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鸟》为例谈专题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2019-08-30 09:51屠美红
考试周刊 2019年66期
关键词:专题教学语文素养

摘要:在中学语文专题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细读文本、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创新作业等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审美鉴赏的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成语文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专题教学;有效;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首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要拓展语文教学空间,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读本中的“专题”学习,恰是为师生提供了一条通向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专题”内容丰富,所选入的作品既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现当代的作品,还有外国的文章,多样文化的有机组合,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专题中所传授的知识,体会作品寄予的思想情感,很好地理解并传承文化;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探索,整合,发现,探究,有了美的体验,陶冶了情感,提高了能力,也提升了价值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北京教学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语室主任刘宇新认为:“专题教学有八种优势:在原有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学习内容的生成优势;将篇与篇、课内与课外聚集到一起的聚合优势;教学容量大,针对性强、问题更突出,运用、审美、探究能力要求更高的高效优势……”

那么教师如何抓住课堂主阵地,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切实有效地开展专题教学呢?下面就以《鸟》专题的教学为例谈谈鄙人粗陋的做法。

一、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导入部分,先请一位同学以二胡独奏《江南春色》,然后请同学用语言来描述他所听到的声音以及这些声音组合成的画面。“听,这是喜鹊在报喜,黄鸝在欢歌;燕子呢哝,白鹤细语。……春回大地,春晖满天,万物在鸟鸣声中被唤醒,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这美妙的天籁之音!”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获得听觉的美感,继而通过描绘,将听觉美感转化成视觉美感,引发了学生对春天的憧憬,萌发了学生内心的激情。继而老师又出示小视频,图片等,让同学们观鸟。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法、譬如描写、对比表述自己观察到的鸟的外形美。在这样的环节中,同学们进入情境,学习的热情高涨,同时也训练了听说的能力。

二、 细读文本吸收文化营养

《鸟》专题中,收录了三首古诗,一篇外国作品,一篇当代散文以及关于鸟的资料,内容丰富,文化多样。三首古诗的教学,老师事先让学生利用网络、书本注解查阅了诗人生平,探求到文章的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高声朗读,特别注重音节和重读。譬如《闻雁》,是一首五言绝句,可以朗读这样的节奏“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重读的音节是“渺”“归思”“秋雨”“闻雁”。在朗读中,初步感知诗意;最后让学生品味重读字眼,挖掘出诗歌的意境,解读出诗人的情思。韦应物在被贬滁州的秋雨之夜,听到雁儿声声,不禁惹起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意境是凄凉的,情感是哀伤的。指导学生赏析完三首古诗后,考虑到作品不等同于一般诗词的精读,它是专题课中的阅读,更需要阅读的深度和思维的深度,老师又抛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三首诗都通过抓住一个意象,传达各自的思想感情,那么这个意象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没有关系?”答案是肯定的。譬如“雁”,中国文化中历来把大雁看成是“信使”,如成语“鸿雁传书”“河鱼天雁”,诗句还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等等。这一问题的设计,是有意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在以后的学习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同时,在教读外国作品以及中国现代文的过程中,通过朗读优秀作品,理清文章脉络,追根溯源,理解作者寄予作品中的真情。与诗歌教学一样,让学生明白:作者都是借自然一鸟,来表情达意,当然,所表达的情意跟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情感,思想等有关。

在教师指导材料阅读中,让学生对专题有了一定深度的阅读和思考,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有接触,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了文化品位。

三、 搜集资料培养阅读意识

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关于专题的资料,教师要求学生依照上课赏析诗文的方式,完成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继续学习;并且自己设计问题,形成习题,老师经过筛选,整理,把设计合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作为范例给其他同学学习。这样,教师由课内的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对课内所学继续关注,阅读和研究更深入。学生深入体会到古往今来,鸟的色泽和灵巧,矫健和辛劳,啼声和灵性,赋予文人骚客多少情思和灵感,深层次明确人与鸟是共存的,人与鸟的心灵是相通的。

四、 分组讨论达成关爱教育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和谐社会的一分子。老师就“爱鸟”“护鸟”的话题,请学生写出自己所知道的我国目前已有的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名称;就如何爱鸟、护鸟提三点建议;设计两则护鸟广告(可引用恰当的古诗句)。学生通过系列讨论,增强爱鸟、护鸟意识,学会尊重自然,关注生态文明,争做一个高素质、讲文明、有爱心的人。

五、 创新作业提升思维品质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技巧、能力、品质通过某种方式呈现。于是,老师可以布置学生每人设计一份专题小报,或是撰写一篇作品,或是摄取一帧照片,评比优劣,加深体会。学生在创新作业的过程中,将回顾专题的学习,那些文化的营养、思想的碰撞,情感的熏陶,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等都将在作业中得以再现,思维得以发展和提升。

整个专题教学,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探讨、合作、阅读、交流以及创造性的作业,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取了作品的营养,既了解了鸟的外形,又体会了鸟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很大程度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

屠美红,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专题教学语文素养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专题式教学探究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专题式教学探究
廓清国家利益观前提下的理性爱国教育论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