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板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08-30 08:26陈美秋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意境语文课堂

摘 要:文章作者认为,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板画在农村小学教学活动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由教师手工操作,通过教师形象演示直观反映信息的工具,以其组成线条的流动性、图形的形象性冲击学生视觉,从而让学生在体验板画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地想象和思考、领悟,最终获得知识。文章对板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板画;语文课堂;意境

一、在展示事物形态时可用板画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板画的过程中感受流动的线条是怎样逐步组成画面的。他们通过认真地观察来感知事物的形态,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燕子》第一自然段时,(原文: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本段突出:燕子的外形特点。需要学生通过视觉与文字的对撞,形成认识,变成自己的思维导向,最终达成语言训练)我先以板画突出燕子的外部形象,然后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最后说说生活中的燕子与老师画的有什么不同。

师边念边画:一身(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

学生通过板画与实物的比较,加深对燕子的印象,使燕子的整个身体结构在学生的心中更加直观形象。

二、在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时可采用板画

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诗歌的教学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为此,在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时亦可采用板画。

例如,我在教学古诗《望洞庭》时让学生边读诗句过借助观察板画感受诗的意境。当学生读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时,我画出“圆圆的月亮”;读到“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时,我画湖的形状和山的形状,学生在读和看中得到体验,潜在地感受诗的意境。后来学生反馈说,这比一味地强调和解说记得更形象具体!当然,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画板画,然后通过课堂上的评价作比较加深印象;还可以教师示范然后学生学着画,给图上颜色,说说自己的意图,以增强教学效果。

三、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也可以用板画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会碰到抽象的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不容易辨析。陷入困难时,教师不要把词语解释直接写在黑板上,而可以用板画来辅助教学,这样会收效更好。

四、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也可以用板画

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等。这些内容要在小学一年级上册上半个学期学完,知识容量大,有些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字形相近,在短时间内学生很难区分记忆。我也采用了板画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收效很好。

总之,板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遵循“变抽象为具体,变生硬为动感,变复杂为简单”的原则。只要大家肯积极探索,练就过硬的画功,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运用水平,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很快提高。

参考文献:

[1]钟红.浅谈简笔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3):12.

[2]赵冬梅.浅談简笔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0(34):49.

作者简介:陈美秋(1978—),女,壮族,广西南丹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管理。

猜你喜欢
意境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春色满园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课堂中的“现代”与“传统”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