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温州市高三年级高考模拟测试作文题及佳作展示

2019-08-27 08:19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砝码云端重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6年,徐卓大学毕业后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成为护鹤人,延续着一家三代与丹顶鹤的生死情缘。2017年,出身农村的吴永宁选择直播无保护极限高空运动挑战来改变人生,最终坠楼身亡。2019年,独生子刘代旭把生命永远定格在凉山木里县的森林里;在这场火灾中,共有27名森林消防队员牺牲,其中大多数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作为青年,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都觉得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对于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声音……

你也即将步入青年时代,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

【命题意图和审题立意】

针对当下青年价值观取向偏差的状况,作文题提倡青年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家国情怀下的人生追求。

写作的基础是“对青年人生价值取向的思考”,没有扣住这一点,即为审题失误。材料展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由此出发可以思考:青年的人生追求应该是什么?他们的人生追求你是否认同?你如何理解他们的人生价值?题目说“你也即将步入青年时代”“你有怎样的思考”,所以写作时还应恰当结合自身体验,提出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如果能从家国情怀等角度,思考新时代青年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立意则更高。

【评分标准】

55—60分: 切合题意,文体鲜明,恰当结合自身体验,写对青年的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认识,有独到的思考。文章有深度、有大格局,体现思考的过程和成果,语言表达有文采且感染力强。

50—54分: 切合题意,文体明确,恰当结合自身体验,写对青年的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认识。文章有一定深度,体现思考的过程和成果,语言表达有一定文采。

45—49分: 较符合题意,能围绕青年的人生价值写作,文体较明确,语言通顺,思考有一定深度。

40—44分: 基本符合题意,能围绕青年的人生价值写作,缺乏一定的体验和认识,表达尚可,能看出一定的文体。

39分及以下: 文章涉及青年的人生价值,以罗列事例为主,文体模糊、不伦不类,语言风格不统一,内容相对单薄。如果严重偏题、离题、套作,得分不超过35分。

莫忘心中价值律令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学生所言:“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诚然,青年的奋斗与拼搏,从一开始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百年前,鲁迅曾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可是,青年在唤醒了生力淡定往上走时应该怎么走?生力应该往何处使?青年若只怀抱满腔热血与激情,缺乏正确而积极的价值取向的导引,那么“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只会成为一场胡搞蛮干、破坏绿水青山的行为,“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也只会沦为黄沙漫天中的迷茫与踌躇。

当吴永宁选择一次次无保护爬上高楼,用抖音、快手传递着“人血馒头”时,我们不能否定他对成功的渴望、对人生价值实现的诚挚追求。可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当个体的努力逾越法律及安全的约束,当金钱与流量蒙蔽了那个农村少年曾经清澈的双眸时,他的“拼搏”必然不能成为其因忘却心中价值律令而失败的说辞。

或许他也会遗憾没有意识到人生道路不是非此即彼,价值的实现也不应抛弃公序良俗只求“短平快”。那个写下《感谢贫穷》的北大女孩王心仪,用“十年磨一剑”的努力与拼搏,诉说着她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95后”人大代表邹彬从砌墙开始,秉持“工匠精神”的初心,用双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中国队砌出第一个砌筑项目的优胜奖。他们的成功不是命运的偶然邂逅,在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与艰辛时,也切莫忘记他们行动前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他们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践行。

每个人都是追梦人,每个人都在追梦的道路上奔跑。但在追求人生价值之梦时,保持对善恶的分辨,坚持对是非曲直的考量与判断,才能使我们坚守心中不曾退去的定盘心与价值律令,才能让我们在人生一个又一个岔路口,迈出一个个无愧于心、无悔于世的脚步。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在城市与田垄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年轻的排雷战士杜富国以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在生与死、得与失面前做出了選择;一个个朝气蓬勃的青年走入故宫深院,在时光的蹉跎与荏苒中成为一名名文物修复师。无论身处何方,心怀几许,他们都在人生之路上坚定地行走着。我们或许很难评判他们是否已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我深知,心怀坚定而向上的价值律令的他们,必将成为鲁迅所说的“向上走”的青年。

青年们,让我们一起往前走、往上攀吧,让我们一起扣好人生的第一枚扣子,让我们一起如作家张定浩所言“一生都怀抱热望”,莫要忘却心中的价值律令。

点评

文章紧扣“心中的价值律令”展开,开头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要走好人生第一步的言论提出观点,然后对鲁迅的话做进一步的延伸理解,指出价值取向正确的重要性。对于吴永宁以冒险来赚取流量和关注的行为,作者予以了否定,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行为的愚昧和可悲,这种思维上的发散非常可贵。接着举了王心仪等人的例子来论述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并且将有志青年的价值取向上升到家国情怀的高度,从而将文章的脊梁挺了起来。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周康平

存在的重量

动物、天空与火焰……在与世界的交际或搏斗中,青年们展示着自己存在的重量。

在生命的天平上,我们竭力在右侧托盘上添加价值的砝码,以期为存在标定一个更沉甸甸的重量。然而踌躇满志的青年们却在铸制砝码前,迎来了这样的难题:金银铜铁锡,我应该选择哪一种?

