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通环节看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2019-08-28 05:59赵国帅黄玉舟张艳艳汤宏厚考志强辽宁通正检测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监管部门新闻媒体流通

□ 赵国帅 黄玉舟 张艳艳 李 丽 汤宏厚 韦 石 考志强 辽宁通正检测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问题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问题,对国民的身体健康和食品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食品流通环节着手,分析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食品入市环节、食品交易环节、食品退市环节、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监督能力、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对策。

食品流通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原因

康永琴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对策探析》中指出,在食品流通的环节中,我国对于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在相关概念上不明确、监管流程不顺畅等,导致执法部门在某些问题上缺乏必要的法律武器。

与此同时,在2015年,勒布朗(Leblanc D I)利用数据整合技术,对全国的食品交易数据库进行分析,指出流通环节之所以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

在我国,由于群众缺乏对于食品安全基本常识的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程度不够、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执法主体执法透明程度不够,政府相关部门办公公开程度不够、市场本身反馈信息的不完整和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的不够健全等因素,造成了食品买卖双方、市场主体之间、消费者与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解决食品流通环节安全问题的建议

对食品入市环节进行监管

严格执行食品市场主体的准入制度,经营者要合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后才能开展食品经营活动,同时严格把守食品质量关,加强食品的入市审核。对于违反规定的不合格食品要及时查处。对食品经营者的监管主要是以建立查验制度为主,查验的范围包括进货记录和销毁记录。开展食品质量抽样检测,确保上市食品质量安全。

对食品交易环节进行监管

要认真做好食品市场巡查监管制度。要定期检查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资格,检查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完全、是否超范围经营等。查验进货记录,检查经营者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检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疫证明,是否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是否经销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检查包装标识,检查食品包装标识是否完整真实。检查商标广告,检查商标广告是否有侵权、违法内容、是否有虚假宣传和误导的内容。检查市场开办者责任,检查开办者是否认真履行法定责任义务。检查食品贮存,检查经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对食品退市环节进行监管

要做好食品退市的监管和处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应当严格按照规定,依法依规做好退市工作。当食品进入退市环节,应当将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发布消费警告。对尚未执行退市的食品要做好记录,以便于查询。要持续关注食品的处理情况,确保有问题的食品真正退出市场。

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监督能力

要积极从提高消费者维权积极性、加强社会舆论力量、促进社会公共组织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共同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要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督的参与度,政府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制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开展食品安全普及普法活动,增强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能够为监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缩短监管部门调查的时间。同时,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也会促进商家的经营自律,降低食品消费的各种隐患,同时新闻媒体可以引导消费者,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新闻媒体也是进行食品安全宣传的最佳平台,可以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监管部门有责任为食品安全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

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记录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经营者日常接受抽检的情况、接受整治的情况、历史违法信息等情况。监管部门在更新档案时要对经营者进行信用评价。对于信用好的经营者(例如证件信息完整、人员信息完整、食品安全培训到位等),减少抽检次数,并向经营者发放政府认证的一级信用标记。对于信用评价不好的经营者,要加大日常检查的次数,强制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普法教育。通过监管部门的建档评级制度,让经营者形成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从根源上维护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监管部门新闻媒体流通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商贸流通
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在公安监管部门的应用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