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计量经济学”多目标教学*

2019-08-22 06:00李运蒙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21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

李运蒙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传统的培养模式是以学科、专业为出发点,学生选什么专业就按照相应专业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课程,具体到每一门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课程大纲规定的知识,讲授的内容和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的一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应用,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又没有学到,形成课程知识与工作需求脱节。其实,过多的知识和理论对每个学生就业不都是必要的,学了大量用不到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忘掉,还会挤占有用知识的空间,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一 OBE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早期出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OBE理念受到国内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注重面向市场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运用OBE 思想指导教学改革,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热点,教育工作者运用OBE 思想对单个课程、课程体系、专业体系等多层面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改革成果。

OBE 的思想是对教学产出给予高度重视,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产出成果(Outcome)进行。这一思想改变了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以最终教育结果为起点,反向推出应该配备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应该完成的内容,使得培养目标能够充分适应市场需求。OBE的思想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设计,与培养目标无关的课程内容要替换掉,改变粗放式的教学模式,用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出精准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在运用OBE 思想指导教学改革的具体活动中,改革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Outcome)有清楚的认知,然后设计适当的课程以及教学内容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所以教学改革的实施首先要调查研究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 运用OBE思想对“计量经济学”进行多目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当今注重数据的时代,金融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国家金融管理机构、金融企业,市场预测和风险分析职位都需要数据分析的知识,根据市场需要,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金融数据分析的内容,并通过开设“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然而,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源的构成特点,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内容,有的是根据学科组讨论结果,结合国内外现有教材确定的,不能精准匹配就业市场需求。“计量经济学”是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一门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如果学习内容和市场需求脱节,或者部分学习内容不适合当前职业岗位需求,都会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此,要运用OBE 思想对“计量经济学”进行培养内容的再造,适应产出的需求。

第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将大量的数学推导过程列入教学内容,学生花大量精力学习模型推导过程后,用在对模型的经济意义的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时间相对不足,尤其是某些推导过程通过无任何经济意义的中间变量来完成的,完全是数学演算,脱离了“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属性,甚至有人误认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数学课,这一现象的改变,需要按照OBE 的思路,从教学产出进行细致梳理,设定好教学目标。

第三,课程教学内容的改进需要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设定,未来发展就是教学产出(Outcome),一些学生未来要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发展,另一些学生可能未来更多的机会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工作实践,因此教学目标需要改进,将单一教学目标改革为多教学目标,适应学生和就业市场的多种需要。

第四,学生能否学到胜任就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与教师认真讲授和学生刻苦努力学习有关,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的知识基础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有些金融学专业是文理科混合招生,学生的数学功底有很大差异,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特点,分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三 基于OBE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多目标设计

“计量经济学”教学多目标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遵循的原则,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设计结果才能合理,用原则来指导要进行的实际调查和分析,最终设计出教学的多个目标内容。

(一)设计原则

第一,运用OBE 思想指导原则。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倾向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第二,便于实施原则。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改进,不能完全打乱原有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内容,给学校和学生造成较重的负担。多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适度的划分,使得学生容易接受,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都易于实施。

第三,依靠学生原则。实施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基础、兴趣和爱好,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目标。针对改革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更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学生是改革的最终受益者。

第四,循序渐进原则。课程的多教学目标的改革不应该奢望一次成功,应该通过“设计—实践—修正设计”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开始步子不能太大,尽量降低对现有教学秩序造成的冲击。

第五,合理性原则。课程多培养目标的设计不能突破专业要求的学时数限制,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但要在专业规定的合理范围之内,若要突破限制,需要另外的改革来进行。

(二)基于OBE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多目标设计

根据OBE 的思想,“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即教学产出(Outcome)进行反向推演来得出设计,因此需要首先对学生的未来就业进行了解,再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如果就业岗位有多种,按照OBE 的思想教学目标应该设计成多个,才能使教学内容精准匹配就业目标。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达到自己适合的目标,并且在自己的目标下达到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精熟的程度,而这种精熟的程度就是学生适应未来职位的保障。

1 实际调查及分析

笔者研究的对象是地方高等院校五邑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是文理科混合招生,生源数学基础差异较大,往届主要就业岗位是银行、保险公司、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等,还有一些学生继续深造考研,最终去往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由于毕业去向为多种,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多目标。

通过校友调查,从往届学生就业去向看,多数学生去了企业和政府部门,他们对于“计量经济学”的需求一般在于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分析,基本用不到模型的数学推导技能,看重模型在复杂案例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倾向于教学内容越贴近实际越好,对企业的真实数据(一般经过脱敏处理,保护企业隐私)建模感兴趣。对于目前在校学生的调查,结果是多数也是准备将来去企业或政府部门,对模型应用方面比较感兴趣;而对于深造考研的同学,在目前学生中占少数,2018年下半年的一次课堂调查显示,约11%左右的学生有考研意向,这些同学对课程中的公式推导有一定的要求,对典型的模型应用也有学习的需要,但对于复杂的企业应用暂时不太关注。还有少量同学未确定未来就业或深造方向,处于临时徘徊状态,占8%左右,这部分同学随时准备变化方向,因此也要适当考虑他们的学习目标。

根据人人都要成功和精熟的OBE 的思想,设计多目标是合理的。首先,要达到精熟就不能面面俱到,不同的目标有各自的侧重点,才能把学生有限的学习精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而不是学习的内容越多越好;其次,如果统一要求都注重数学推导,对于多数学生是不合理的,也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复杂案例,如果统一不要求数学推导,会使得少数考研甚至考博的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培养机会,或许他们其中会有未来的知名经济学家,因此需要设计多目标的教学方案。

2 多目标设计内容

根据研究对象生源和就业情况,五邑大学金融学专业文理科混合招生,多数学生就业岗位仅需要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模型分析等知识,因此,设定一个课程教学目标为“应用型”,而另一些少量学生准备考研,将来从事科研工作,设定一个教学目标为“研究型”,还有少量同学处于暂不确定状态,设定一个教学目标为“综合型”。以上三种课程目标密切对应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具体教学内容还需要细化,下表是初步分类结果:

表1 教学内容分类

上面是对课程目标内容的初步分类,具体到每个章节,教学内容还要细分。

运用OBE 的思想,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初步设计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分类目标和内容分类标准,后续需要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完善,通过学生就业后的反馈信息,逐步改进具体分类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误区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我与计量经济学
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