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卡力岗地区为例研究“藏回”族群宗教信仰轨迹

2019-08-30 08:10桑杰卓玛
青年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伊斯兰教

桑杰卓玛

摘 要:“藏回”族群是指保留了藏族文化特征的穆斯林群体。在青海省化隆县卡力岗地区就生活着一支“藏回”群体,他们在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藏族特征,但其自身认同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我们称这一种特殊的宗教信仰变迁为卡力岗现象。我们综合卡力岗地区的地理环境、民间传说以及文化遗存等因素来探究产生这一特殊现象的原因,重溯“藏回”族群昔藏今回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卡力岗;藏回;伊斯兰教

一、卡力岗地区

卡力岗山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南部,自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1984年,先后在1951年设立德恒隆乡,1958年设立德恒隆公社,其中包括在1971年被划出的沙连堡乡,1984年设立了德恒隆乡,其中阿什努乡和沙连堡乡被数次划进德恒隆乡又划出,最后才形成目前德恒隆、阿什努和沙连堡三乡在卡力岗的行政区划。

卡力岗一词是藏语的音译,“岗”在藏语里是山的意思,“卡力岗”翻译过来就是“大山”。由尕加山、尕吾山、路曼山、尕加昂山等共同组成的卡力岗山系,海拔都高达3 000多米,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沟壑从横、气势磅礴,是藏、回、汉各族文化的交汇融合的地方,也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点[1]。

这里原本是藏族聚居地。《化隆县志》中记载,德恒隆乡“原为藏族聚居地,明时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占咂族部落牧地兼营农耕。清初为思那加族和安达其哈族部落居牧。明末清初回族迁入,垦荒种地,部份藏族迁往海南等地。乾隆年间部分藏族皈依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回藏杂居,以农为主,兼营畜牧的地区。”[2]由此可见,在清朝乾隆年间,卡力岗地区的部分藏民改信了伊斯兰教,由于信仰同一宗教,也使得其他地区的穆斯林开始向此地移居,从而该地的穆斯林人数逐渐增多。

二、探究卡力岗地区“藏回”族群宗教信仰变化的原因

对于卡力岗“藏回”族群改变宗教信仰的原因,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在当地的县志文献当中,也只有对卡力岗穆斯林零星的记载,这些资料并不足以解释这一特殊的族群来源问题,所以只能借助当地的民间传说与集体记忆来寻找一些踪迹。在该地区一直广泛流传着马来迟在卡力岗传教使此地原有的部分藏族皈依伊斯兰教的故事。据今卡力岗藏回部分群体自述,都称其祖先为藏族,在当时信仰喇嘛教中的黄教,只是后来因“花寺太爷”马来迟来此地传教,显了种种神迹,令当地藏族人民大为叹服,便纷纷改信伊斯兰教。马来迟在卡力岗大显神通,与卡力岗高僧斗法祈雨,收服教化藏民的故事在马通先生的书中也有记载[3]。

从文化遗存的角度中寻找,在卡力岗三乡之一的德恒隆乡的清真寺中至今还保留着一根生物“拐杖”,由专人保管,十分珍惜。当地穆斯林称之为“呼图拜棍”,据说这是马来迟途经此地时留下的,当地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真实发生的。这根拐杖上刻有阿拉伯文,我们请懂阿拉伯文的专家翻译拐杖上的文字,也证实了这与马来迟有关,上面刻写了他在阿拉伯半岛求学时的尊师之名和对他本人的赞誉之词。从这些方面也可以证实马来迟在此地传教的真实性。

在清朝中后期,清政府持续打压藏传佛教,对寺院经济与僧人数量等方面加以限制,再加上青海卡力岗地区藏族群众不仅要向清政府交赋纳贡,还要遭受寺院盘剥,而且这些地区当时正值旱灾,在这种天灾人祸的双重压迫的环境下,人们迫切渴望寻找一个新的精神寄托。不难看出,马来迟大显神通的传教故事中所体现出的那种“英雄主义”,在卡力岗人的心目已经是被无限神化了的,是一位知天命尽人事的神人,他们相信他所带来的教理能够带他们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再加上马来迟所传播的伊斯兰教属于虎夫耶教派——“花寺门宦”,该教理中融合了很多与卡力岗地区相关的本土文化,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准确地契合了社会大众的内心,从而得到了人们的支持与拥护。因此,当地群众选择了能替人们分担精神上的苦痛,强调集体承担淡化个人主义,以及提供生活保障,活动成本低下等物质利益最大化的伊斯兰教。这也说明了伊斯兰教能广泛传播,尤其使部分地区全民“伊斯兰化”的本质原因,这种文化基础也是卡力岗人舍弃信仰传统的藏传佛教而选择伊斯兰教的一个主要原因[4]。

