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与中国画巧妙结合下的升华
——以日用瓷为例

2019-08-24 08:00吴炳杉
陶瓷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器形附加值茶具

吴炳杉

(忆起陶瓷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0 引言

陶瓷最早作为人们的生活用品,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先辈们就开始烧制出彩陶,这算是开始有了文化艺术的记载与记录,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彩陶装饰图文中有“鱼纹盆”、“手舞足蹈盆”先辈们也早有寄托希望的愿望与表达美好生活的情怀,鱼纹盆:鱼到繁殖期一次性产卵数以万计,表达了远古人对繁衍生息的渴望,因为远古时期人类较少,要想在竞争恶劣的大自然中生存就需要壮大人类队伍。手舞足蹈盆:兴许是古人们丰收的季节,手拉手载歌载舞的怡悦之情。好的陶瓷日用产品绝不是仅仅限于日常生活实用,还应该具备“附加值”,所谓附加值就是赋予产品实用以外的价值。比如:融入了创作者的生活理念、社会情怀、(起到托物寄情、借物抒情的作用),对当代社会提出新的消费理念,引领全新消费模式,对传统文化,书画的敬畏等等,具有附加值的产品就等于赋予的生命,不使用时也不再冰冷,有着质的上升”。

1 陶瓷工艺的演变

图1(木芙蓉)

图2(月季花语)

图3(梨花带雨)

自仰韶文化出现彩陶后,人类陶瓷时代有过漫长的发展,艰难的变化,陶器自身也发生了变化,有含砂陶、黑陶、灰陶、釉陶的变迁,商朝时期还烧制出近似瓷,被称之为原始瓷。在人类不断发展至1800年左右的汉代时期,在我国长江流域江南地区开始烧制出瓷器,瓷器是采用瓷土矿作为颜料做坯胎,用含有石英、长石为釉水,将釉水浸于胚胎表面,在经过1300°C 高温烧制而成,这样烧出来的质感好,表面光滑,硬度高且不易吸水。

瓷器发明后,是我国人民对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的重大贡献,并为世人所瞩目。中国瓷器发展到宋朝,以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最为灿烂辉煌,还是列入世界艺术品行列的宝贵真品。元朝开始装饰更加广泛的的融入陶瓷中,尤其青花瓷,它是白底蓝花的彩瓷,早期青花瓷装饰是沿用波斯满化复杂的装饰,就像波斯地毯的纹饰那般复杂繁琐。后期元戏曲的出现,众多戏曲人物,典故场景融入青花瓷装饰中,《木兰从军》、《鬼谷子下山》、《萧何夜下追韩信》等作品,可以看出我们陶瓷艺人让青花瓷逐渐中国本土化。明清以后,欧洲大航海的推动下,世界开始融为一体,各国文化艺术不断交流,陶瓷工艺也随着科技技术加速发展,装饰也随着欧美的订单出现新式装饰,比如徽章瓷,耶稣瓷等等,这些装饰有明显的欧美文化特色。时代的发展刺激着陶瓷工艺的发展、丰富。

从器形和装饰来看,陶瓷工艺的变化比较大的是以隋唐作为分水岭,主要是随着家具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由跪式躺式向坐椅式从而改变了家具的设计高度,桌上的生活用品自然也随之改变。古代人们桌上的生活用品有金银器、玉器、瓷器,瓷器应该是最常见。我们从博物馆看隋唐以前的瓷器可以得出器形以矮扁为主,魏晋的酒器双儿杯就是矮平,几乎无瓷壁,杯内尽收眼帘,这种器形就适合跪式和躺式的饮用方式。觞(觞音如“商”,指酒杯)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形状为椭圆形,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两侧各附一耳,呈新月形或方形,就像一双羽翼,所以又称为“羽觞”,现在习惯称为“耳杯”。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到唐代绝迹, 它的材质有漆、铜、金、玉、陶等,其中漆质最佳,德州市博物馆第二展厅就展示了两件汉代陶制耳杯。羽觞的实用方式有他的土特性,和羽觞配用的是瓢和木桶而不是壶,因为羽觞平扁,杯内壁矮短,几乎接近桌面,若用壶悬空往羽觞倒酒,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产生冲击力,则酒水就会溅出羽觞之外,用瓢则不会。从羽觞的形状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器形加上它是摆放在低矮的桌面上就不适合装饰。隋唐以后,尤其明清,明式家具的发展,极大改变的瓷器器形的变化,器形由低矮向高直发展,因为它要适合人们的使用和欣赏。瓷器器形的变化就需要装饰来拟补它的缺陷,它的缺陷就是因为高直导致露白太多,露白部分就是需要用绘画装饰来拟补。这种拟补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赏瓶,茶具都有露白的缺陷,通过精美的装饰让陶瓷价值随之上升,因为实用与欣赏合为一体。

