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019-08-30 08:26王俊文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推理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摘 要:推理能力是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之一,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对于其日后学好数学学科,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文章从小学数学中对于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一、小学数学推理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情景教学缺乏逻辑条理

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看,很少有教师能够真正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笔者通过翻阅教师的教案发现,超过72%的教案中根本就没有出现“推理能力”等字样。

题目:一个装有450g白糖的瓶子,每次冲一杯奶粉需要加入15g奶粉和11g白糖,问按照此比例冲完这瓶白糖大约需要多少克奶粉。

教师:同学们谁来主动解答此题,解答之前应该先分析一下题目的含义。

学生:本题的含义是每次冲一杯奶粉都需要消耗11g白糖和15g奶粉,冲多少杯奶粉后瓶子中的白糖能够用完。

教师:此处计算涉及小数除法,你用到了什么方法呢?

学生:去尾数法。

教师:那么为什么要用去尾数法呢?

学生:因为450除以11的时候除不尽,有余数。小数点后两位是9,大于5,本来应该向前进一位为41,但是由于冲牛奶是实际生活的问题,0.09g白糖无法冲一杯奶粉,所以只能冲40杯。

对于这道题,教师本来是想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推理出使用“去尾数法”,但是在教学设计时,由于设计的逻辑环节不够紧凑,导致学生直接说出了“去尾数法”,没有实现对大多数学生推理能力的引导提升。

2.观念上不够重视,逻辑思维训练缺位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普遍不够重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教材对学生推理能力进行挖掘。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无足轻重。此外,逻辑思维训练也远远不够。

二、提升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1.创设数学情景教学,引发学生推理思考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应该创设数学情景,在情景教学中设计出真正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题目: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5cm,另外两边长的和为7cm,求另外两条边长分别为多少?

(1)教师设计该题的情景时,可以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毛线绳和剪刀,做好情景教学的准备工作。

(2)然后教师抛出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组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无法组成三角形?”,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关系的思考,进而推理如何围成三角形。

(3)教师让学生使用剪刀,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绳子长度,剪出對应长度的毛线绳线段,然后分别将毛线绳去围三角形,进而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

通过上述情景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培养并强化推理能力。

2.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训练,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思维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小学生想要提升推理能力,必须拥有一定的猜想能力,勇于猜想,敢于冲突思维藩篱,打破思维定式。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不要畏首畏尾。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推理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画出一个圆,然后让学生分别回答看到这个圆首先想到了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

三、结语

本文先从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分别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培养我国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马增福.小学数学“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中“核心素养”解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0).

[2]李静.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刊),2015(8):200.

作者简介:王俊文(1968—),男,四川眉山人,小学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推理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试析初中数学推理能力培养
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进位加法”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