除了上述马来迟来此地传教而使得当地居民该奉宗教的说法以外,也有部分藏回群体否认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是回族,大约在三四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入卡力岗地区,后来逐渐受周边藏族群体的影响才保留了如今的特色。但是通过走访调查以及当地的历史记载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绝不仅仅只有这一原因才会出现宗教变迁现象。

三、卡力岗“藏回”族群在宗教与文化方面的变化

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卡力岗的“藏回”群体历史上是藏族,后期才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转变为回族。也有少部分观点认为现在卡力岗藏回群体历史上就是回族,桑才让在卡力岗地区田野访谈时,当地群众认为自己历史上就是回族,是从外部迁移到卡力岗,之前卡力岗地区依然以藏族为主,少数回族在受当地文化习俗的影响下逐渐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学习并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习俗,最终只是保留了伊斯兰的宗教信仰。

在日常生活中,卡力岗“藏回”群体之间主要以安多藏语进行沟通交流。卡力岗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相对封闭,与外界的交流互通非常有限,所以在这里除了一些在村里担任过职位或者外出过的成年男性会说汉语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是用藏语交流的。清真寺里一些年老的阿訇在讲经时除了个别词汇会用汉语掺杂着来讲之外,也会用藏语来讲解。

据当地老人回忆,他们服饰的改变也是近50年的事情,跟当地信仰佛教的藏族人一样,原来他们也是一直穿着藏族服饰的,比如羊皮袄、水獭帽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服饰也随之变化,男性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一样戴白帽,年轻的女性要戴盖头,藏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渐渐减弱。卡力岗的“藏回”族群们在饮食上与其他地方的回族保持一致,以面食为主,他们严格遵守着伊斯兰教教义的规定。但卡力岗人在遵循伊斯兰教所规定的禁忌之外,又保留了一定的藏族饮食特色,他们用奶茶招待客人,也会食用糌粑、酥油,日常饮食趋于清淡。由于伊斯兰教明确规定信众要注意卫生,个人与居住的环境都要保持清洁卫生,所以目前卡力岗的穆斯林居住的房屋结构都是高墙深院,传统的家庭都会在主屋与火炕之间夹一个壁板作为隔断。根据当地较为年老的人讲,在过去,卡力岗的穆斯林也采用跟当地藏族一样的居住模式,就是锅头与炕相连,并且圈养牲畜的地方与厨房都是在一起的,他们认为这样的居住环境不干净,所以现在就改了。在德恒隆乡清真寺的木质建筑中,雕有龙、麒麟、凤凰等动物雕花,这种风格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清真寺建筑,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以及人为的破坏,但我们不能否认藏传佛教与汉族文化对此有着相当的影响,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此地“藏回”群体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习俗变迁的见证[5]。

卡力岗藏回群体的信仰由原先的藏传佛教转变为伊斯兰教,虽然他们现在在生活方式、服饰、语言等方面还保留着原有的部分特点,但在宗教信仰的层面上已经完全信仰了伊斯兰教,并在各种实际行动中遵从教派,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跟民族认同都同真正的穆斯林一样。面对自己的族群认同,宗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卡力岗藏回群体的身份往往受到群体内外的质疑,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也有明确的身份归属,但由于其生活文化习俗上与原住民藏族更加趋近,所以常常受到质疑。部分学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卡力岗人对于自己“藏回”的称呼表示不满,刻意在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宗教是真正能使族群自我文化认同保持长久的基石,它通过结合族群自我意识,反映出族群的心理归属,宗教信仰也成为了区分不同族群的重要特征。卡力岗地区“藏回”族群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正是我国多民族多杂居,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马伟华.青海卡力岗回族文化习俗传承与变迁的考察——以化隆县德恒隆乡德一村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2]化隆回族自治縣地方志编纂委员.化隆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缺度史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4]刘夏蓓.论卡力岗人的文化变迁与变迁防御层次[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5]梁莉莉.青海河湟地区民族和谐相处典型案例调查[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6).

猜你喜欢
伊斯兰教
“丝绸之路”与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
伊斯兰教中国化:历史与现实
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路径研究
坚持文化自信 走好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
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伊斯兰教纯属躺着中枪(点评)
维吾尔族的伊斯兰信仰与民族认同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