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策略设计

2019-08-30 08:26欧国群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教学

摘 要:文章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策略设计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大力创设生活情境、布设贴近生活的作业、引领学生走入生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教学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符合目前数学教学新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整体教学模式正在向着生活化的方向前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领悟能力。如果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符合新课改需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编写也都是挑选了一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合的内容。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启蒙教育,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策略

1.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需走入小学生的世界中,感受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制订的教学方案。小学数学教师需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更贴近生活。在课堂中,教师不但要制作课件,还需通过情境模拟、折纸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师需在课前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构建教学目标,事先规划课堂教学内容,让数学课堂知识的学习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如此学生才能更好依据教师所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

2.大力创设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希望学生学好知识,就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授学生解答应用题时,一些学生无法掌握其中含义,教师可以把难以掌握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易掌握的口语,将学生不常见的例子转变为常见的例子。另外,小学数学教学需大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接图形。这样小学生在学习俯视图和左视图时,就会联系具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因此,创造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融入数学学習中。

3.布置贴近生活的作业

作业是检查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布置作业。若作业的形式过于死板,会导致小学生不愿意做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和学生实际生活贴合的作业。例如,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和家长一同完成作业,从而促进孩子和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作业。此外,教师需要对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动脑的作业,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你家的地板与电视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家长需同学生一同完成,分别测量长与宽,让学生通过观察电视与地板,来加强对长方形理解与掌握,而通过测量地板与电视的长和宽,提高了小学生实践能力。为此,贴近现实生活的作业更容易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

4.引领学生走入生活

小学数学主要源于现实生活,若想让小学生把实际生活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就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如此才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及时找出自身不足,将所学内容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学习内容,大多同现实生活有关。所以,教师若想提升教学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需对课本进行全面分析,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春梅.激活生活体验,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自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152.

[2]孙秀.让数学回归生活——例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72.

作者简介:欧国群(1979—),女,壮族,广西南宁人,中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生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生活感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无厘头生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