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联体建设现状与思考

2019-08-26 13:10李亚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医联体思考现状

李亚生

关键词 医联体;基层;现状;思考

为了早日实现医改目标,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良好医疗格局,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医疗联合体建设方案,栖霞区根据地域分布成立了“东片”和“西片”两个医疗联合体,其中“西片”以栖霞区妇幼保健院(原南京市迈皋桥医院)为核心医院,分别与八卦洲、燕子矶、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医疗联合体。

医联体建设作为目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方法,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有着积极的意义,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章现对栖霞区“西片”医疗联合体,2017-2018年医联体建设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基层医联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也希望能给其他地区医联体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医联体建设现状

医联体核心医院:栖霞区妇幼保健院为二级乙等医院,由原南京市迈皋桥医院转型而来,发展方向为“大专科、小综合”。以妇科、产科、儿科为重点发展科室,内科、骨伤科为传统优势科室,其他临床科室发展滞后,医疗综合能力相对较弱。

医联体成员单位基本情况:①八卦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属涉农街道,离主城较远,服务人口4.5万,业务用房面积6300m,在职职工63人。门诊设全科、妇产科、口腔科、中医科、康复科;综合病区1个,开放床位30张;设有急诊。②燕子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主城区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服务人口11.8万,业务用房面积2000m2,在职职工68人。门诊设有全科(内科)、妇产科、外科、中医科、康复科,无急诊和病房。③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位于南京最大的保障房片区。服务人口13.0万,业务用房面积4650m2,在职职工92人。门诊设全科、糖尿病专科、外科、口腔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综合病区1个,开放床位30张;无急诊。

合作形式:栖霞区妇幼保健院于2017年3月分别与八卦洲、燕子矶、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属松散型。区妇幼保健院每周派内、外、骨伤、妇产科等临床科室副主任以上专家到三家中心坐诊;与有病房的八卦洲、迈皋桥两家中心建立联合病房,派1名主治以上医生和1名护士长到中心,参与病房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合作成果:2017-2018年门诊工作量统计,见表1和表2。

2017-2018年住院工作量统计,见表3。

医联体建设现状分析

医联体核心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医疗技术实力不强,专家资源有限,缺少在地区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

核心医院专家不愿意到基层坐诊,无患者可看。尤其是外科、骨伤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社区医院无手术室,无法开展常规手术。

社区医院人才少,服务能力有限,患者不愿意到社区医院就诊。近年来社区医院的发展方向是重公卫轻医疗,削弱了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上级医院转下来的患者接不住。

合作方式单一,使专家坐诊流于形式,核心医院没有充分了解社区医院的情况和实际需求,只能根据经验安排相关科室专家轮流到社区医院坐诊。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医联体合作是按专家坐诊的天数计算劳务费,没有将专家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干多干少一个样。

受基本药物制度制约,目前社区医院的药品供应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使得在上级医院就诊后下转回来的患者拿不到想要的药,不能实现上下之间的有效对接。

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宣传通道,专家坐诊信息与百姓知晓程度信息不对称,使百姓无专家可找,专家无患者可看。

医联体建设现状思考

有需求:社区医院要根据当地医疗现状及老百姓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医联体上级医院及科室,并制定合作方案和设施目标。

下得去:核心医院的专家资源有限,让更适合基层的专家,相对固定到某个基层,通过面对面带教、边查房边教学以及师带徒等形式,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升能力。

接得住:社区医院应当加大人才引进、培养的力度,通过添置一些必要的医疗设备,引进新的适宜技术等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患者到社区首诊。

有事做:社区医院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社区老百姓知道有什么样的专家,什么时间到中心来坐诊,中心医生在平时工作中遇到处理不了的患者,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让专家来解决,让下来的专家有事可做,有患者可看。上级专家到社区医院坐诊时,要安排专人抄方、跟学,并逐步建立师徒关系。

建机制:逐步完善医联体工作绩效考核的相关制度,将医联体专家的坐诊时间、工作量、带教课时等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让有事做的专家愿意来、多来,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我国医疗资源缺乏,尤其是基层,缺少人才、医疗设备单一、医疗技术落后、服务能力差等,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这些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1461。开展医联体合作作为缓解当前矛盾的有效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希望通过分析和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助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顺利实現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

[2]李亚男,吴海波.医联体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8(6):.

[3]汉业旭,姚峥,赵国光.分级诊疗背景下医联体发展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医院,2018(1):.

[4]司马骏.关于医联体模式建设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7(24):.

[5]张凡凡,张敏,归国平.苏州高新区区域医联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11):.

[6]黄培,易利华.基于分级诊疗的区域医联体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4):.

猜你喜欢
医联体思考现状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