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2019-08-27 02:22杨丽娜
求知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教学评价

摘 要:英语阅读是学生增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阅读课程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课程。以 “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元评价”为教学评价开展的阅读课教学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多元智能评价;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108-02

一、研究背景

英语阅读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学习者能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了解历史和文化,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的动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者形成对语言敏锐丰富的感受,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大规模增加,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热门的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目的是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术阅读打好基础。然而目前该课程的评价存在评价导向不明确、评价手段不科学、评价内容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桎梏,也严重地影响了独立学院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学生终身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确立新的英语阅读教学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二、独立学院英语阅读教学评价模式构建

该教学评价体系以多元智能理论(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作为构建理论。1983年,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概念。他认为“支撑多元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力”(后来完善至九种能力),这一提法成为后来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在所有的九种智能中,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内省智能对语言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对英語专业的英语阅读教学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延伸,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在教学中,对学业产生巨大影响意义的不单单是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还有其他的几项智能都在产生着相同的作用,只有每一个个体的各项智能都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发掘,才能真正实现学业上的进步和能力上的提高。”(霍华德·加德纳2003)

本着过程性、发展性、可操作性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为出发点,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笔者构建了以“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元评价”的教学评价基本模式。一个中心指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两种能力指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元评价指的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见下图)。

三、“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元评价”教学评价模式实证研究

通过选取实验班和对比班,对“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元评价”教学评价模式在英语阅读课程中的运用进行论证考察该方法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班学生和非实验班学生在入校后统一参加信阳学院外语系组织的英语阅读能力测试,为今后纵向对比提供数据依据。2015级、2016级从入校就随机抽取了英语专业个别班级作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作为对比班。实验班的英语阅读教学采用“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元评价”模式,且受试学生对自己班级是实验班级一事并不知情,因而避免了实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实验周期为两年,实验结束后,每位受验学生在第四个学期参加全国统一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考试结束后将被告知其参加了该实验,并收集学生的学习感悟。

该实验采取了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分析法等具体的实证方法。经过近三年的实验,采用“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元评价”模式的班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业能力、个人综合素质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也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和提高。

四、实证研究效果反馈

实验班英语阅读卷面及格率和平均成绩均高于对比班。每学期末综合英语考试的笔试部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采用的是同一张试卷,由同一阅卷小组进行阅卷。从得到的数据看,实验班的卷面及格率非常高,基本接近100%,而对比班的及格率在85%左右浮动,且实验班卷面最高分普遍高于对比班。

教师教学态度有巨大转变,教学和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该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反思日志中写道:“以前上课就是把书看看,教参看看,网上下载点课件就可以进教室了。”参与实验的2015级,2016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师共4位,这四位教师中有3位在华锐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二三等奖。参与实验教师申报并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10项,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

五、总结与反思

“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元模式”近三年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模式符合信阳学院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教师继续对学生的评价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成果记录的评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终结性评价包括两个方面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除了教师评价外,该模式还引入了个人评价机制。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在该模式下通过问卷调查、阶段性测评能够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逐步调整个人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效果。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业能力进行科学的认定。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作为定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实践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作为定量评价,是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评价方式,它能够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术阅读能力做出较为科学的判定。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会做出对学生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

但是,该教学评价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三元评价体系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量化评价的一个科学依据,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指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开发具有自学资源的服务界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元评价”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其教学评价体系经过试验,已经证实是切实可行、真实有效的,这为信阳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旭红.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口语测试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22-25.

[2]段欢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在英语阅读测试中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5(18).

[3]孙宁.多维评价体系及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22-24.

基金项目:本文系信阳学院资助的重点项目:辅以语料库的英语阅读校内测试题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2015zd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丽娜(1982—),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能力教学评价
立足“三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制约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