、防护员培训教材》正式出版
三个“全覆盖” 筑牢巡察联络网
市长联络员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格点和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