2 日用陶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日用陶瓷种类繁多,有茶具、餐具、酒具、香炉等等,形状各异,色彩优美,作为餐桌、茶桌上食物和品饮的载体,不但拥有储存食、物品的功能,而且还拥有视觉的感官效果的附加值,使用之外的价值。从审美、视觉、装饰成列的效果设计日用瓷,有利于对日用瓷附加值的深入研发,让产品的功能不再仅仅是使用对的单调性,而是迭代升级,并且引领当代新式的生活模式。

笔者这里主要论述日用瓷中的茶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实用性算是世人比较明白的,因为通俗易懂,其受众人群之广泛,而且每日、每次饮茶必用之。这里笔者主要论诉茶具的艺术性。笔者的茶具继承景德镇传统制瓷手法,融入匠人精神,以纯手工制作完成。并在传统釉上彩的感觉上加以改变,杯壁釉面采用珍珠白。珍珠白的效果,给人一种宣纸与绢布上作画之感,与传统釉上彩的华美精致不同的是它给人更多的是雅致与静心。所以画面更偏向优雅唯美,构图简洁,每一种器型只构思一种最契合的图案。

图一(木芙蓉),泥质:高白泥,釉色:内影青,外白珍珠,工艺:纯手工精修,手绘,镶紫砂口。芙蓉花象征着高尚、纯洁的女子。芙蓉花分旱芙蓉和水芙蓉两种,因旱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花语。旱芙蓉花语:早熟,因为旱芙蓉在早上,花的颜色是白色或粉红色,一到了午后就会变成大红色。在短短的时间能有如此变化的花,相当的特殊,因此,它的花语是“早熟”.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诞生的人,大多较早熟,这是旱芙蓉。水芙蓉就是们常说的荷花,荷花花语:无邪、荷花亭亭玉立于随风摇曳的田田荷叶间,远远望去秀美绝伦。荷花清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坚贞纯洁,这就是水芙蓉荷花。

图二(月季花语),泥质:高白泥,釉色:内影青,外白珍珠,工艺:纯手工精修,手绘,镶紫砂口。杨万里曾有盛赞月季花的诗句:“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写出了月季常年开花的特点。在民间有这样一幅吉祥图案:四朵盛开的月季花插在一只漂亮的花瓶当中。这段文字的寓意是什么,月季代表着等待有希望的希望,幸福、光荣、美艳长新。红月季:纯洁的爱,热恋或热情可嘉、贞节等。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爱的代名词,是情人节首选花卉。红月季蓓蕾代表可爱。美国人认为红色月季花象征爱、爱情和勇气。粉红月季:初恋。美国人认为淡粉色传递赞同或赞美的信息,粉色代表忧雅和高贵的风度,深粉色表示感谢。

图三(梨花带雨),旅行套组快客杯,泥质:高白泥,釉色:内影青,外白珍珠,工艺:半手工精修,手绘。梨花姣洁,是洁白的象征,同时也在恼人的暮春凋谢,因而梨花与泪花、寂寞、惆怅的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词人着墨较多的具体物象。在纳兰性德诗词中,也有多处写到。如:“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昭君怨》)“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虞美人》)“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秋千索》)纳兰借“梨花”淡雅朴实来代表美丽纯洁的爱情,借梨花那洁白的色调表达出爱妻卢氏楚楚动人、美丽寂寞

的神韵,而且借梨花飘零凋谢的特征抒发他凄凉与哀怨的思绪。

当我们观赏女性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时,那种仪式感是多么优美,女茶艺师和手中的瓷器茶壶、茶杯宛如融为一体,就如芙蓉花般优雅纯洁。整个泡茶过程顺序和谐,有条有理,没有一个多余动作,也不会少一项项目。

3 当代日用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当代日用陶瓷可以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艺术家所创作的茶具不再像是古代仅仅只是使用,笔者所创作的茶具是一种高品质生活的象征。像精品质的茶具他能营造一种优雅的氛围,尤其在茶空间表现的淋漓尽致,茶空间在现在是一个静心、定坐的雅地,也是欣赏的一角。再如旅行茶具,它是旅行良品,你的旅途缺少一套茶具,为在旅途中的你而设计。只需背包或者行李箱的尺寸之地便能装载下这款优美精致的旅行茶具,而却能读出您工作之余对精致的生活的追求与您的高雅,以及匆忙的旅途中也不缺乏对生活仪式感的敬畏。

4 总结

好的陶瓷日用产品绝不是仅仅限于日常生活实用,还应该具备“附加值”,所谓附加值就是赋予产品实用以外的价值。比如:融入了创作者的生活理念、社会情怀、(起到托物寄情、借物抒情的作用),对当代社会提出新的消费理念,引领全新消费模式,对传统文化,书画的敬畏等等,具有附加值的产品就等于赋予的生命,不使用时也不再冰冷,有着质的上升”。

猜你喜欢
器形附加值茶具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品雅茶具
附加值
附加值
附加值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冯可宾买茶具
贾星儿的快乐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