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2019-08-29 08:56钟振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股骨颈患肢下肢

钟振美

(临沂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山东临沂 27600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骨科手术并发症,造成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液的高凝状态、流速缓慢以及静脉壁被损等,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极大可能行会造成致命性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因此,临床需重视患者护理质量,该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对股骨颈骨折术后40例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然后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治疗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0~70 岁,平均年龄(57.9±7.31)岁;基底骨折 13 例,经颈型骨折19例,头下型骨折8例;固定方式:多枚克氏针内固定14例,多枚加压螺纹钉固定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三翼钉内固定5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 18 例,年龄 50~69 岁,平均年龄(58.26±7.36)岁;基底骨折11例,经颈型骨折18例,头下型骨折11例;固定方式:多枚克氏针内固定15例,多枚加压螺纹钉固定1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三翼钉内固定6例。两组骨折部位、固定方式、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健康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疼痛、肿胀程度、皮肤温度等。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分为情志护理、饮食调护、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以及功能指导4个方面:(1)情志护理: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多数会出现暴躁、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并通过按摩百会、合谷、肝俞等穴促进肝气疏泄,同时通过五音疗法、喜胜忧、移情易性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2)饮食调护:骨折患者在手术后大多数会出现血瘀、气滞、气虚等情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在饮食中,给予患者金针菇、木耳等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患者如果出现气虚血亏,给予患者鸡汤、鱼汤等,并在炖汤时适量加黄芪、当归、枸杞、大枣、党参等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之品。(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每日对患者的足三里、中脘、神阙、涌泉等穴位进行艾灸或穴位贴敷,以促进患者脏腑血气功能的恢复;伤口愈合后遵医嘱给予海桐皮汤进行中药熏洗1次/d。(4)术后指导患者抬高患肢,进行踝泵运动、趾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我按摩患肢肌肉及委中、承山、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促进气血运行。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

将两组患者手术后第4天和手术后第7天患肢腿围(膝盖上10 cm、膝盖下10 cm)进行记录和比较;以及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骨折痊愈时间情况。

1.4 统计方法

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对比

手术后第4天,两组患肢肿胀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 7 天,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37.81±1.52)cm 低于对照组(40.25±1.5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对比[(±s),cm]

表1 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对比[(±s),cm]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第4天膝上1 0 c m 膝下1 0 c m第7天膝上1 0 c m 膝下1 0 c m对照组(n=4 0)观察组(n=4 0)5 6.6 2±2.4 2 5 5.5 7±2.3 3 4 2.7 5±3.8 2 4 1.6 1±3.7 4 5 4.1 3±2.3 6 5 3.9 2±2.2 1 4 0.2 5±1.5 8 3 7.8 1±1.5 2

2.2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DVT率对比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 (36.64±2.25)d比对照组(56.62±3.36)d少;且观察组 DVT 发生 1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DVT发生概率

3 结语

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患者是由于受到创伤、肢体活动受到限制以及需要长期卧床。患者身体活动受到限制,造成患者血液、静脉回流被阻碍,导致血液凝结度高[3]。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突发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白、皮肤温度下降,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的接受有效治疗,极有可能由于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该研究主要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予中医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情况。

中医学认为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气机不畅,瘀阻血脉经络导致的,在中医中属于气滞血瘀。主要的治疗办法是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骨折治愈时间、DVT发生概率以及患肢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说明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措施,能有效消除患者手术后下肢肿胀,降低患者出现DVT概率,加快患者康复。原因分析可能是给予患者中医护理模式,能够对DVT进行预防。情志方面护理人员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通过穴位按摩、五音疗法等可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对中医护理的依从性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结合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施膳,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如鼓励患者多食用些活血化瘀的食物;由于手术创伤致使患者气血消耗较多,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并适量添加者补益气血的中药来缓解患者血气亏虚的情况;对患者的足三里、神阙、涌泉等保健要穴进行艾灸或穴位贴敷,有助于鼓舞正气,调和脏腑气血功能,使气血运行通畅,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概率;中药熏洗可温经通络、消肿止痛、舒筋活血。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加强患者的肌肉收缩能力,加快高凝状态的血液回流速度,促进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关于两组远期临床效果,有待临床再研究。

综上所述,给予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概率,加快患者身体康复,显著提升骨折愈合进程。

猜你喜欢
股骨颈患肢下肢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