徐卓选择打造人与自然交感的石桥;吴永宁选择建造通往天空彼岸冒险的玉梯;刘代旭选择铸造保护人类安全、抵挡自然怒气的铁盾……青年的价值取向本就是多元的,或石或玉或铁,形制各异的砝码标注着青年们同样的存在价值。只要生命有一个高于生活、指向人类共同追求的前方的信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真正应当斥责的,是那些转身背弃存在的天平,将生命燃烧在消遣和官能刺激上的“纸片人”“植物人”。他们能蹦能跳、能哭能笑,却也无功无过、无欲无求。将生命铸制为画满涂鸦的“纸片”,他们却浑然不觉天平上可笑的重量,反去嘲笑那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生活着的人,戏谑他们的砝码。

然而,试问,珠光宝气照不照得亮生命的底色?试问,纸醉金迷买不买得回存在的价值?吾辈青年,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是时候去铸成价值的砝码了!

且看黑厄医生决心保护满城人民的健康,且看唐·吉诃德执意追求世人沦丧的信仰,且看斯通纳竭力追赶诗性的远方……只要以前方为向导,无论代价如何——或是生命的奉献,或是一生的坚守——我们都应当明白: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重量,而非长短。如此,青年们的生命,才在对信仰和意义的追寻中越发厚重。

在创制存在的重量中,我们切忌随波逐流,成为“单向度的人”;我们切忌浑浑噩噩,成为“景观”一般的“植物人”。价值取向决定我们的效率,信仰源泉决定我们的动力。只有当生命在光明的通衢上策马加鞭前行时,我们才有可能在短暂的生命里铸成最高贵、最沉甸甸的砝码。

李大钊先生曾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且让我们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意气,前往“红焉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的远方。那便是我们存在的审判场。

存在的重量,因之体现。

点评

文章以“存在的重量”定义青年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思考,严谨扣题,且有一定的深度。论述过程中先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多元,只要“有一个高于生活、指向人类共同追求的前方的信仰”;再批判现实生活中无功无过、无欲无求、缺乏生命重量的“纸片人”“植物人”;接着列举黑厄医生等一系列文学人物,激励吾輩青年思考生命正确的价值取向,不忘信仰,熔铸生命“最高贵、最沉甸甸的砝码”。

全文一气呵成,善用隐喻、引用,句式多变,语言精辟,论证深入浅出,展现了浩渺的生命体验和广阔的胸襟。若能从家国情怀角度出发,深入思考青年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文章更显深度。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周康平

云端是我

于混沌中来到世界,双目却清澈如泉。人生在世,为探寻众多繁华,也为世人的枷锁束缚本真。我们或龟缩于角落喘息,或拼搏于时代浪潮中,或被贴上标签推向模式化的机器。生命在不断追逐中隐隐显露,生命的价值在奔跑中等待人们的抉择。

人们所谓的成功名誉、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都只是迈向云端的一小步。真正的云端、真正值得生命为之赴汤蹈火的,是真正的自我,着云梯登荆棘,自我的意义才是人一生的目标。

价值不仅仅是囊中之物、背上之荣,它们难以用世俗衡量计算。林徽因被誉为“民国才女”,姿容姣好的她却不局限于容貌。人们只记得她的文采斐然、风姿绰约,却不知她与丈夫梁思成为了中国建筑信息的采集,跋山涉水,不惧艰难险阻。临于山顶的她衣袖上满是黄土、脸颊上沾满汗痕,却依旧笑靥如花、清丽动人。美丽从来不只是外表,更是一颗奔跑向前的心。长时间的舟车劳顿使她憔悴不堪,可她依然步履不停。新中国成立后,她投入国旗国徽的设计中,为那一份信仰投入自己涌动的鲜血。她在建设自己的建筑梦,建设祖国的山河家园,同样也建成了人间四月天般灿烂的林徽因。她已然在勘测仪中、在破旧的背包中、在简素的纸笔下寻到了自我的价值,便也在生命的云端与最美的自己相遇。

王尔德曾言:“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人们对自己的爱,不应当局限于小恩小利,紧紧握住生命的绳索而怯懦不堪。爱自己,爱的当是生而为人的价值。立志为丹顶鹤奉献青春年华的徐卓,于自然中寻到了美的所在,而她的生命也盛放在高贵优雅的精灵中;为扑灭森林火灾献身的消防员,于烟雾火光中奔跑,并非奔向死亡,而是奔向了属于消防卫士的生命的云端。他们的价值从不是局限在一屋一室、一生平淡无为的庸碌中,而是为自我去拼搏,去诠释生命的真正意义。他们不畏惧世俗的眼光,不畏惧生与死,是因为他们坚定着自己的使命,坚守着生命的本真含义!

作为青年,目光如炬处当是那一份初心、那一份理智、那一份信仰,不为繁华易素心,不因外物遮心神,我们终究应当向着云端、向着最纯真最简单的自我奔跑,抛开外物之杂,遵从心底最初的声音。

云端看似遥不可及,却不难见于身边,因为真正的自我就从心底出发,随本心而活。向着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努力,生命在生活中彰显自我,生活为生命而存在。寻得真我,挣脱世俗枷锁,云端是我,是真正的“我”。

点评

文章开头两段通过人生的各种姿态,以“云端”为喻,提出观点“自我的意义才是人一生的目标”,将“人生价值”定位为“自我意义的实现”。然后结合林徽因、徐卓和因森林火灾而牺牲的消防员的例子,阐述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结尾回扣开头,再次强调追寻自我的价值。

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分析较理性,语言优美有诗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但全文只是从正面阐述、论证观点,林徽因的例子篇幅过长,论证角度显得单一。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周康平

猜你喜欢
砝码云端重量
有趣的砝码称物
重量
云端之城
巧变动使天平平衡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
上门保养:差异化是竞争砝码
创新的重量
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