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莫德联合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B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2019-08-26 00:41吉健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3期
关键词:艾拉莫德氯喹

吉健华, 成 洁

(陕西省西安市第五医院, 1. 风湿免疫科; 2. 风湿免疫骨质疏松科病区, 陕西 西安, 710082)

干燥综合征是指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致使B细胞活化、免疫功能紊乱、自身抗体大量产生而引起的一种以外分泌腺淋巴细胞受到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者主诉为眼内干涩、泪少、口腔干燥等外分泌腺体功能受损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大,不及时控制会使机体肾脏、肺、神经、皮肤黏膜等多个系统、脏器受累,引发肾功能不全、肺间质纤维化及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B细胞活化、异常增殖、失控、凋亡是结缔组织病的主要病理基础[1]。有研究[2]表明,艾拉莫德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取得较显著的疗效,对B细胞、关节滑膜炎症具有直接抑制作用。本研究给予干燥综合征患者羟氯喹、艾拉莫德联合治疗,探讨其对机体B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住院部收治的8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纳入标准: 均符合2002年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3]; 均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相关功能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干燥综合征报告及疾病活动指数分别大于5、8分; 患者均清楚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合并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者; 合并严重脏器及系统疾病者; 存在头颈部放射治疗病史者; 近半年内接受影响效果评判的药物者; 对研究用药过敏者、禁忌者。研究组41例,男6例,女35例; 年龄32~64岁,平均(43.70±5.00)岁; 平均病程(3.20±0.90)年。对照组41例,男4例,女37例; 年龄30~65岁,平均(44.30±5.60)岁; 平均病程(3.00±1.00)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羟氯喹治疗。给予患者200 mg硫酸羟氯喹片(国药准字H19990263, 生产厂家为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口服, 2次/d; 晨起给予8 mg甲泼尼龙片(国药准字H20020224, 生产厂家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顿服,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用药剂量。连续用药12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硫酸羟氯喹片、甲泼尼龙片用法及用量同对照组。再给予25 mg艾拉莫德(国药准字H20010084, 生产厂家为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2次/d。连续用药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 ①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疾病活动情况。采用干燥综合征自我感受(ESSPRI)评分对患者肢体疼痛、疲乏、干燥3项症状的主观感受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范围为0~10分,分值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采用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ESSDAI)评分对患者各脏器及系统功能病变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疾病进展,分为轻度(0~4分)、中度(5~13分)、重度(14分及以上)。② 实验室指标: 免疫球蛋白G、血沉、血小板计数、类风湿因子变化,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魏氏法、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B细胞[人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CD38-IgD]阳性表达率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③ 泪液分泌试验(SⅠT)值、唾液流率、治疗总有效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4]

显效: 患者关节疼痛、口眼干燥等症状基本消失,经检查显示各项实验室指标趋于正常; 有效: 症状明显减轻,各项检验指标均有所好转,改善25%以上; 无效: 患者症状、各项检验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68.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血沉、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变化对比

与治疗前对比, *P<0.05; 与对照组对比, #P<0.05。

2.3 2组B细胞表达率、Schirmer试验值、唾液

流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BAFF-R、CD38-IgD的B细胞表达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Schirmer试验值、唾液流率显著升高(P<0.05); 研究组BAFF-R、CD38-IgD的 B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Schirmer试验值、唾液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B细胞表达率、Schirmer试验值、唾液流率比较

BAFF-R: 人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与治疗前对比, *P<0.05; 与对照组对比, #P<0.05。

2.4 2组ESSPRI、ESSDAI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ESSPRI、ESSDA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ESSPRI、ESSDAI评分对比 分

ESSPRI: 干燥综合征自我感受量表; ESSDAI: 干燥综合征疾病

活动度量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干燥综合征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结缔组织病,多导致机体多个脏器、系统受累,对人体身心健康危害大[5]。临床上尚未发现治疗该疾病的特异性药物,多以局部治疗(人工泪液、口腔湿润剂)、系统治疗(免疫制剂、糖皮质激素、抗疟药)为主,治疗目标为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及延缓疾病进展。硫酸羟氯喹是临床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抗风湿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调节免疫球蛋白G水平,有效缓解患者关节及肌肉疼痛、干燥症状,但病情常反复发作,且对于合并血小板减少、干眼症等较顽固并发症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应用存在局限[6]。

B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分化成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而发挥其体液免疫功能。B细胞异常增殖、免疫球蛋白积聚、B细胞驱动T淋巴细胞作用与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进程具有密切的联系[7]。大量数据显示,干燥综合征患者中表达BAFF-R、Bm2阳性的B细胞数量高于正常人群。因此,控制B细胞活性、防止免疫球蛋白大量产生并积聚、减缓相关脏器及系统损伤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本研究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给予羟氯喹、艾拉莫德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采用艾拉莫德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0.24%,显著高于羟氯喹单药治疗(P<0.05); 羟氯喹、艾拉莫德联合治疗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血沉、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BAFF-R、CD38-IgD的 B细胞表达率、ESSPRI、ESSD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血小板计数、Schirmer试验值、唾液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艾拉莫德联合用药可作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与相关文献[8]得出结果一致。分析其作用机制为: ① 艾拉莫德对IL-6、IL-8等细胞因子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降低患者ESSPRI、ESSDAI评分[9]。② 艾拉莫德可直接作用于B细胞,主要通过抑制活化期间B细胞的活性起到抑制B细胞分化、减少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分泌的作用,从而减弱其对外分泌腺体及其他脏器与系统的浸润作用,并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延缓疾病进展[10]。

综上所述,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给予羟氯喹、艾拉莫德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对抑制B细胞活性、防止免疫球蛋白积聚、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患者外分泌腺体功能恢复,缓解其关节疼痛、眼干、口干等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艾拉莫德氯喹
太仓艾拉德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氯喹与羟氯喹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氯喹和羟氯喹药理特性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应用
磷酸氯喹
氯喹和羟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心脏毒副作用
太仓艾拉德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艾拉的任务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